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对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处理,探讨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6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男20例,女46例;年龄70~94岁,平均80.5岁.关节置换方法有人工双极头置换和全髋置换.对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6例患者全部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后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经溶栓治疗后血栓再通.住院期间患者无死亡.结论: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适宜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严格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显性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7-10d 9例患者出现下肢显性深静脉血栓症状体征。8例经溶栓抗凝治疗好转,1例突发急性肺栓塞死亡。结论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临床越来越常见,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应充分重视围手术期致危因素的综合分析及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3.
乔景泉  张向阳 《甘肃医药》2011,(12):765-766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处理的护理经验。方法: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32例75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功能锻炼,观察术后恢复及各种并发症情况。结果:32例术前准备后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15天,术后并发消化道症状4例,肺部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结论:术前正确评估,充分准备,术后主动功能锻炼是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重点,也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36例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年龄81.2岁,平均骨折病史9.4个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回顾分析围手术期的并发症,评估术后的髋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站立行走,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2.6±8.4提高到术后6个月的86.7 ±6.2,优良率达91.7% (33/36).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术后意识障碍、水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性水肿;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完善的术前评估和围手术期的及时处理是手术取得良好恢复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钟华  邬丽云 《四川医学》2009,30(11):1775-1776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观察67例高龄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治疗效果,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67例患者平均住院21.7d出院,Harris评分术前(30.4±6.0)分,术后出院时(78.24±5.6)分(P〈0.05);术后6个月时(86.84±3.6)分(与术后出院时比较,P〈0.05)。围手术期发生高血压6例,心律失常4例,置换关节脱位3例,伤口感染4例,肺部出现并发症5例,泌尿系感染4例,深静脉炎4例,下肢深静脉栓塞3例,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均经积极处理后治愈。结论高龄患者的股骨颈骨折,术前应积极治疗相关内科合并症,及时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注意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髋关节置换术成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重要方法,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但是,随着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使用,加上老年患者骨质较为疏松[1],在术后容易产生深静脉血栓并发症,从而引发肺栓塞的发生风险.为了分析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本院对收治的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总结围术期的特点,对今后高龄患者的治疗护理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6月~2008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61例8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术后监测心脏情况,控制血压、血糖。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患肢远端感觉运动血循环,并加强对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护理。结果: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扶拐或助步器出院,切口无感染,无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3~5 d坐起,5~10 d扶拐下地活动。术后并发症为电解质紊乱6例,肺部感染4例,低血压3例,心功能不全2例,房颤2例,应激性溃疡2例,泌尿系感染1例,压疮1例,均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好转。结论:只要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身体条件许可,应尽早手术治疗以缩短卧床时间,所以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李凤莲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2):1517-1518
目的:总结3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的最佳对策。方法:回顾分析3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男12例,女19例,移位型股骨颈骨折18例;陈旧股骨颈骨折5例;髋臼发育不良、骨性关节炎4例4髋;股骨头坏死4例4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6例16髋;全髋置换术15例15髋。年龄61~96岁,平均70.5岁,全部病例得到随访。因肺感染死亡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全部病例恢复行走功能,无疼痛及跛行。结论: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防治和护理,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介绍本科1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体会。结果:本组16例病例无死亡和低血糖休克发生,术后关节脱位2例,切口表浅感染和肺部感染各1例。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保障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成功和术后痊愈出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选取1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整体护理中,实施积极治疗患者合并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手术伤口愈合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在治疗护理中注意回避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诱因,积极应对术后并发症,应用抗凝治疗的同时配合加强早期下肢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无一例发生肺栓塞,仅3例经B超证实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积极治疗后痊愈.结论 本护理方法 能有效地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疗效,大大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改善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期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与静脉造影,在手术前、后检测65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1例,早期综合防治DVT,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骨折。结果 该组检出DVT5例,术前检出DVT3例,术后2例。经早期的综合治疗,血栓缩小机化,无出现症状性肺梗塞,术后患肢功能良好。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前后均可发生DVT,围术期采用彩超监测与综合治疗是早期预防DVT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关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总优良率95.56%。随访期间出现髋关节脱位2例;髋关节疼痛2例;假体松动1例。无一例出现感染、骨折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老年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在于术后可以早期下地活动并恢复功能锻炼,术后症状和功能恢复更加确切,再手术率较低,其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重建股骨偏心距。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6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经后外侧入路行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结果本组84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4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4周患者扶拐下地活动。随访1.5~6.5年(平均4年10个月),患髋关节功能良好,无疼痛,X线片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及下沉。结论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早期下地、并发症少、关节功能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翻修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术后失效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 年1月至2020 年1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记录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VAS评分。结果:本组病例共纳入20 例患者,其中男14 例,女6 例,年龄65~85(74.7±5.8)岁。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13.5±16.3)min,平均出血量为(687.5±304.3)mL。术后2 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出现心功能衰竭,经内科相关处理后均好转;1例患者出现浅表性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创口换药后好转愈合。在后期门诊随访中,出现1例假体周围骨折,其余均未出现假体松动,假体下沉,假体不稳定,关节深部感染,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本组患者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39.4±6.8)分,末次随访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5.7±4.3)分;术前VAS评分为(7.2±1.0)分,末次随访VAS评分为(1.6±0.5)分;术前SF-36评分为(43.6±7.9)分,末次随访为(84.5±4.1)分。三项评分均明显改善(P <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翻修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失效,近期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髋关节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鲜老年股骨颈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股骨颈骨折60岁以上(60~83)124例,男性55例,女性69例,平均年龄68.4岁。对无移位型或移位骨折易于复位者74例采用空心钉治疗,对移位骨折并有粉碎块,或有内科合并症者采用全髋27例或双动头半髋置换23例。术后常规给予活性D3、钙、降钙素或二磷酸盐药物。结景:随访2-4年,平均2.6年。空心钉组2例不愈合,9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其中移位骨折7例,但股骨颈骨折均愈合。另2例术后2周时出现感染,总并发症13例(17.6%),余功能优良可61例(82.4%)。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组50例,1例术后2周出现脱位,1例发生术中假体周围骨折,3例术后1年内死于心脑血管病,2例1年后出现假体松动,共7例(14.0%)。功能优良35例,可8例,占86.0%。结论:对于无移位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首选早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疗效满意。对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复位困难可选用骨水泥型全人工关节或双动半髋置换方法。给予活性D3、钙、降钙素或二磷酸盐药物,预防再骨折,假体松动或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乔俊  陈天健  朴杰  黄小俊 《海南医学》2007,18(10):50-51,36
目的 探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至2006年选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30例,选取采用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30例.随访3个月~72个月.结果 关节置换组全髋置换15例全部愈合,术后均无切口感染,无并发症,harris评分90%;人工股骨头置换15例,14例愈合,1例髋关节脱位发生,harris评分80%.对照组中:股骨颈空心钉15例,11例愈合,3例骨不连接,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harris评分65%;股骨颈动力髋15例,13例愈合良好,2例畸形愈合,关节功能受限;harris评分70%.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在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髋关节功能重建的治疗方法.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有助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3年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8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5-08~2011-08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1例(其中头下型28例,经颈型26例,头颈型17例,基底型10例),均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 1例术前合并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术后24 h脑卒中死亡.1例脱位属DorrⅠ类,经徒手复位成功,继用皮牵引治愈.其余79例术后1周左右可扶拐下地部分负重行走,1个月后可逐步弃拐行走,2个月后髋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正常.80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按sanders评分标准优46例(56.8%),良25例(30.9%),可9例(11.1%),差1例(1.2%),平均得分为50分.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优良率高,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短,再手术率低,是临床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08例,其中A2型63例,A3型45例,分别行Gamma 3髓内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及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等手术治疗,并分别对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离床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三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离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髋关节活动情况经随访1年,无一例骨不连或异位骨化,髋关节活动尚可。每组病人均于术后4个月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和疗效评价,结果显示Gamma 3组、PFN组与PFN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1.2%、94.8%与97.1%,三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PFNA和Gamma 3均可为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提供安全可靠的内固定,且并发症及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