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2例胃肠道类癌的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肠道类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1980-2000年32例胃肠道类癌的临床资料和31例患1-5年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均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包括阑尾类癌10例,结肠类癌8例,直肠类癌7例,胃类癌4例,小肠类癌2例,十二指肠类癌1例。32例胃肠道类癌中,良性类癌25例,恶性类癌7例。8例患术前经内镜活检证实,4例出现恶性类综合征。在平均29个月的随访中,7例患死于转移。结论 胃肠道类癌大小、有无浸润及远处转移是判断胃肠道类癌良恶性的主要依据。胃肠道类癌的良、恶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手术治疗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2000年32例胃肠道类癌的临床资料和31例患者1~5年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包括阑尾类癌10例,结肠类癌8例,直肠类癌7例,胃类癌4例,小肠类癌2例,十二指肠类癌1例.32例胃肠道类癌中,良性类癌25例,恶性类癌7例.8例患者术前经内镜活检证实,4例出现恶性类癌综合征.在平均29个月的随访中,7例患者死于转移.[结论]胃肠道类癌大小、有无浸润及远处转移是判断胃肠道类癌良恶性的主要依据.胃肠道类癌的良、恶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手术治疗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膀胱类癌的诊治分析(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类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例原发性膀胱类癌的病理资料。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但无类癌综合征表现。膀胱镜检均发现息肉样新生物,尿液脱落细胞检查癌细胞阳性1例。结果:5例患者中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辅以化疗;2例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经尿道电切除术。3例分别于5年、3年和6个月死于肿瘤转移;2例分别随访8年、1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原发性膀胱类癌无明显特异性症状,确诊需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膀胱类癌的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内镜诊断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直肠类癌术前行内镜检查,确诊者4例;直径小于1cm的直肠类癌8例,仅1例伴淋巴结转移,选用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局部切除术或根治性手术进行治疗;直肠不典型类癌3例,直径均大于2cm,均有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伴肝转移,选用根治性手术或姑息手术进行治疗。结论内镜检查是术前诊断直肠类癌的重要手段。直肠类癌的大小、病理类型、浸润程度与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化道类癌的诊断、分类和治疗方法。方法:35例消化道类癌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前肠、中肠、后肠3类。全组病人根据病情采用多种手术方式。8例伴有进展期肝转移的病人采用全身化疗或肝动脉栓塞化疗。结果:全部病人确诊依靠病理检查。临床误诊率达71.4%。随访29例五年生存率为82.7%。结论:判断类癌良恶性应综合考虑以下7个因素,即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浸润深度、多中心性肿瘤、肿瘤侵犯血管的程度、转移及类癌综合征。在治疗中,应根据类癌的良恶性决定手术范围,对已有远处转移者仍应争取切除原发病灶,对多发性肝转移者应首选介入放射下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继发性恶性骨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7年7月我科收治的36例继发性恶性骨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继发性恶性骨肿瘤中,肺癌转移12例,乳腺癌转移23例,前列腺癌转移1例。主要表现为骨痛和病理性骨折。36例中行原发癌切除的31例,发现骨转移最短时间为10个月,最长时间为5年。所有病检均经ECT全身骨显像及相关的CT、MRT等辅助检查证实为骨转移。根据患者情况行放化疗、内分泌及双膦酸盐治疗,除1例因脑转移死亡,其余患者均带瘤生存,骨痛明显缓解。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骨转移癌的认识,发现骨痛,病理骨折等,尤其诊断为肺癌,乳腺癌,前列癌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高度怀疑骨转移癌的可能性。常规进行ECT全身骨显像及相关的CT、MRI等辅助检查即可确诊。行综合性治疗多数患者可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类癌的外科治疗经验及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我院胸外科2002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例支气管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结论原发性肺类癌预后好于其他肺癌,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诊断,根治性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影响预后主要因素是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颈部咽旁间隙肿物进行临床及组织病理类型分析。方法:对1980年2月至2006年2月间有随访资料的住院治疗的咽旁间隙肿瘤60例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复发(2例皆为恶性混合瘤)。组织病理类型中,最多为腮裂囊肿28例,神经鞘瘤10例,转移癌7例,混合瘤5例,血管瘤5例,淋巴管瘤2例,脂肪瘤1例,恶性混合瘤2例。结论:咽旁间隙肿瘤位置深在、特殊,大部分为良性,恶性少见,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恶性肿瘤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肺微瘤型类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病因学。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76年4月至2013年10月确诊的10例肺微瘤型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10例微瘤型类癌患者男3例,女7例,9例伴支气管扩张,1例合并肺腺癌。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以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咯血为主,镜下病理检查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或纤维组织增生。所有患者均无类癌综合征、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行手术治疗,6例存在肺发育不良,其中1例为微瘤型类癌合并肺隔离症。术后随访5~80个月,8例无复发,其中2例失访。结论对于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的支气管扩张的中年女性患者,应警惕合并肺微瘤型类癌,积极手术并结合病理检查是适宜的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3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良性GIST20例,交界性10例,恶性6例。在30例获随访2~3年的当中,有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1例术后28个月复发再行手术治疗,其余病例均存活。结论:GIST术前诊断较困难,确诊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分子靶向治疗也具有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2例阑尾类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其中位于阑尾顶部17例,体部2例,基底部3例;其中直径〈1cm 17例,1—2em5例。所有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类癌,其中16例类癌仅侵及黏膜下层或肌层,1例侵及阑尾系膜,切缘均未见癌细胞,无局部淋巴结转移,未行二期手术治疗。3例患者侵及阑尾浆膜层,无局部淋巴结转移,术后3个月再次行回盲部切除术。另2例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术后3个月再次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论阑尾类癌术前难以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术中必须重视对阑尾的仔细检查和快速病理活检。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切除范围主要取决于肿瘤位置、大小和浸润深度以及有无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1989年至2000年收治的36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34例,髓样癌2例。36例中12例作颈部淋巴结清扫,5例有转移,占41.7%。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多并存于其他甲状腺疾病,临床治疗以手术为首选,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支气管类癌的临床特征,探讨手术治疗的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的30例支气管类癌病的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术后病理证实,21例为典型支气管类癌,9例为非典型支气管类癌;手术治疗后21例病人存活超过5年,其中10例超过10年;4例3年内死于肝脑转移,5例术后不足5年,仍健在。结论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肺癌,支气管类癌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及预后。手术是治疗支气管类癌的主要方法,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类癌羁少见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仍有上升趋势。我院1989竿5月至1992年12月间共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之胃肠道类癌8冽,现就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年分析、探讨。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7冽,女1例,年龄3~70岁,平均44岁。临床表现及治疗见附表。附表8例恶性胃肠道类癌病人临床资料胃肠道共i?I占类癌gO%以上,大部分胃肠道类癌决乏持证性临床表现,本组病人除2例表现有类博综合症外,余均表现为腹源,恶心呕吐,黑匣,肠道出血,肠梗阻等。目前已证实胃肠道共癌属APUD肿瘤一种,’“APUD细胞分泌多神有强烈生物活性物质进入门静*二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HE切片,并进行嗜铬颗粒蛋白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突触素的免疫组化标记辅助诊断。结果肿块位于阑尾末端6例均行阑尾切除术。光镜下癌细胞大小、形状、染色较一致,排列呈巢状、腺泡状等。6例CgA、NSE均为(+),4例Syn为(+)。6例均经随访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阑尾类癌为低度恶性的APUD源性肿瘤,预后较好。患者手术治疗后可不需化、放疗。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15例支气管类癌的临床、病理和手术治疗结果,旨在探讨支气管类癌的合理手术方式。其中典型类癌11例,均未发生淋巴结转移;非典型类癌4例,淋巴结转移3例。提示典型类癌手术范围应相对保守,而非典型类癌宜采用与肺癌相同的术式标准。  相似文献   

17.
电子束CT在判断卵巢恶性肿瘤分期及手术可切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在卵巢癌诊断、肿瘤分期及判断手术可切除性中的作用。方法:25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前1周内行金腹部及盆腔EBCT检查,将CT表现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病理结果证实,浆液性囊腺癌11例,黏液性囊腺癌6例,恶性畸胎瘤3例,卵巢转移癌2例,透明细胞癌、胚胎癌及未分化癌各1例。肿瘤Ⅰ期7例,Ⅱ期7例,Ⅲ期9例,Ⅳ期2例。肿瘤周围血管、脏器被侵犯及腹膜种植转移是增加手术难度的重要因素。与普通CT比较,EBCT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好,病变细节显示清晰的优点。结论:EBCT在卵巢癌诊断、肿瘤分期和手术可切除性的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膀胱类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膀胱类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33~49岁.临床症状主要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无面色潮红、心悸、腹泻等类癌综合征表现.均经膀胱镜下活检病理证实.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1例患者术后6月复发,再次手术后3月复发,最终死于肿瘤转移;1例术后随访1年复发,再次手术6月后原位复发,最终行膀胱全切术,术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和转移;1例随访3年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膀胱类癌发病率较低,确诊需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其侵袭性强,预后差,播散和转移较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中注意切口及周围组织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癌伴腔静脉瘤栓形成病人的治疗及预后的情况。方法:对7例肾癌合并腔静脉瘤栓形成病人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结果:7例病人通过手术治疗均完整切除肿瘤及腔静脉瘤栓。有肾门淋巴结转移者同时清除淋巴结。术后病理回报:4例为透明细胞癌,其他3例为少见病理类型,透明细胞癌4例病人中3例术后存活两年复查未发现有肿瘤复发,1例失访,其余3例均于术后1年内死于肿瘤复发。结论:肾透明细胞癌伴腔静脉瘤的病人仍可施行根治性手术治疗,预后较好,其他亚性度较高肾癌的患者在有腔静脉瘤的同时也有肾门旁淋巴结肿大患者即使行根治手术治疗,预后仍不良。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4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临床资料。结果 40例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8-72岁。病灶在胃24例,小肠9例,大肠7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胃发肠道出血和腹部包块。属良性间质瘤11例,潜在恶性间质瘤17例,恶性间质瘤12例。所有患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有7例复发,其中2例良性间质瘤,2例潜在恶性间质瘤,3例恶性间质瘤,其中1例潜在恶性间质瘤及2例恶性间质瘤有淋巴结转移。复发病例均再次行手术治疗。生存期为3-12年。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行为难以预测,良性也可表现为恶性特征(复发或转移),因此手术应以根治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