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仲雪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4082-4084
方剂是一个以中药饮片经配伍组成的治疗系统。拆方是目前应用于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最为常用的方法,通过拆方研究对许多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拆方研究所得结论不可能反映原方剂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2.
方剂是一个以中药饮片经配伍组成的治疗系统.拆方是目前应用于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最为常用的方法,通过拆方研究对许多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拆方研究所得结论不可能反映原方剂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来关于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针对中药配伍饮片、组分层次研究模式及药效比较、体外成分分析、药动学研究等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药复方配伍释药单元层次及系统研究方法进行了思考,从制剂学角度进行中药复方配伍优化及将中药复方配伍化学成分变化与体内过程、药效相结合的系统复方配伍研究,对丰富中药复方配伍及科学内涵的阐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对阐明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即利用拆方、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指纹图谱、药物动力学和代谢物组学等方法,对单体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进行研究,为探讨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复方配伍实验设计方法评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概述了复方配伍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全方研究、拆方研究。拆方研究包括单味药研究法、药对研究法、药物组间关系研究法、撤药研究法、正交设计法、聚类分析法、均匀设计法、析因分析法等方法。该文通过总结、分析复方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复方配伍实验研究设计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同时引入先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药方剂的组方原理、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从系统分析三元论设计思想到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组学,分子中药组学理论的提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认识中医理论和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治疗模式。通过拆方、药对和化学物质研究来对传统方剂的配伍理论进行验证和解释。通过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单方及复方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中药化学成分肠内菌代谢过程,来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和作用机制。这对中药新药研制、创新药物研发以及指导临床应用都有重要意义。提出目前中药复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双参平肺方中不同配伍对知母芒果苷提取率的影响,并以成分配伍研究影响复方提取率的作用机理。方法 根据处方中药含有成分的类别进行处方拆方、配伍,分为知母单煎组、处方合煎组、知母-皂苷类中药复方组、知母-酚酸类中药复方组、知母-碱基类中药复方组。以知母中芒果苷提取率为指标,分析配伍对芒果苷提取率的影响;根据拆方结果,对显著影响芒果苷提取率的桑白皮,以其所含的生物碱成分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氨基酸等代表性成分进行不同配伍,考察桑白皮中成分对知母中芒果苷的影响,探讨芒果苷提取率的影响机理。结果 知母单煎、处方合煎、知母-皂苷类中药复方、知母-酚酸类中药复方、知母-碱基类中药复方配伍的提取率分别为97.33%、47.03%、94.08%、57.53%、34.31%;进一步拆分表明,处方中桑白皮与知母配伍时对芒果苷的提取率影响最为明显,其中桑白皮生物碱部位、DNJ、甘氨酸、β-丙氨酸溶液分别与知母合煎,芒果苷的提取率分别为16.64%、28.13%、40.75%、48.56%。结论 双参平肺方煎煮提取时主要是桑白皮、地骨皮影响了芒果苷的提取率,推测桑白皮中生物碱及氨基酸与芒果苷形成缔合物,团聚分子量增大,影响了芒果苷煎出时的成分溶出。   相似文献   

8.
中药及其成分配伍组方的研究方法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药是依照七情和合、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成方剂的。研究中药方剂配伍组方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中药的配伍组方研究已从传统模式发展到现代模式。其中,传统模式又分为全方研究和拆方研究,主要是在饮片层次从整体效果及拆方后药物的配伍组合对复方的作用机制进行剖析;而现代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中药有效成(组)分的配伍组方研究,是在组分层次上的研究,并能实现药物配伍组方的定量分析。建立新的多成(组)分配伍模式和优化组合研究方法,将有可能使中药配伍组方从饮片层次上升到组分层次,并可能获得成分和作用靶点明确、作用环节及机制清楚的新组方,给中药方剂研究带来突破。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配伍是有毒中药减毒存效或增效的主要方法。介绍了“异类相制”复方配伍减毒理论的背景、内容和要点,“异类相制”复方配伍减毒理论主要包括性味相制、异效相制、扶正制毒三部分内容, 并对清络通痹方中雷公藤配伍减毒的原理进行了解析, 最后阐释了“异类相制”复方配伍减毒理论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采用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UD-PLS)的方法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运用数学、系统科学、计算科学、非线性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手段,用数学语言定性定量分析中药复方配伍的相互作用效应,建立针对中药复方药味多、相互作用复杂等特点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方法。以小承气汤和厚朴大黄汤配伍组方规律为研究实例,分析研究中药复方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配伍关系及相互作用效应。通过UD-PLS方法获得了中药复方不同配伍与整体疗效密切相关的认识,阐明了药物配伍对中药复方整体作用的重要性和合理性,能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与系统论的思维模式,对科学揭示中药复方配伍及组方科学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现阶段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研究进展,参阅近年来的文献,对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随着各个学科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多种研究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的方法,包括拆方研究、指纹图谱、谱效关系、血清药物化学、血清药理学、分子生物色谱等。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研究推动了中药现代化进程,在中药复方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从肝纤维化形成机理、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及展望4个方面,就肝纤维化的防治研究进行了评述。认为探索抗肝纤维化的方药,应统一在防治慢性肝病的总目标中,活血化瘀方药应视为探索的重点课题;同时应加强与人类肝纤维化相似的动物模型的研制,建立客观性、特异性的检测指标,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病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复方新药研制的思路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中医复方新药研制的思路以及有关技术问题进行讨论。认为中医复方疗效建立在组成复方药味及其化学组分间复杂的配伍重组关系上,而目前中医复方研制依循的是天然植物药化研究模式,在思路及方法上有很大缺陷。复方制剂的研制应将重点放在对复方整体效用以及与效用密切相关的化学组分的研究上。成功的复方新药研制涉及到选题、方案选择、技术配置等多方面,其中配合药效和药化研究的复方提取是提高新药研制水平以及制剂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Aggression and metastasis of tumor cells is themost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malignant tumor's bi-ological behavior , which is the result of a series ofcomplicated and multi-stepped mutual actions be-tween tumor cells and host(1).Clinically , metastasisand recurrence are one of the causes of death oftumor patient . Therefore, pathogenetic mechanismof tumor metastasis andits prevention andtreat mentis the key poi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 WM) in studying…  相似文献   

15.
中药在治疗阿尔采末病中的分子药理学研究已得到广泛开展,一些作用靶点可能指明了目前与将来中药防治阿尔采末病的研究方向。药理学上,这些中药或其有效成分具有胆碱能、抗淀粉样蛋白、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对阿尔采末病可能具有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16.
秦伯未《妇科学讲义》为民国时期上海中国医学院的妇科学教材,全书分上下2篇,上编为妇科概论,总论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妇科病辨治原则;下编为妇科分论,详述病因病机、理法方药。全书以中医为主,融会西医知识,运用近代西医妇科学理论对中医妇科学知识进行研究,互相佐证,结构简明,条理清晰,特点彰显,为民国时期较为系统、精要的一部中医妇科学教材,体现了秦伯未的个人学术思想,对后来的中医妇科学教育及教材编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赵少英  许二平 《中医学报》2021,36(4):759-76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抑郁具有辨证论治、整体调节、早期干预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对糖尿病抑郁的中医基础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临床研究方面,中药治疗、非药物疗法、心理干预等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糖尿病抑郁尚未形成系统的病因病机理论、证候分类及疗效判定标准,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指导作用有待加强,且临床研究质量不高,中医药早期干预糖尿病抑郁的文献偏少。针对于此,今后应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糖尿病抑郁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框架构建的系统性研究;同时,基于顶层设计,应用中医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药临床推广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发挥中医学"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针对糖尿病抑郁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患者体质分类进行早期干预,从而全面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朱端章 ,福建长乐人 ,南宋淳熙年间曾任江西南康郡守 ,为官而喜医道。因见当时产科专书较少 ,故将家中所藏医书中有关产科内容 ,辑成《卫生家宝产科方》 ;又将先世所传及手录单验方等集成《卫生家宝方》 ;此外还辑有《卫生家宝小儿方》和《卫生家宝汤方》。该系列方书录存了唐宋多家胎产及小儿著作 ,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 ,对于整理研究宋及宋以前产科文献和发掘中医产科精粹内涵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研究南宋时期药物炮制及中医临床各科发展方面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主神明"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并指导临床实践。本文首先回顾了"心主神明"的渊源和内涵;重点阐述了"心主神明"的现代科学依据,认为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大脑功能正常的重要基础,心脏的内分泌功能与脑的功能密切相关,心血管疾病常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情绪的焦虑抑郁,并有现代物理学和心脏移植的佐证;最后说明"心主神明"理论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的有效性。"心主神明"的理论和科学依据提示,西医学的心脏功能与大脑的功能密切相关,我们应努力挖掘并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以全面阐明"心主神明"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方对肝癌裸鼠移植瘤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裸鼠人肝癌细胞MHCC97-H模型分成健脾化瘀方治疗组(10只)及对照组(10只)。记录两组肝内移植病灶、肝内转移灶及肺转移灶的数目、瘤体大小、瘤重。用免疫组学方法检测裸鼠人肝癌细胞MHCC97-H模型中肝内移植病灶、肝内转移灶及肺转移灶中CD31、CD34的表达。结果所有裸鼠人肝癌细胞MHCC97-H模型均全部能够成瘤。健脾化瘀方治疗组肝内癌灶体积[(2180±690)mm^3]明显低于对照组[(3261±560)mm^3](t=11.23,P〈0.01)。健脾化瘀方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裸鼠肝内转移率和肺转移率明显下降(P=0.033,0.011)。健脾化瘀方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组织中CD31指数分别为89.50±22.12和111.1±25.1(P〈0.05),CD34指数分别为86.3±32.7和109.2±37.0(P〈0.05)。结论健脾化瘀方能抑制肝癌新生血管形成,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与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