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血浆靶控浓度输注瑞芬太尼在高血压病人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方法高血压与非高血压病人各40例,均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设定瑞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为1、2、3、4 ng/mL,5 min后开始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浓度为2.5 μg/mL,10 min后给予维库溴铵0.1 mg/kg,2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在各时点记录血压、心率、Grant气管插管评分、SpO2、BIS值及诱导期间使用的辅助药物及不良反应.结果高血压组相对于同浓度非高血压组阿托品的使用例数增多,各浓度的瑞芬太尼引起血压的变化及BIS值均无统计学差异.插管条件评分,瑞芬太尼2、3、4 ng/mL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明显优于1 ng/mL组.相对于插管前即刻,插管后与切皮时刻,各组血压均有上升,3、4 ng/mL组血压与心率上升幅度较小.结论使用TCI方法输注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在高血压病人进行全麻诱导,两者靶控浓度分别为3 ng/mL与2.5 μg/mL较合理.  相似文献   

2.
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全麻诱导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全麻诱导时对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的影响,及用于气管插管的最佳剂量。方法36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3组:R2组(瑞芬太尼2ng/ml,n=12),R4组(瑞芬太尼4ng/ml,n=12),R6组(瑞芬太尼6ng/ml,n=12)全麻诱导时给予靶控异丙酚血浆浓度3.5μg/ml,5min后依分组情况给予血浆靶浓度的瑞芬太尼,3min后行气管插管,并记录每分钟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率变异性功率谱(HF、LF、HF/LF),并将病人人室后(T0),给瑞芬太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5min内的最大值(T3),切皮前(T4)以及切皮后5min内的最大值(L)纳入统计分析。结果靶控输注异丙酚后三组BP、HF、LF均显著降低,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后,R6组HF显著高于R2组,R6组BP低于R2组,R4组、R6组HR较R2组显著降低,插管后、切皮后R2组BP、HR、LF均显著升高。R4组、R6组与插管前相比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较高靶浓度瑞芬太尼对迷走神经有兴奋作用。在靶控输注异丙酚浓度3.5μg/ml靶控输注瑞芬太尼4ng/ml可以制止插管心交感张力的增高,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应激刺激。  相似文献   

3.
贺菲  申黎光  郑涛 《华夏医学》2009,22(3):402-404
目的:比较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n=20).分别设定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1、3、5ng/ml(R1、R3、R5),异丙酚血浆浓度为3μg/ml,与瑞芬太尼同时输注,患者意识消失后气管插管,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及插管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结果:R1组插管后SBP、SDP、MAP、HR均高于插管前,而R3和R5组插管后SBP、SDP、MAP虽有所上升,但较诱导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在高血压患者进行全麻诱导,两者靶控浓度分别为3 ng/ml与3/μg/ml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对依托咪酯乳剂全麻诱导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按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5组(R0、R2、R4、R6、R8),即0、2、4、6、8ng/ml组。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为0.6μg/ml,与瑞芬太尼同时输注诱导,病人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铵辅助插管,记录病人意识消失的时间及意识消失时瑞芬太尼和依托咪酯的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靶浓度,监测诱导过程中及插管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R0和R2组诱导时间明显长干R4、R6和R8组(P〈0.05),R0和R2组意识消失时的依托咪酯的效应部位计算值高干R4、R6和R8组(P〈0.05)。R2和R4组插管后1min及2min的MAP均高干插管前(P〈0.05).而R6和R8组插管后1min及2min的MAP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时具有协同作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ng/ml复合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0.6μg/ml诱导能较好地控制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的最佳复合浓度。方法 将50名年龄在65~75岁之间的患者随机分为5组:A、B、C、D、E组,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分别设为:0、2、4、6、8 ng/mL。丙泊酚效应室药物浓度由2 μg/mL开始,每2 min追加1 μg/mL至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稳定于(40±5)。监测诱导期间不同时间点瑞芬太尼血浆和效应室浓度、丙泊酚血浆和效应室浓度、心率、有创血压、BIS、听觉诱发电位和体动反应,经统计分析,进行最佳复合浓度判断。结果 诱导期间,各组间高血压和低血压发生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血流动力学最平稳,分别为20%和10%。意识消失时,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效应浓度存在负相关性。气管插管即刻,B组体动反应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最小。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靶控输注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2 ng/mL时血流动力学最平稳:意识消失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3.5±0.8)μg/mL;气管插管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5.3 μg/mL。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靶浓度输注(TCI)瑞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诱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诱导时合适的用药及剂量.方法 45例择期拟行气管内插管全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术前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随机分为三组(n=15):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 ng/ml(Ⅰ组)、6 ng/ml(Ⅱ组)、8 ng/ml(Ⅲ组).设定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0.6μg/ml,麻醉诱导开始时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 mg/kg后,同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依托咪酯,5 min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 mg/kg,3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后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1、3、5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BIS值.并记录病人气管插管时有无呛咳、胸壁肌肉僵硬及肌阵挛样活动等不良反应.结果 Ⅲ组气管插管反应的发生率为(90%)高于Ⅱ组(20%)和Ⅲ组(0).Ⅲ组诱导后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等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Ⅰ组和Ⅱ组.Ⅰ组气管插管后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基础值.结论 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 ng/ml复合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0.6 μg/ml诱导,能有效抑制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ed infusion,TCI)异丙酚3μg/mL基础上,测定TCI瑞芬太尼抑制喉应激反应的有效浓度.方法 30例全麻拟行择期手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分级Ⅰ~Ⅱ级,体质量指数<30,年龄27~60岁,肝肾功能正常.全麻诱导,TCI血浆浓度异丙酚3μg/mL,瑞芬太尼初始TCI效应室浓度1.5 ng/mL,采用等阶(0.5 ng/mL)增加或减少靶浓度,待患者意识消失,血浆和效应室靶浓度平衡3 min后,进行喉镜显露声门刺激,获取每例患者无反应的瑞芬太尼靶浓度.结果 喉镜暴露声门无反应的瑞芬太尼有效靶浓度为(2.3±0.3)ng/mL.结论 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双靶控输注能消除麻醉中的伤害性刺激,当异丙酚靶浓度3μg/mL时,瑞芬太尼抑制喉镜窥喉显露声门刺激的有效靶浓度为(2.3±0.3)ng/m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心功能Ⅱ~Ⅲ级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合适效应室靶浓度。方法全麻下心功能Ⅱ~Ⅲ级年龄62~86岁患者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入室后(基础值T1)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ml/kg,效应室靶浓度TCI(T2)3组病人瑞芬太尼从1.0ng/ml分别渐升至2.0ng/ml,3.0ng/ml和4.0ng/ml(T3)后启动异丙酚TCI,从1.0μg/ml血浆靶浓度渐升至4.0μg/ml(T4),气管插管后即刻(T5),气管插管后2min(T6)。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双频谱指数(BIS),不良反应发生率、辅助药物使用次数。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给药后气管插管时及气管插管后MAP、HR降低(P<0.05),而Ⅱ组、Ⅲ组不良反应次数较Ⅰ组多、麻醉过浅次数较Ⅰ组少(P<0.05),而BISⅠ组较高。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全麻诱导效应室靶浓度TCI瑞芬太尼宜为3.0ng/ml复合异丙酚TCI4.0μg/ml。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对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人,按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四组:S1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1ng/mL;S2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2ng/mL;S3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3ng/mL;S4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4ng/mL.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3μg/mL,先泵入舒芬太尼,待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达到预设靶浓度后泵入异丙酚,病人意识消失后静注维库溴铵 0.1mg/kg辅助插管,记录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各组插管前即刻的MAP均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S1组和S2 组插管后1min的MAP高于基础值(P<0.05),其中S1组出现了不可接受的高值(MAP>130mmHg),S3组插管后1min的MAP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S4组插管后1min的MAP低于基础值( P<0.05);S1组、S2组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S3组和S4组( P<0.05);S1组、S2组及S3组SBP<90mmHg的发生率低于S4组( P<0.05).结论 在以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3μg/mL时,复合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3ng/mL诱导时能较好的控制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在恒定的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行全身麻醉维持期间,应用不同浓度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观察病人切皮前后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变化,探讨疼痛剌激对BIS值的影响程度。方法择期行开腹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例。入室开放静脉通路,记录患者诱导前血压(Bp)、心率(HR)、BIS值。应用TCI(静脉靶控输注)输注丙泊酚,维持患者血浆靶浓度3.5μg/mL,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行麻醉诱导。置入喉罩,确定喉罩位置适合后,建立机械通气,潮气量8 mL/kg、呼吸频率12次/min、吸呼比1∶2。在维持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不变,5组病人分别以2.0 ng/mL、4.0 ng/mL、6.0 ng/mL、8.0 ng/mL和10.0 ng/mL靶控浓度输注瑞芬太尼。记录手术开始切皮前以及切皮后1 min患者的Bp、HR、BIS值的变化。结果瑞芬太尼血药浓度为2.0 ng/mL、4.0 ng/mL、6.0 ng/mL的患者,切皮后的BIS值较切皮前明显升高,其变化值分别为24.0±5.7、22.4±5.9、17.6±3.7,与切皮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药浓度为8.0 ng/mL、10.0 ng/mL组,切皮前后BIS值的变化较小,分别为4.1±5.5、4.0±4.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以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行麻醉维持,当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5μg/mL时,采用不同浓度的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切皮前后病人的BIS值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然而,这两种药物组合实施TCI麻醉期间,能够维持切皮前后BIS值介于40~60之间的各自最佳TCI用药方案仍有等于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4.
浅谈影响放疗摆位精度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以经验交流的方式,阐述影响放疗摆位精度的各种相关因素,以最大努力去消除或减少放疗摆位误差,提高放疗摆位的精度,同时达到与放疗界其他同行的共勉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6.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