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探讨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2009年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住院患者56例,分析多间隙感染的起始部位、来源、易联合感染的间隙、细菌培养结果、彩超、CT、MRI表现。结果本组48例痊愈,8例出现并发症,经积极治疗痊愈。结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早期针对病因积极治疗,一旦发生多间隙感染,即可通过CT、MRI了解病变的发展动态、程度和病变范围,从而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实施正确可行的治疗,首选广谱抗生素,药敏试验后根据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主张联合、足量、加强支持治疗、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冲洗、换药等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期间的6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然后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彩超检查结果、CT检查结果、MRI表现结果等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探讨治疗效果。结果:根据彩超检查结果、CT检查结果、MRI表现结果,本次研究的6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其中有39例患者是蜂窝组织炎,21例患者是脓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有51例患者痊愈,5例患者出现了边缘性骨髓炎,4例患者出现了败血症,治愈率为85.00%。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彩超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对患者的病情起到良好的控制直至治愈。  相似文献   

3.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84例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人群分布,感染来源,易联合感染的组织间隙,治疗结果及并发症。结果:本组72例痊愈,12例出现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后10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应早期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和治疗基本原则,首选广谱抗生素,经药敏试验后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加强全身支持治疗,脓肿形成后及时行切开引流术,若出现气道阻塞行气管切开术等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7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金城 《吉林医学》2010,31(19):3116-3117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提高对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72例,给予抗感染、切开引流、冲洗换药、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后,72例均痊愈。结论:明确病因,正确处理原发灶,提高机体抵抗力可以预防口腔颌面部感染。对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采取积极抗感染与手术切开引流相结合,全身与局部兼顾的综合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并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临床治疗方法,以有效提高预防、诊断水平及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65例临床治疗资料,综合分析患者病因,临床表现,易联合感染间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全部65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均顺利康复出院,无边缘性骨髓炎以及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切开引流患者伤口痊愈良好;患者治疗时间为6-11d,平均治疗时间为8.7d.结论 针对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采取早期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有效处理感染部位,同时根据实验室细菌培养结果,积极给予敏感抗生素,并结合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丽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9):599-600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综合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12例,给予抗感染、切开引流、冲洗换药、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后,12例均痊愈。结论对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采取积极抗感染与手术切开引流相结合,全身与局部兼顾的方法综合处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艳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47-1247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3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31例。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1例,经积极治疗后痊愈。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应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53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给予患者全身支持疗法、局部脓肿切开引流和清除病灶的疗法.结果:53例患者痊愈46例,好转6例,有效率达98.1%,仅1例患者因未拔除患牙导致复发,后拔除患牙经治疗后痊愈.结论:明确口腔颌面部感染病因,积极的进行抗感染治疗、全身支持治疗和手术切开引流治疗,能有效预防感染扩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82例,分析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部位和感染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全身给予支持治疗,抗生素抗感染,局部形成脓肿时,要切开引流彻底清除病灶,可行多切口引流.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80患者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7.5%.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患者因合并糖尿病并发全身感染而死亡,1例患者合并心肌梗死同时并发面部多间隙感染而死.结论 颌面部间隙感染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同时要注意合并症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13例妊娠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方法、治疗结果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全身使用广谱抗生素,均痊愈出院。除1例患者选择终止妊娠外,其余患者均正常分娩,新生儿情况无异常。结论临床处理妊娠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不能仅仅依赖药物治疗,应早期积极处理,切开引流是首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53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给予患者全身支持疗法、局部脓肿切开引流和清除病灶的治疗。结果:53例患者痊愈46例,好转6例,有效率达98.1%,仅1例患者因未拔除患牙导致复发,拔除患牙经治疗后痊愈。结论:明确口腔颌面部感染病因,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全身支持治疗和及时的切开引流术,能有效预防感染扩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重症间隙感染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6):155-15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重症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和转归。方法:收集11例糖尿病合并重症颌面部感染患者,由内分泌科与口腔颌面外科联合诊治,给予切开引流、抗感染、控制血糖、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多学科联合治疗后,10例痊愈,1例好转。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重症间隙感染患者,采用全身加局部治疗方法,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对103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给予加强全身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等综合治疗,加之局部手术切开排脓并保持通畅引流,以及良好的口腔护理。结果:本组103例患者通过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应积极早期治疗,发生多间隙感染后应根据患者情况采用敏感抗生素、切开引流、冲洗换药等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总结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6例患者痊愈40例,好转5例,有效率达97.82%,仅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18%;间隙感染患者治疗时间为3-7天,平均治疗时间为4.8天.结论 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采取早期明确病因,积极抗感染、全身支持等对症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正>口腔颌面部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较快,不及时治疗、正确护理,通常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现将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常规治疗方法为抗生素抗炎治疗加脓肿切开引流[1]。应用微波辅助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能大大减少抗生素的用量,缩短治疗时间。通过MRI可以预测或解释病变对颌面部功能的影响,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1997—2007年行切开引流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住院患者36例,分析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来源、感染与年龄的关系,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预防。结果感染以牙源性最常见,其次为腺源性,最少为血源性。感染部位以颌下间隙最多。本组35例痊愈,3例出现并发症,经抢救和治疗2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以牙源性感染为主,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口腔颌面部的局部解剖特点、患者年龄和机体抵抗力以及原发灶的不正确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刘志勇 《当代医学》2014,(16):67-6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效果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2012年诊断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例158例,根据患者有无糖尿病分为2组,糖尿病组(n=55)和非糖尿病组(n=85),分别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牙源性感染是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因;CT检查结果显示,2组受累间隙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效果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应注意牙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李岚  叶蕾  张娜 《吉林医学》2011,(30):6435-6435
目的:探讨成年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颌部间隙感染者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牙源性感染占60.0%,腺源性感染占20.0%。经过治疗后,50例患者,治愈48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96.0%。有6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其中败血症3例,边缘性骨髓炎3例,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成年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起病急、病情重,多为牙源性或腺源性感染扩散所致,应积极加强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12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疗效.②方法 对12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给予不同程度的抗感染、切开引流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③结果 口腔颌面部感染以牙源性最为常见,其次分别为腺源性、外伤性、医源性.感染部位以颌下间隙感染、眶下间隙感染最为多见.④结论 对重症多间隙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应采取积极抗感染与手术切开引流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刘景文  范勇斌 《吉林医学》2010,31(31):5510-551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比较糖尿病20例与非糖尿病18例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严重程度、疗程长短和治疗措施。结果: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程明显延长。结论:糖尿病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症状严重,病程迁延。治疗应同时控制感染和血糖,积极处理病灶及全身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