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脉络—血管系统病”新概念及其治疗探讨   总被引:80,自引:12,他引:80  
吴以岭 《疑难病杂志》2005,4(5):285-287
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应用理论。络病即络脉病变,是广泛存在于各种难治性疾病中的病理状态。由于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重经轻络现象,络病理论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不少医家也对络脉及络病理论未受重视而大声疾呼,如清代名医喻嘉言感叹:“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医门法律·络脉论》)清代名医叶天士亦说:“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临证指南医案》)。笔者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致力络病理论的整理研究,首先…  相似文献   

2.
络病学说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一)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络病学说是伴随着经络学说的发展而逐步建立的,纵观二千余年络病学说发展史,共有三次大发展,一是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首次明确提出“络”的概念,并奠定了络脉与络病的理论基础;二是中医学临床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作为外感热性病及内伤杂病的辨治总纲,  相似文献   

3.
《内经》络脉络病理论整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络脉与络病学说奠基于《黄帝内经》,文章在全面整理《内经》有关条文的基础上,系统勾画出《内经》对络脉解剖、生理、病因病理、病证及诊断治疗的认识,揭示《内经》时代络脉与络病学说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4.
络病是区别于血瘀证的新研究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以岭 《疑难病杂志》2006,5(3):189-190
络脉与络病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血瘀与活血化瘀也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证型和有效治法,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为其推广与应用奠定了基础。络脉与络病学说历史上虽经历三次里程碑式的发展,但始终未引起历代医家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亦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近年随着应用络病学说指导治疗难治性疾病取得显著疗效,络病学说逐渐引起医学界关注并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但也应注意到历史上存在把络病与血瘀证相混淆的现象,至今也未能把二者完全区分开来,这无疑阻碍了络脉与络病学说的继承发…  相似文献   

5.
中医络脉理论源于《内经》 ,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可谓源远流长。其临床应用价值尤为重要。络脉是从经脉中分出的支络部分 ,《内经》中最早提出了络脉的概念。《灵枢·经脉篇》说 :“经脉十二者 ,伏行于分肉之间 ,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皆络脉也。”《灵枢·脉度》指出 :“经脉为里 ,支而横者为络 ,络之别者为孙。”《内经》中还论述了络脉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 ,《灵枢·小针解》说 :“节之交 ,三百六十五会者 ,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络脉在人体上主要是将经脉之中的气血 ,渗濡灌注到全身各部分 ,以司营养筋、骨、皮…  相似文献   

6.
络脉在中医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络,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络脉包括经络之络与脉络之络。经络之络是对经脉支横旁出的分支部分的统称;脉络之络是指血脉的分支部分,脉络在《灵枢》亦称为血络。狭义的络脉仅指经络的络脉部分。从古至今,历代医家非常重视对络脉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浅述中医络病学说中脉络、气络的认识,络脉是维持内环境平衡、生命活动与运行气血之通道。气络、脉络相互关联转化,二络功能与机体所患疾病互相影响。 文章由对络病学说的认识出发,引申临床应用方法,旨在提升对络病学说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是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后遗症之一,以偏侧肢体麻木、疼痛、蚁行感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中医络病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门独特的学说,本文遵循《内经》、仲景《伤寒论》及叶天士"久病入络"等关于络病学理论;借鉴近些年来各家关于络病学理论研究,从络脉营卫失调、皮腠神机化生障碍病机角度论治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络病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吴以岭 《疑难病杂志》2005,4(6):349-350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由于中医发展史上重经轻络现象,络病理论体系始终未能系统建立.历代不少有识之士均疾呼加强络脉及络病研究,清代医家喻嘉言说:"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络脉却未之及,亦缺典也",清代名医叶天士也说:"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医不知治络之法,所谓愈究愈穷矣."可惜的是叶天士所批评的现象在其身后200余年并未引起充分重视,络病理论始终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络病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汉代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积聚、疟母等相关病症的病机、治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宿邪缓攻等治络大法。至清代,随着温病学的发展,许多温病学家提出新的络病理论,如吴又可在《温疫论·主客交》中提出了络病"主客交"理论,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了"久病入络"理论,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及《吴鞠通医案》中提出了"初病在络"理论,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提出"主客浑受在厥阴"理论等。在这些温病学家的努力下,络病理论不断完善,成为论治疾病的新的理论认识,其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为络病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痰瘀相关学说 ,即痰瘀同源、同病、同治的理论 ,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络病学说认为 ,凡久病、久痛诸证 ,多因络脉瘀滞而引起。其说肇始于《内经》 ,发展于《伤寒》 ,而集大成于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痰瘀相关学说为理解络病的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两者有着共同的病理解释 ,而且痰瘀同治是络病治疗中的重要方法 ,从以上三个方面说明了痰瘀相关学说在络病认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络病是由清代名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并发前人所未发,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系统理论生命力旺盛。《络病学》发展至今已趋于完善,是现阶段中医理论拓展的新境界。元气概念涉及的年代久远,但在具体临床应用中,却很少被提及,特别是对于慢性疾病治疗方面。因此,我们总结了元气和络脉的应用组成、生理病理,将元气理论应用于络病,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痰瘀相关学说在络病认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痰瘀相关学说,即痰瘀同源、同病、同治的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络病学说认为,凡久病、久痛诸证。多因络脉瘀滞而引起。其说肇始于《内经》,发展于《伤寒》,而集大成于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痰瘀相关学说为理解络病的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两者有着共同的病理解释,而且痰瘀同治是络病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从以上三个方面说明了痰瘀相关学说在络病认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回顾络脉理论由《内经》时代到现代不断发展完善,深入认识络脉结构与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将络病理论与冠心病的诊治巧妙结合,从络脉空虚、络脉绌急、络脉痹阻等方面辨证分型,从补养心络、温养心络、通络止痛等方面论治,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痰瘀相关理论,即津血同源,痰瘀相关,痰浊与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络病学说认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凡久病、久痛之疾病,皆可由于络脉瘀滞引起。痰瘀相关理论对于阐述络病的病因病机,指导络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前提。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特异性损害,具有消渴病脉损、络损的特点,其所涉及的大血管、微血管病变可归属于络病范畴。认为络脉病变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基本病机,需要运用中医络病学说理论,紧扣络脉瘀阻的病机,积极运用化瘀通络的药物对糖尿病进行干预治疗;提出根据络脉瘀阻程度的不同,分为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络脉瘀塞3阶段,分阶段使用程度不同的化瘀通络药物,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内经》络脉络病理论整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络脉与络病学说奠基于<黄帝内经>,文章在全面整理<内经>有关条文的基础上,系统勾画出<内经>对络脉解剖、生理、病因病理、病证及诊断治疗的认识,揭示<内经>时代络脉与络病学说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8.
络病理论探微   总被引:127,自引:16,他引:127  
约略回顾几千年来络病理论的演进脉络,探讨络脉病证的病因病机,并试从西医学角度阐明络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以期更深刻地理解络病学说,充分认识其理论意义及临床实用价值,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多种疑难病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络病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学说认为,凡久病,久痛诸证,多因络脉瘀滞而引起,即“久病入络”。其说肇始于《内经》,发展于《伤寒》,而成于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在中医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首次明确提出“经络”的概念,并与脏腑相结合成为阐明人体生命现象及病理变化与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石。文章从文献整理的角度,将原文归纳为“络”的概念、络脉的分类、络脉的生理功能、络脉的病理变化、诊络的方法、络脉病变的临床表现以及络病的治则治法等几个方面,并加以简明扼要的阐述,使《内经》中的络病理论更加系统而清晰,从而发挥其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