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耀初  吴华超  陈俏倩  陈珊红 《吉林医学》2013,34(18):3531-3534
目的: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消化道钡餐和MSC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临床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患者32例,对其在术前行消化道钡餐和多层螺旋CT检查,而后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32例患者中,经临床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者19例,肠道间质瘤者12例,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病者1例;经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为胃间质瘤者10例,肠道间质瘤者6例,良性者12例,恶性4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为胃间质瘤者17例,肠道间质瘤者11例,良性18例,恶性10例。消化道钡餐诊断符合率为50.00%,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7.50%。显然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较消化道钡餐检查高(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消化道钡餐与多层螺旋CT诊断均存在明显特征,然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较消化道钡餐检查高,能够对胃肠道间质瘤同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显像,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在老年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实际效果,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收的58例老年胃肠道间质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X射线诊断,观察组则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以及检出部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与对照组患者,P0.05。检出部位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胃部、横结肠系膜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中,与常规X线片相比,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胃肠道间质瘤CT诊断的临床分析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2例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进行诊断,给予对照组患者胃肠气钡双重造影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最终的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时,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的MAP、HR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以及漏诊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相对于常规检查方式来说,具有更好的诊断率,并且还具有安全,迅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郭建榕  蔡美花  蒋铭 《四川医学》2012,(11):2040-2042
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且术前行多层螺旋CT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47例间质瘤中病理诊断良性11例,潜在恶性9例,恶性27例。经统计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胃肠道间质瘤的形态、大小、边界、密度、强化等指标与其良恶性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通过多方位重建(MPR)更清晰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病灶的各项特征,有助于判断其良恶性,为诊治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的90例小肠梗阻患者,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观察组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最终诊断效果.结果 经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诊断,观察组诊断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诊断符合率、病因诊断结果、诊断敏感性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肠梗阻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诊断敏感性,较好反映出患者小肠梗阻的原因及相关信息,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扫描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对其CT扫描的方法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发生于食道2例,胃部10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5例,回肠3例,结肠4例,胃肠外腹腔肠系膜3例.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27例.有2例小肠间质瘤漏诊,均未口服对比剂充盈肠道.结论检查前恰当的肠道准备能提高检出率,利于病变定位和定性,多层螺旋CT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诊断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扫描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对其CT扫描的方法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发生于食道2例,胃部10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5例,回肠3例,结肠4例,胃肠外腹腔肠系膜3例。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27例。有24例小肠间质瘤漏诊,均未口服对比剂充盈肠道。结论检查前恰当的肠道准备能提高检出率,利于病变定位和定性,多层螺旋CT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诊断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消化道钡餐和多层螺旋CT检查(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5年8月入住我院的6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MSCT与消化道钡餐两种检查方式,并与病理学检查比较。结果消化道钡餐检查方法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检出率均显著小于病理学检查方法与MSCT检查方法 (P0.05)。结论消化道钡餐和多层螺旋CT检查均可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术前诊断中,其中MSCT检查更为显著,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60例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检测及病理学检查确诊患有胃肠道间质瘤。结果:这60例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为:有31例患有胃肿瘤的患者,有2例患有小肠肿瘤的患者,有26例患有结肠肿瘤的患者,有1例患有十二指肠瘤的患者。我院结合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这60例患者进行了确诊,结果显示,除了8例小肠内发生病变的患者被确诊为淋巴瘤或腺癌、2例胃窦部内发生病变的患者被确诊为胃窦癌外,其余5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均与其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一致。可见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肿瘤的准确率可达80%以上。结论: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可较全面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结构、形态及肿瘤与周围器官、组织的关系,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从而为临床进行肿瘤分级和治疗提供较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56例,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均进行了128层螺旋CT检查。观察128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符合率及128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128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5.12%、特异度为66.67%和准确度为87.50%;128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总符合率为75.00%,一致性检验后,Kappa值为0.76,具有一致性;128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95.12%和准确度为91.07%,中度狭窄的敏感度为78.95%、特异度为91.89%和准确度为87.50%,重度狭窄的敏感度为37.50%、特异度为91.67%和准确度为83.93%,血管闭塞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90.91%和准确度为91.07%。结论 128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准确度比较高,尤其对轻、中度狭窄和血管闭塞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若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病变时,则可以排除冠状动脉的病变,直接避免了冠状动脉造影对患者的创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将多层螺旋CT应用在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分析这种检验措施的价值。方法将通化市中心医院在2015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研究对象共有9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的检查,然后比较两种检查诊断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近端、中端价值较高,诊断冠状动脉远端的效果比较差。结论临床上应用多层螺旋CT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确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64排螺旋 CT 诊断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64排螺旋 CT 影像学诊断资料,观察其影像学特征,根据其病理诊断结果对患者的肿瘤进行危险性分级,并分析不同危险性分级肿瘤的 CT 特点。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51例患者经 CT 扫描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有48例,诊断准确率为94.1%。结论:利用64排螺旋 CT 扫描仪对胃肠间质瘤的患者进行诊断能获得更为清晰直观的图像,对高度怀疑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具有很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6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采用16层螺旋CT检查,后者采用MRI声检查,对比2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为70%,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采用16层螺旋CT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老年人肠梗阻性质、病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0例老年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统计检查结果 (性质、病因),并进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性质与病理结果一致,其中完全性肠梗阻26例,不完全性94例;单纯性肠梗阻108例,绞窄性肠梗阻12例。与病理结果比较,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病因一致107例,准确率89.2%;假阳性5例(4.2%),假阴性9例(7.5%)。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梗阻程度、是否绞窄、肠梗阻病因诊断正确率较高,可作为老年人肠梗阻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张丽君 《中外医疗》2010,29(28):169-16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和影像分析。结果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在动脉期有明显强化,持续增强扫描囊性部分也无出现强化。有13例未能显示出与胃肠壁有关系。2例患者合并了肝转移。结论运用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可以很清楚的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起源和与周围组织结构的毗邻关系,很好的弥补横断位图像对肿瘤定位的困难,为提早确诊提高治愈率作出贡献,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与X线诊断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筛选2014年7月‐2017年12月来该院诊治的9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之后再依据病理检查的确诊结果,对比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在肺癌诊断上的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性。结果在90例肺癌患者的病理学检验结果统计中,早期肺癌患者为64例,其中34例周围型肺癌,30例中央型肺癌;肺部疾病患者26例,其中12例肺结核,5例肺部感染,5例肺部纤维瘤,4例肺部纵膈恶性淋巴瘤。多层螺旋CT诊断肺癌患者的准确率为94.4%,胸部X线诊断肺癌患者的准确率为76.7%,多层螺旋CT诊断肺癌的准确率明显大于胸部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上诊断早期肺癌的准确度较高,相对比胸部X线,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US)和多层螺旋CT(MSCT)两种检查方法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与MSCT检查,判定诊断效果与检查特征。结果:60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35例,诊断为非胃肠道间质瘤25例,胃肠道间质瘤35例中超声表现为低回声32例,伴后方声影27例,内部血流丰富23例,轮廓模糊24例;非胃肠道间质瘤25例中超声表现为低回声8例,伴后方声影6例,内部血流丰富9例,轮廓模糊5例,两组超声特征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增强成像参数AT(增强开始时间,Arrival time)、TTP(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enhancement)值明显低于非胃肠道间质瘤患者(P<0.05),而T1/2(强度半降时间,Time from peak to half)、AU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与EI(增强强度,Enhanced intensity)值明显低于非胃肠道间质瘤患者(P<0.05)。US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0.0%和92.0%,MS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7.1%和100.0%,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超声(P<0.05)。结论:US和MSCT检查均可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其中MSCT检查效果更佳,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肿块直径4cm,类圆形,边缘清晰,增强后强化均匀,CT值增加35Hu;恶性肿块直径5~12cm,7例呈不规则形,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坏死区,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CT值增加45~80Hu。结论:螺旋CT是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楚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密度及强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43例GIST患者,分别行常规检查、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观察64排螺旋CT扫描下胃肠道间质瘤特点,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64排螺旋CT扫描定位诊断准确率[95.35%(41/43)]高于常规诊断[62.79%(27/43)],64排螺旋CT扫描定性诊断准确率[93.02%(40/43)]高于常规诊断[60.47%(26/43)](P<0.05)。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应用于GIST患者可提高定性、定位诊断准确率,有利于GIST的早期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胰腺癌术前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临床诊断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到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69例胰腺癌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资料。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其后接受手术并进行病灶病理检测。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胰腺癌影像学表现,对多层螺旋CT影像分期与病理诊断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结果可见患者胰腺出现肿大现象,可以明显观察到患者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匀,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增强扫描可见患者胰腺实质存在低密度影,同时胰腺癌会累及周围组织与器官;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分期结果为:肿瘤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18例、16例、16例和9例,其与病理检测分期结果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准确度为85.51%,神经浸润诊断准确度为86.96%,淋巴转移诊断准确度为58.57%。结论多层螺旋CT可用于术前诊断肿瘤分期,判断胰腺癌神经浸润、淋巴转移,可为后期手术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