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韦宏文  黄式环 《广西医学》2007,29(8):1310-1311
神经移位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主要方法,其中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是目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常用术式之一,有效率达84.62%[1,2].笔者对8例行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治疗臂丛神经的患者进行了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用电视胸腔镜切取胸段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电视胸腔镜技术应用于游离胸段膈神经,获取全长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方法从1999年8月至2000年3月,我们对15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VATS)技术全程游离胸段膈神经,结合锁骨上下臂丛显露切口获取全长膈神经移位到肌皮神经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手术中患者取平卧位,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以保证术侧肺萎陷.于第5肋间腋前线作小切口置10mm0°胸腔镜,另于第2肋间锁骨中线及胸骨旁线外侧2cm作2个小切口置手术器械.采用2把普通长直角钳及内镜外科器械钝性结合锐性分离膈神经及血管.结果15例均成功地在胸腔镜下完成膈神经的游离,其中4例同时游离伴行的心包膈血管.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全程游离后膈神经平均较传统颈部游离延长(12.3±4.5)cm.结论采用电视胸腔镜游离胸段膈神经,进行全长膈神经移位可以大大增加移位膈神经的长度.手术创伤小,简单,术后恢复快.这一新手术极有可能大幅提高膈神经移位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神经移位的治疗效果,使关节功能尽可能的恢复。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选取最好的手术治疗手段。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膈神经与肌皮神经缝接,副神经与肌皮神经缝接。结果:随访22例患者,膈神经移位于肌皮神经后,屈肘功能恢复的有效率为80%。副神经移位于肌皮神经后,屈肘功能恢复的有效率为71.4%。结论;膈神经或副神经与肌皮神经缝接的效果。前者手术简便,效果好于后者,是目前选择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最佳移位神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治疗经验,讨论不同类型的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998年12月至2002年9月间通过神经移位法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18例,针对不同类型的臂丛神经根性损伤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术后随访2年2个月至5年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10个月.结果:18例患者均得到2年以上临床随访,肩外展功能丧失的16例患者中,冈上肌肌力恢复3级以上者11例,三角肌肌力恢复3级以上者4例,主动肩外展60度以上者12例;屈肘功能丧失16例患者中,肱二头肌肌力恢复3级以上者14例;屈指、屈腕功能丧失患者6例中,屈指、屈腕肌力恢复3级以上者2例;伸肘、伸腕、伸指功能丧失患者4例中,伸腕肌力恢复3级以上者4例,伸肘肌力恢复3级以上者3例,伸指肌力恢复3级以上者3例.结论:神经移位术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手术前准确的诊断、早期手术、精细操作是功能恢复的关键;应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年轻患者应尽可能修复所有损伤神经.  相似文献   

5.
我院从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神经束支移位的方法治疗臂丛神经上、中干根性撕脱伤,通过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病例,男8例,女2例,年龄22~56岁。其中包括C5、C6根性损伤或全臂丛神经不全损伤。供体神经选用正中神经5例、尺神经4例、腓肠神经1例。术后随访时间10~60个月,平均35个月。本组10例,术后恢复屈肘功能8例,有效率达80%;另2例患者不知如何用力使肱二头肌产生收缩活动,导致手术失败。2护理措施2.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臂丛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6.
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损伤,临床上并不多见。由于损伤后肩胛带以下的肌肉麻痹,使上肢的功能完全丧失,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如何恢复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病人的功能一直是广大骨科医生不断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开展以  相似文献   

7.
臂丛神经损伤是常见严重损伤,尤其根性撕脱伤预后较差,以往认为是不可逆损伤,无手术指征。1987年顾玉东等报道采用多组神经移位的方法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取得良好疗效。我院自2002年起,采用尺神经部分束支移位重建屈肘功能,有效率91%,优良率63.6%,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体前路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神经上、中干根性撕脱伤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锥体前路的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神经上、中干根性撕脱伤.结果改良切口椎体前路健侧颈7移位成功治疗臂丛神经上、中干根性撕脱伤,未发生副损伤及并发症,切口Ⅰ期愈合.结论锥体前路的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神经上、中干根性撕脱伤可减小手术瘢痕,缩短神经再生的距离,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手术治疗经验,讨论影响臂丛神经根性损伤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1991~2007年收治的68例全臂丛根性损伤患者,采用多组神经移位、神经桥接术等手术方法。结果:术后获得随访的49例病人中,术后功能恢复至M4S57例,M3S414例,M2S217例,M1S111例;臂丛神经完全根性撕脱伤手术优良率40.8%。结论:术前准确诊断损伤性质及部位,术中精细操作是臂丛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对年轻患者应尽可能早期行手术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神经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的疗效及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外科行膈神经移位术、肋间神经移位术及健侧C7神经移位术的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神经部位分为膈神经移位组16例、肋间神经移位组15例及健侧C7神经移位组16例。屈肘、屈指肌力恢复釆用BMRC分级系列进行评估,肘关节活动度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试用标准评定。结果 3组不同部位神经移位术后的肌力与肘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膈神经移位术肌力恢复有效率的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神经移植长度、损伤至手术时间和功能锻炼时间(χ~2/t=-5.310、7.111、-5.536、3.400,P均<0.01);影响肋间神经移位术肌力恢复有效率的相关因素有年龄、神经移植长度和功能锻炼时间(χ~2/t=-3.883、8.182、3.067,P均<0.01),健侧C7神经移位术肌力恢复有效率的相关因素有年龄、损伤至手术时间及功能锻炼时间(χ~2/t=-2.423、-3.381、3.985,P<0.05或P<0.01)。影响膈神经移位术肘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的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神经移植长度、损伤至手术时间和功能锻炼时间(χ~2/t=-2.340、4.752、-2.221、2.907,P<0.05或P<0.01);肋间神经移位术肘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的相关因素有损伤部位、神经移植长度和功能锻炼时间(χ~2/t=5.000、5.000、2.582,P<0.05);健侧C7神经移位术肘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的相关因素有年龄、神经移植长度、损伤至手术时间有关(χ~2/t=-2.571、4.752、-4.875,P<0.05)。结论 3种不同神经移植术后肌力与肘关节的功能恢复有效率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术式肌力与肘关节的功能恢复受不同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的神经移植重建一直是临床一大难题.2004年5月~2006年8月,我院为7例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成功地实施了健侧C,神经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与患侧下干直接缝合术,通过一套完整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案,配合科学的康复指导练习,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院从1984-04~2000-08月,采用神经移植治疗臂丛撕脱伤共21例,并同18例同类病例经非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性别:男19例,女2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48岁,平均28.5岁;职业:工人5人,农民8人,干部、学生各3人,小儿2人;伤因:车祸伤15人,跌伤及机器伤各3人;伤型:闭合性损伤16例,开放性损伤5例,其中3例合并有灼性神经痛;臂丛损伤类型:全臂丛撕脱伤9例,颈_(5、6)神经根撕脱3例,颈_(5、6、7)根性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中断背根神经节与尺神经联系对健侧C7移位疗效影响。方法 选择10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病人,伤后早期中断背根神经节与尺神经联系,行健侧C7移位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1年半至术后2年随访,早期手术的3例病人均恢复了屈指功能,其余7例病人因术后时间尚短仍在恢复和随访之中。结论 早期中断全臂丛根性损伤病例背根神经节与尺神经联系,初步显示可提高健侧C7移位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上干根性撕脱伤后重建屈肘功能的方法。方法:对7例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术前EMG、MRI及全面的理学检查确诊后,或者通过术中神经探查及术中肌电检测确诊后,施行新的神经移位术:尺神经部分神经束移位至肌皮神经的肱二头肌肌支(经典的Oberlin手术),正中神经部分神经束移位至肌皮神经的肱肌肌支,施行双重移位,重建屈肘功能。术中运用电生理技术,增加手术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术后早期行理疗、功能锻炼及神经营养药物等综合措施。结果:经过术后6~28个月的随访,屈肘功能恢复满意。5例随访超过1年的患者,目标肌力均达M3以上,随访少于8个月的2例患者,目标肌力也达M1~2。结论:对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确诊后,尺神经及正中神经部分神经束双重移位是重建屈肘功能有效的、合理的治疗方法,较之单一的尺神经部分束移位(即为传统的Oberlin术式),增加了屈肘功能的恢复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上干根性撕脱伤后肩外展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对7例臂丛上千根性撕脱伤,术前EMG、MRI及全面的理学检查确诊后,或者术中经过神经探查及术中肌电检测确诊后,施行新的神经移位术:副神经移位至肩胛上神经,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肌支移位至腋神经的三角肌支,同时重建三角肌和冈上下肌的功能。术后早期行理疗、功能锻炼及神经营养药物等综合措施。结果:术后经过6~28个月的随访,肩外展、外旋、上举功能恢复满意。5例随访超过1年的患者,目标肌力均达M3以上,随访少于8个月的2例患者,目标肌力也达M1-2。结论:对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确诊后,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肌支及副神经同时移位是重建肩外展、外旋等功能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较之单一的肩胛上神经或腋神经重建,增加了肩外展功能的恢复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报道产瘫根性撕脱伤分型及早期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临床病例发现产瘫根性撕脱伤的类型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产瘫根性撕脱伤按设计早期进行神经移位、神经 (移植 )吻合及神经松解手术共 3 4例。结果 根性撕脱伤 3 4例包括七种类型 ,占产瘫发生率的 18.7%。优良率 70 .6%,治疗无效率 2 9.4%。结论  3 4例产瘫根性撕脱包括七种类型 ,与张咸中的产瘫分型方法完全吻合[1 ] ;早期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是产瘫晚期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臂丛神经高位撕脱伤大鼠血清及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的测定,探询其变化规律,可提供一种非影像学的诊断方法,用以鉴别臂丛神经的根性撕脱和非根性撕脱.方法:将Wistar雌性大鼠39只随机分为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和高位非根性撕脱伤各6组及对照组,共13组.其中损伤12组分别以CarlstedtT法[1]颈椎后入路制成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和高位非根性撕脱伤损伤动物模型,于规定时间处死,抽取脑脊液和血液,定量测定MBP.结果:(1)根性撕脱伤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和脑脊液中MBP含量于损伤后均出现显著增高(P<o.01),有统计学意义;(2)高位非根性撕脱伤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中MBP含量于损伤后出现显著增高(P<0.01),而脑脊蒗中MBP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高位臂丛神经损伤大鼠血液中MBP含量均可出现显著增高.而脑脊液中是否出现MBP含量变化,则可以作为一项判断该损伤是否累及神经根的参考指标,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上海医学》2004,27(10):723-723
荣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主要完成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要完成者 :顾玉东 ,徐建光 ,徐文东等项目简介 :项目组在原来创立膈神经移位和健侧颈 7神经根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的工作基础上 ,又在方法学上作了深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并取得了重大突破。膈神经移位术是各种神经移位术中再生能力最强的方法 ,有效率达 84 .6 % ,但传统手术时仅能在锁骨上切取膈神经 5 7cm ,离开效应器 -肌肉相距较远 ,因此影响疗效的提高。为此我们 1996年开始进行胸腔镜下切取全长膈神经的实验研究 ,并于 1999年开始进行临床应用 ,经 15例应用 ,取得满…  相似文献   

19.
直径相异的神经连接方法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医学》1999,(3):143-146
探索直径相异神经的连接方法与神经再生的关系。方法以大鼠臂丛根性撕脱伤为模型,将膈神经移位于外侧束,采用干干、干束,包埋和端侧缝合及无间隙和小间隙脉接六种连接方法,术后用电生理学、组织学和功能的测定评估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在脊髓前角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情况。方法 取新生鼠脊髓。分离获得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扩增、鉴定,并用5-溴2-脱氧尿苷(Brdu)标记。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移植灭活神经干细胞组(对照组)、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移植神经干细胞组(实验组)。先将C5~C7神经根经后路撕脱,实验组把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移植于损伤侧C6脊髓前角,对照组则移植灭活神经干细胞。术后1,2,4,8,12周取脊髓标本进行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在脊髓前角移植神经干细胞不仅能存活,并可向二端迁移达一个脊髓节段,分化为神经元以及星型胶质细胞。结论 神经干细胞在植入臂丛根性撕脱伤的脊髓节段前角后不仅能存活。并能迁移和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