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与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和病程资料。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UA水平。应用电化学法检测骨钙素(OC)、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和Ⅰ型原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水平。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应用双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比较不同性别T2DM患者年龄、BMI、病程、SUA、OC、β-CTX、PINP、PTH和25(OH)D水平。根据SUA水平分为高SUA组(SUA>420μmol/L)和正常SUA组(SUA≤420μmol/L)后,比较两组不同性别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分析T2DM不同性别患者SUA与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T2DM不同性别患者年龄、BMI和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DM男性患者SUA、OC、β-CTX、25(OH)D水平高于女性患者(均P<0.05)。高SUA组男性患者病程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骨关节炎(OA)和骨质疏松症(OP)患者体重指数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OA 464例,OP 404例采用双能X线(DEXA)测定患者腰椎的骨密度(BMD),依体重指数(BMI)分组:BMI≥25kg/m2超重组(A),20kg/m2≤BMI<25kg/m2体重正常组(B),BMI<20kg/m2低体重组(C).OP进行同位素骨扫描(ECT)了解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及各组间相关指标比较.结果:两类患者BMD为低体重组最低.且OA伴低体重者更易发生OP.OP患者行ECT,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35%,且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26%.体重指数A组,年龄>70更易发生OA及OP,同时伴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风险高.结论:OA低BMI者更易发生OP.两病共患者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高,年龄大于70岁BMIA组易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老年性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病现状及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sis fracture,OF)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台州市中心医院老年科及骨科就诊的10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检出OP患者310例,依据骨折与否分为OF组(n=100)和非OF组(n=210),比较两组性别、年龄、既往有无骨折史、不同部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以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 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25羟维生素D3[25 hydroxyvitamin D3,25-(OH)D3]、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peptide of type Ⅰ procollagen,PINP)等骨代谢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OF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血清骨代谢指标对OF的预测价值。结果 1000例老年患者中检出OP患者310例,其中OF患者为100例。OF组股骨大转子、股骨转子间、总髋部、Ward三角区的BMD均显著小于非OF组(P<0.05),血清β-CTX、PINP水平均显著大于非OF组(P<0.05),25-(OH)D3水平显著低于非OF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kg/m2、既往有骨折史、近1个月跌倒、户外运动<3次/周、低25-(OH)D3水平、高PINP水平是老年OP所致O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Ward三角区高BMD值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β-CTX、25-(OH)D3、PINP预测OP所致OF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03、0.887、0.848,3项联合预测时的AUC为0.968,预测效能较好。结论 老年人群中OP和OF发生率中等,高龄、低BMI、既往有骨折史等可增加OF发生风险,骨代谢指标对OF有较大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阻力运动(RT)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量减少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绝经后T2DM合并骨量减少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药物+RT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6个月后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6个月后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F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钙(Ca)、血磷(P)、25-羟维生素D[25-(OH)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ⅠNP)、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腰椎T值、股骨颈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HDL)、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腰椎骨密度(BMD)、股骨颈BMD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FBG、HbA1c、β-CTX、腰椎T值、股骨颈T值低于入院时水平,25-(OH)D、腰椎BMD、股骨...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OH)D3测定在老
年人髋部脆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有髋部脆性骨折史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68例,同时设立68例确诊骨质疏松症、无髋
部脆性骨折史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老年人群做对照,测定血清Total-P1NP、β-CTX、25(OH)D3;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和髋
部骨密度(BMD);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髋部脆性骨折组患者的Total-P1NP、β-CTX高于对照组,
25(OH)D3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双变
量相关分析发现在髋部脆性骨折组,25(OH)D3 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呈正相关,Total-P1NP、β-CTX与腰椎均值
BMD及总髋部BMD 呈负相关(P<0.05);在对照组,25(OH)D3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无相关,Total-P1NP、β-CTX与
腰椎均值BMD无相关,与总髋部BMD 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BMD水平相近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Total-P1NP、
β-CTX的增高及25(OH)D3的降低有可能独立预示髋部脆性骨折的风险增高,这3项指标的检测有利于识别髋部脆性骨折高风
险人群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定量CT(QCT)测量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椎体骨密度(BMD)与骨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指标,所有患者均测量骨标志物,采用QCT测量T12与L1椎体BMD,取平均值。另选取200例胸部CT扫描加骨密度测量绝经后女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T2DM组各指标(年龄、绝经年限、空腹血糖、HbA1c及BMD)的差异及两组研究对象按不同骨量分组BMD的差异,比较T2DM组不同骨量组间年龄、绝经年限、病程、BMI、BMD及骨标志物指标的差异,分析T2DM组年龄、绝经年限及各骨标志物指标与BMD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中,T2DM组患者BMD小于对照组(P<0.05)。T2DM组中,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低组绝经年限、β-胶原特殊序列均小于骨质疏松组(P<0.05)。年龄、绝经年限、PTH、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N端骨钙素与BMD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基于QCT测量椎体的BMD可以很好评估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量情况,同时与骨标志物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叶惠成  刘玉华  尹镇钊 《广西医学》2016,(11):1497-1501
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及甲状旁腺素(PTH)、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男性T2DM患者500例,根据其第2~4腰椎、股骨颈和全髋骨的骨密度分为骨量正常组174例、骨量减少组221例和骨质疏松组105例.测定3组患者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血钙、血磷、血清PTH、25-(OH)D3、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N-端中段骨钙素(N-MID-OT)、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P1CP)及HbA1c水平,分析各指标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 3组患者年龄、空腹血糖、血钙、血磷、25-(OH) 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病程、体重指数、HbA1c、BAP、N-MID-OT、T-P1NP、β-P1CP、PTH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组患者体重指数、N-MID-OT和T-P1NP的水平降低,而HbA1c、BAP、β-P1CP、PTH的水平则呈升高趋势(P<0.05);校正病程与体重指数后,HbA1c与腰椎2~4、股骨颈、全髋骨部位骨密度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校正前、校正后PTH水平与腰椎2~4、股骨颈以及全髋骨的骨密度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校正前,25-(OH) D3水平与各部位骨密度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但校正后,其与股骨颈和髋骨骨密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BAP、N-MID-OT、T-P1NP、β-P1 CP水平与各部位骨密度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男性T2DM患者的25-(OH) D3与PTH、HbA1c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500例患者中,维生素D充足者占12.2% (61/500),不足者占22.2% (111/500),而缺乏者占比高达65.6% (328/500).结论 骨代谢标志物、PTH、HbA1c、25-(OH)D3等指标均与男性T2DM患者骨密度变化存在一定相关性,应综合各种因素对男性T2DM患者的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胰岛素抵抗与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200例患者按照测得骨密度值分为骨质疏松85例为观察组(OP组),非骨质疏松115例为对照组(非OP组),比较2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静脉血糖(FBP)、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钙(Ca)、血磷(P)、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TH)、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OP组与非OP组比较,OP组病程长、年龄大,BMI、FINS低、HOMA-IR、Hb A1C高、空腹FBP高、Ca低、PTH高、25(OH)D3低、尿微量白蛋白高(P<0.05)。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年龄、病程、Hb A1C、尿微量白蛋白、PTH、血25(HO)D呈负相关。结论对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应该考虑到对多种影响因素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阎燕 《西部医学》2016,28(4):476-478
目的探讨老年Ⅱ型糖尿病(T2DM)并发骨质疏松症(OP)的危险因素,为老年T2DM患者防治骨质疏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析2010年4月~2013年7月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T2DM并发OP患者7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骨密度(BMD)值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45例和非骨质疏松组(NOP组)32例。另选正常体检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病程、HbAlc、24hmAlb、mAlb、ISI以及BMD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OP组和NOP组在FPG、血磷及血钙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性别、年龄、BMI、病程、HbAlc、24h mAlb、mAlb、ISI及BM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与NOP组患者的FPG、HbAlc、24h mAlb、mAlb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而ISI、BMD水平则低于正常组。病程、年龄、24hmAlb、mAlb以及HbAlc与BMD呈负相关关系;而ISI、BMI与BMD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磷、血钙、FPG与BMD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发生OP与多种因素相关,女性、高龄、病程较长、BMI低、血糖控制不佳、肾功能受损等均是发生OP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针对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骨质疏松组: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59例,平均年龄28-80岁;非骨质疏松组:骨密度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61例,平均年龄31-79岁.入组患者均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股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骨质疏松四项,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BMI)、腰椎骨密度、股骨骨密度、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25羟基维生素D(VitD),骨钙素(BGP)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及对引起股骨骨密度下降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股骨骨密度下降明显,伴有PINP与BGP的升高(P=0.015、0.011、0.042).骨质疏松组中股骨骨密度下降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负相关(P=0.002、0.009);与糖化血红蛋白,β-CTX、PINP、VitD、BGP无显著相关(P值>0.05).结论 T2DM患者中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与骨质疏松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