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治疗效果。方法:5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环钻减压切除椎间盘,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后随访,平均17个月。结果:颈椎间盘前路减压的手术效果较后路好。对颈腰段同时或先后发生者,除非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很明显,一般先行颈段手术。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病程超过2年者疗效差;MRI可了解脊髓变性情况,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BAK植入椎体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应用颈前路减压BAK植入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6例,随访观察其早期固定及后期融合效果。结果:16例患者都能早期恢复活动,术后3-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手术无并发症,无BAK移位。结论:BAK植入椎体间融合在颈椎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术中有良好的早期固定,后期融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合并自行设计的国产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并颈椎前路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6例,年龄26-46岁(平均36.2岁),其中单节段12例,双节段4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月出现骨性融合,未见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现象。结论: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国产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了同症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螺旋融合器(TFC,以下相同)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的长期疗效。方法:对21例颈椎间盘突出采用螺旋融合器前路融合,2个螺旋融合固定3例,3个固定16例,4个固定2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3年,治疗效果优:13例(61.9%),良:5例(23.8%),可:2例(9.5%),差:1例(4.8%)。结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应用螺旋融合器进行前路融合,手术减压彻底,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在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侯铁胜等。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10(3):150]本文报告应用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36例,获得满意疗效。文中介绍了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作者认为,本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经颈前路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症患者38例,对于压迫最严重的节段行椎体次全切除,对于次要节段行椎间盘切除,取自体髂骨植骨配合颈前路钢板作内固定.对患者术后进行JOA评分,进而评价术后疗效.结果38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术后颈椎恢复正常,受压节段脊髓膨隆良好.术前JOA评分为(8.91±0.62)分,术后1年JOA评分为(15.34±0.65)分,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14例,良22例,可2例,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4.74%.结论颈前路手术能有效改善颈椎生理曲度,融合率较好,神经功能评分较高,效果明显,是治疗颈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症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退行性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方法 27例退行性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突出的节段和椎管狭窄的情况与是否选择前路手术椎间盘摘除锁定钛板内固定15例;前路手术椎间盘摘除锁定钛板内固定 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7例;前路手术椎间盘摘除锁定钛板内固定 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1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例4例。结果 27例均获得随访,优良率达到92.59%,全部前路手术显示骨性融合,无螺钉松动、拔出,钛板无断裂及移位;后路单开门无关门现象,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退行性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只要方式选择得当,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合并自行设计的国产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并颈椎前路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6例,年龄26~46岁(平均36.2岁),其中单节段12例、双节段4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月出现骨性融合,未见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现象。结论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国产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法以及影响手术结果的因素。方法:对32例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并椎间植骨融合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随访平均26个月。结果:疗效优24例、良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7.5%。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可靠,发病间隙应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进行定位诊断,手术方法和病程对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吕守正  张健  辛国臣 《河北医学》2009,15(6):641-644
目的:评价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的术后疗效,手术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颈前路手术患者35例(随访33例),平均随访18月。35例患者中15例行多节段颈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颈前路接骨板内固定术;20例行椎体次全切除,长条植骨颈前路接骨板内固定术。获得随访患者予JOA评分,比较术后JOA评分改善情况及手术前后的颈椎MR,比较其脊髓矢状径以评价术后疗效。结果:35例患者中,失访2例,33例患者得到最终随访。33例术前JOA评分2~14分,平均8.88±0.64分,术后最终随访时8~16分,平均14.1±0.39分,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优良13例(40%),好转21例(64%),无效1例(3%),加重1例(3%)。术后改善率10%~93%,平均61%。术前脊髓矢状径为3.3~8.1 mm(5.2±1.1mm),术后脊髓矢状径为7.4~13.4 mm(9.7±1.7mm),P〈0.01。结论:颈前路手术效果明显,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颈椎间盘突出症72例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手术疗效。结果:颈椎间盘突出症分为中央型和侧方型。前者以脊髓受压,后者以神经根受损为主要临床表现。MRI检查可以明确显示类型。对72例临床病例进行术后随访30-37个月,优良率为90%。结论:MRI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病情较重,尤其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者及经过正规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者应选择以颈前路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CI)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后DCI植入术,对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3天及3个月疗效情况进行记录及分析。结果:患者手术时间85~155分钟,术中出血量30~230ml;术中C臂透视证实DCI位置良好,手术成功率100%;3个月后治疗改善显著(优良率100%)。结论: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伴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伴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成员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后纵韧带切除,对照组成员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且两组都加上颈椎间盘摘除,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改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后纵韧带切除手术治疗伴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显著,此种方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2005年6月-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进行治疗,同时椎体间植骨融合术60例,颈椎前路钢板19例,椎间融合器与钢板11例.结果86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5个月-6年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2个月;46(53.5%)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失并且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综合疗效评定得分优良率为73.2%.结论采用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明显,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对于经保守治疗不见好转的患者可以实施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多节段颈椎病前路选择性手术的评价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分析不同颈前路手术对多工段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7例患手术后情况时间回顾,第1组7例为单一平面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患,第2组26例为多平面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患,第3组14例为颈椎次全椎体切除术患,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随访结果。结果:第2,3组手术效果好于第I组,但并发症发生率也较第1组高,第2,3组间手术效果无显差别,第3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型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的效果与方法。方法:2001年1月~2008年6月共手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型脊髓损伤患者21例,术前圴为不全损伤,JOA评分平均9.2分,均无骨折脱位。单节段9例,两节段11例,三个节段1例。均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脊髓功能均有改善,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平均随访18个月,植骨均在6个月内获得骨性融合,未出现钛钢板螺钉松动、移位及断裂。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平均14.8分,平均术后改善率为71.8%。结论:应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型脊髓损伤的疗效确切,早期手术脊髓功能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评价带钢板椎间融合器(PCB)在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及其近期疗效。②方法 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前路减压后,选用相应规格的PCB材料置人减压椎间隙内,在非影像学监控下安全打人上下2枚螺钉并于椎间融合器内行松质骨植骨。③结果 本组病例均无手术并发症,术后X线片显示PCB内置物位置、颈椎间盘高度及颈椎曲度均良好。随访最长27个月,无螺钉退出、断钉、颈椎失稳及假关节现象。病人症状明显改善。④结论 PCB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融合固定,能即刻恢复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及颈椎间盘高度,方法简便,固定可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总结82例病人的手术疗效。结果:手术优良率95.1%,结论:前路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可完全切除了病灶,稳定了颈椎,扩大了椎管,对于合并椎管狭窄亦应先行前路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方向通常是前方、后方和侧后方,通过对18例颈椎间盘侧方突出患者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治疗,积累对这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对颈椎间盘侧方突出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通过颈椎X片、MR、CT和临床查体确定诊断后,经颈前路切除病变颈椎间盘,椎间植骨融合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后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同时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10d。结果:18例颈椎间盘侧方突出的患者,16例患者在术后2周内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症状全部消失。结论:颈椎间盘侧方突出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甲泼尼龙、神经节苷脂是术后有效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前路手术疗效.方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42例患者均采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加钛板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改善及骨性融合情况.结果:42例获得随访间6~42个月,术后3~6个月复查骨性融合率100%,按Odom分类系统评估:(1)优秀14例,良好23例,满意5例,优良率8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