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叶天士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整理《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胃脘痛”门所载医案,使用SPSS 22.0、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分析用药规律,挖掘核心药物;通过BATMAN-TCM在线分析工具对核心药物进行靶点预测及KEGG通路分析,揭示核心药物治疗胃脘痛的分子机制。结果 《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胃脘痛”门所载44则医案共包含48首方剂,涉及75味中药,以半夏、茯苓使用频次最高,药物多为辛温之品,归于脾、胃、肺经,形成7组公因子及4对药物配伍关系;其中半夏与茯苓作为核心药对包含8个与胃脘痛相关的潜在作用靶点,7条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 叶氏治疗胃脘痛重在调整全身气机,恢复脾胃运化枢机,用药以辛温为主,旨在理气、化痰、散寒、祛瘀。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钙信号通路、cGMP - PKG 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陆启滨教授诊治妇科癥瘕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从妇科癥瘕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选方用药等方面阐述陆教授诊治妇科癥瘕的临证经验,辅以临床治疗个案及分析加以佐证。[结果]陆教授认为妇科癥瘕基本病机"正虚邪实,瘀结为癥",病理因素不外瘀血、痰湿、气滞,积聚下焦,阻滞冲任胞宫,日久结成癥瘕,并采用扶正化瘀消癥为治疗大法,以自拟消癥汤治疗包括子宫肌瘤在内的妇科癥瘕。案例中患者经消癥汤治疗后子宫肌瘤缩小。[结论]陆教授以"扶正化瘀消癥"为治疗大法,以自拟消癥汤为基本组方治疗妇科癥瘕,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系统药理学多维阐释探寻透解祛瘟颗粒(TJQW)治疗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药效物质基础,并筛选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数据库搜寻、文献挖掘与类药性指标筛选确定TJQW化合物、疾病阳性药物及作用靶点,基于活性成分-阳性药物-疾病潜在靶点交联互作明确关键节点靶标,并对其进行 GO 生物过程分析和 KEGG 通路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核心靶标对TJQW组分进行虚拟筛选,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效应图,最后对活性成分分子结构特征进行阐释。结果 从TJQW组方中得到159个化合物,基于活性成分-阳性药物-疾病三者交联得到18个核心节点蛋白,结合新近报道的4个COVID-19相关蛋白共22个靶标构成了COVID-19靶标。虚拟筛选结果显示每个靶标蛋白有14个及以上化合物与其应答,其中与NR1I2蛋白结合效应的分子多达64个,多途径、多成分、多靶点阐释了TJQW抗COVID-19物质基础,共筛选得到与疾病核心靶标结合较好的前30个分子,黄酮类起主导作用。结论 从“关键活性药效分子-疾病关键节点靶标-相关生物学通路”角度来揭示TJQW多个成分、多个靶点和多条通路机制治疗 COVID-19的作用机制药效物质基础,并筛选出前30个活性先导物,为该组方的临床应用和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临证指南医案》治疗心系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心系疾病的处方共161个,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分析《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心系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通过处方分析筛选,得到用药频次≥10的药物30味,关联系数>0.02的药对23对,新方9个。结论叶氏治疗心系疾病多从辛甘温通、滋阴养血、化痰除饮、补肝益肾四法治疗,治心不单专于补心,而是辨证求机,注重心与胃、脾、肝、肾相关性,辨证求因,审因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复杂网络技术,探讨叶桂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整理《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所载医案,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Gephi 0.9.2软件建立复杂网络模型并分析其拓扑结构。结果:《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所载44例医案,提取出48个处方,涉及74味中药;构建的《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处方复杂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效应及无标度网络特性,其中茯苓、半夏、桂枝、人参、生姜、陈皮、桃仁在药物配伍中发挥重要作用;运用k-core优化中药处方,筛选出28味核心药物,社团划分可归为三类:运脾祛湿,疏肝止痛;温中散寒,补虚祛瘀;宣肺畅中,调理气机。结论:叶桂治疗胃脘痛以"通"为治疗大法,从理气、化痰、散寒、祛瘀出发,用药以性温,味辛甘苦,归于脾、胃、肺三经的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马钱子能否作为治疗骨关节炎(OA)的潜在药物靶标。 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中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筛选出马钱子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应的靶基因;检索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筛选OA疾病的相关靶点,应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成分-基因-疾病的网络,最后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关键蛋白;同时对靶点基因作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根据OB和DL筛选出13个马钱子主要活性成分,与马钱子治疗OA相关的靶基因17个;并筛选出10个关键蛋白和5条信号通路,而这些靶点和通路主要与镇痛、抗炎、核受体以及雌激素信号通路相关。 结论 马钱子治疗OA具有多途径、多成分、多靶点特点,核受体家族可能是马钱子治疗骨关节炎潜在药物靶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张简斋医案》中简老治疗妇科病的医案进行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方法:以江苏科技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张简斋医案》为基础数据源,选取简老治疗妇科病完整医案75则,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复杂熵聚类等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在纳入统计的75张处方中,频次最多的前5味中药分别为:当归、白芍、甘草、陈皮、茯神。药性以温、平为主,五味甘、苦、辛并举,归经以肝、脾为主。高频药物组合29对,含7味中药。通过熵聚类算法,得到核心药物组合共10组,并得到5个新处方。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能够深层次、多纬度阐明张简斋治疗妇科病的用药组方规律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关联规则算法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挖掘叶天士治疗痰饮病的临证用药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新思路。方法搜集整理叶天士所著《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痰饮病全部医案,采用IBM SPSS 23.0软件对其处方用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算法和聚类分析。结果纳入69个医案,涉及75味药物(剔除炒川椒、鱼胶、青盐),共用药566频次。高频药物有茯苓、桂枝、半夏、生姜、大枣,用药重在燥湿健脾、益气化痰、利水渗湿。挖掘得到关联规则药物组合18组。聚类药物组合6组。结论叶氏临证辨治痰饮病尤重肺、脾、心、肾,多以温药平补脏腑之阳气以消痰化饮,利水渗湿药以祛痰消饮,急则治标,祛壅滞之痰饮,缓则治本,温补脾肾之阳气,标本兼施,则痰饮自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叶天士治疗痰饮病组方规律,为当代医家临证用药提供指导。[方法]统计《临证指南医案·痰饮》中使用药物,将组方成分录入EXCEL,进行高频药物统计,整理后利用SPSS Modeler 18.0对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叶天士治疗痰饮病的高频药物为茯苓、桂枝、半夏、生姜、炙甘草、人参、白术等,药性多温,归经多属脾肺。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得到关联较大的药对如茯苓-白术、桂枝-炙甘草、茯苓-生姜等。[结论]数据挖掘结果体现了叶氏内饮治脾、外饮治肾,开太阳、阖阳明的痰饮病治法,对临床实际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探讨叶桂治疗木乘土的用药规律。方法参考《临证指南医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中收集的治疗木乘土的医案,筛选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建立方剂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叶桂治疗木乘土的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筛选治疗木乘土医案55例,12例复诊,共70首方剂,涉及中药92种;方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茯苓,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组合为人参-茯苓,占总方剂的41.43%;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6个,新处方8首。结论叶桂治疗木乘土组方以健脾益气、疏肝理气为主,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泄泻医案的整理,总结叶天士辨治泄泻的经验,不仅为现代临床辨治泄泻提供借鉴和参考,也为古代医籍研究及名医经验总结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临证指南医案》中的泄泻医案75例,将医案相关信息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20.0和Clementine12.0统计软件对证候、症状、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最后运用中医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在75例泄泻病案初诊记录中,共涉及证型13种,症状43个,频次≥4的高频症状11个;药物95味,频次≥4的高频药物32味,《中药学》教材收录的常用药物88味;(2)得到有意义的药物因子分组7组,症状聚类组4组,药-药二阶关联7组,三阶关联6组,五阶关联4组。结论叶天士辨证泄泻与现代医家基本一致,均基于脾虚湿盛这一基本病机,结合兼症来辨证;重视肝脾关系,从木乘土辨证泄泻是其特色。治疗泄泻治病求本,而非见泻止泻,以健脾祛湿为基本治则,祛湿注重中下二焦和气对津液的作用是其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乌梅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得乌梅中的活性成分及其相应靶标;利用GeenCards、TTD、OMIM数据库获取与湿疹相关的疾病靶标。借助String平台分别构建乌梅及湿疹蛋白互作网络PPI并选取两网络的交集靶标。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乌梅活性成分及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利用String、基因本体(GO)进行分子生物功能注释。利用DAVID、Metascape数据库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乌梅中的活性成分有8个,乌梅作用于湿疹的靶点有32个。关键活性成分主要为槲皮素、山奈酚。关键靶标主要包括人肿瘤坏死因子(T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IFNG)、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基因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影响细胞因子应答、细胞因子相关通路、有机物分子应答等生物过程。Metascape通路富集分析显示IL-17通路、MAPK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基因富集较多。结论基于网络预测乌梅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治疗湿疹的药理作用机制,为乌梅的开发提供新思路及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析二仙汤治疗卵巢早衰(POF)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并筛选二仙汤活性成分和其作用相关靶点,然后通过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库(PharmGKB)、药物作用靶点数据库(TTD)、基因卡片数据库(Gene Cards)、遗传关联数据库(GAD)等建立POF靶标数据库。基于二仙汤潜在靶标与POF靶标之间的匹配结果,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图以分析这些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拓扑筛选核心靶标。采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库(DAVID)对核心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二仙汤中筛选得到94个活性化合物,及126个与POF对应的靶标。拓扑分析最终得出15个关键靶标,经过GO富集分析显示15个关键基因主要被集中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级联的正调控、血管生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凋亡过程的积极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转导的调控、炎症反应、对氧化应激的反应等59个显著生物过程,而二仙汤治疗POF可能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叉头样转录因子(FoxO)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55条信号通路。结论:二仙汤治疗POF具有多成分-多靶标-多通路的特点,为进一步拓展POF的药物治疗及二仙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统计《临证指南医案》中便秘的医案,分析叶天士治疗便秘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全书以便秘为主症的医案,将医案处方经过规范化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处方中药物、药性药味、归经的频次,并对高频药味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75首处方,涉及中药127味.用药频次较高(≥10次)的依次为苦杏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挖掘分析古代治疗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用药特色和组方规律。方法选取中华医典5.0系统中治疗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医案及用药,利用Excel软件建成"肝脏占位性病变古方用药"数据库,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 Statistics23.0及数据挖掘软件SPSS Modeler15.0 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结果纳入107例医案,确定了高频中药有陈皮、茯苓、青皮、白术、白芍、香附、当归等38味,常用药对14个,高频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系统聚类6个。结论通过对中华医典的挖掘,能较全面的阐释古代医家治疗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组方用药经验,对现代遣方用药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查询筛选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椎病的靶点、通路,明确桂枝加葛根汤的药理学作用。方法通过TCMS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定义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 18,获得桂枝加葛根汤的有效成分,利用Uni Prot系统确定靶点基因,然后查询OMIM、Dis Ge NET、Gene Cards等数据库,挖掘颈椎病相关的基因靶点。最后对两种靶点基因取交集,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基因-疾病的中药调控网络,查找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椎病的核心靶点基因,对核心蛋白进行GO和KEGG的分析。结果桂枝加葛根汤的有效化学成分共1 001个,筛选后获得最终150个,基因靶点221个。确定颈椎病靶点12 171个,二者共同靶点基因180个,PPI网络分析发现STAT3、AKT1、JUN、IL6、MAPK、EGFR可能是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椎病的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确定了154个条目(P 0. 05),其中生物过程主要包括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酰胺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 KEGG通路富集分析明确了166条信号通路,其中信号通路涉及肿瘤相关通路、肝炎相关通路、炎症相关通路以及细胞再生与修复等通路。结论桂枝加葛根汤通过多靶点、多通路作用于颈椎病,主要起到抗炎免疫的作用,后期需要借助分子对接与生物实验验证靶点的有效性,明确桂枝加葛根汤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组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含虫类药物核心药对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建立含虫类药物组方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处方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获取含虫类药物组方的核心药对,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核心药对的分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 共89个处方,156味药物纳入研究,辛夷-蝉蜕药对为治疗本病的核心药对,筛选核心药对有效成分18个及潜在靶点52个,过敏性鼻炎相关靶点1 954个,得到药对与疾病的共有靶点11个,其中10个核心靶点主要富集于16个生物过程及9条信号通路上,包含G蛋白偶联乙酰胆碱受体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等。结论 辛夷-蝉蜕药对是含虫类药物组方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核心药对,其可能通过Galgravin、二苯基四氢呋喃衍生物、脱烷醇内酯A、异二氢风藤奎醇A等活性成分作用于CHRM5、ALOX5、ADRB2、PTGS1等核心基因,进而影响G蛋白偶联乙酰胆碱受体、5-羟色胺受体活性、钙离子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的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石权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18):3088-3090+306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联合整合网络药理学研究陈士铎治疗不孕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用药思路,为科学研究提供其作用机制。方法:手工检索清代医家陈士铎医术关于治疗不孕的医案,通过Excel 2010、IBM?SPSS Statistics、IBM SPSS Modeler分析相关医案中治疗不孕方药的频次、气味归经、聚类分析以及关联规则分析;再通过TCMIP v2.0中的“中医药关联网络挖掘”模块对“人参—巴戟天—白术”进行生物分子机制研究。结果:陈士铎治疗不孕高频次中药有白术、人参、茯苓、巴戟天、肉桂,多用甘温之品,次则苦寒之药,注重脾肾二经。聚类分析有14类,二项关联主要有白术—人参,白术—茯苓,三项关联主要有人参—巴戟天—白术。对三项关联的角药进行整合网络药理学分析,中药网络调控机制挖掘结果显示,疾病—药物关联的节点包括CYP19A1、ESR1、ESR2;药物—成分—靶标—通路分析涉及27个活性成分,51个靶标,以及14个主要通路。结论:陈士铎治疗不孕用药以甘温为主,注重后天之本,同时强调清热、行气、祛湿等法的运用;角药“人参—巴戟天—白术”干预不孕的物质基础可能是通过调控CYP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医案,总结整理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以及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中医医案,运用数据分析法、聚类算法以及关联规则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整理有效数据并总结概括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和组方用药规律。结果 本研究通过分析252份萎缩性胃炎的相关中医医案,对医案中常见的证候、具体治法、使用较高频次的中药及药物配伍间的关联规则高度概括,最终得出32个核心配伍及14个新处方。结论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证型、具体治法、治疗用药等多个方面有一定规律可循,因此,借助转化医学的分析方法和医案数据挖掘技术得出的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规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于增瑞教授治疗女性原发性不孕症、围绝经期崩漏、癥瘕等妇科常见病的临床经验。[方法]从于师治疗原发性不孕症、围绝经期崩漏、癥瘕三则典型验案出发,对其辨治理论、遣方用药方法加以分析,从而总结其临床经验和用药特色。[结果]于教授所运用的益肾暖宫、调冲健脾助孕,养阴化燥、固冲止血治崩漏,行气活血、化瘀散结袪癥消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平衡阴阳、攻补得法"的治则恰当;3名患者均取得理想疗效。[结论]于教授在临床上强调整体论治,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西医检测的辅助作用;在治疗妇女原发性不孕症、围绝经期崩漏、癥瘕方面的辨治经验成效明显,对临床治疗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