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预置导丝方法在窦道重度形成不良高危患者行胆道镜诊疗中的临床意义和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行胆道镜诊疗的具有窦道形成不良的高危因素患者84例及其相关的临床资料,予以预置导丝方法完成诊疗,统计分析预置导丝方法在预防窦道重度形成不良并发症中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共8例患者出现拔T管后胆道镜探查见窦道连续性不存在,其中7例成功沿预置导丝再次置管,另有1例在沿导丝进镜操作过程中导丝弹出,反复重置失败,最终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结论:在窦道重度形成不良的高危患者胆道镜检查中预置导丝能够安全、有效地提高拔T管胆漏后的再次置管成功率,从而降低患者的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2.
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兒童,而且死亡率不低,因此积极防治与消灭白喉,以保障兒童健康,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迫切任务。杭州市解放几年来,在党与政府的正确領导下,卫生工作中貫彻了“預防为主”的方針。大力开展了白喉类毒素的预防接种工作,1958年仅杭州市上城区即注射白喉类毒素22,091人次(內注射一針者2519人,二針者488人,三針者19,048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需再穿刺更换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方法.方法置管局部常规消毒铺巾后,将新导丝置入原导管中,拔除原导管,沿导丝置入新导管后抽出导丝;或将导丝预置于肝素化后的新导管中,拔出原导管,迅速将新导管沿原穿刺点置入.结果置管后导管功能正常,局部无感染.结论该方法避免了脱管患者重新穿刺的痛苦,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祖国針灸疗法經实踐証明,針刺一定穴位确能改善胃机能。在經典針灸著作中,如灵樞經、針灸甲乙經、急备千金要方針灸大成等均有論証。晚近国外文献中均載有不同胃疾患的相应的針治方法,惟其机制仍然不明。  相似文献   

5.
Berlioz(1810)建议針上通电以增强治疗效果。15年后,Sarlandiere(1825)用电針治疗了一位鉛中毒酸痛患者而将电針应用于临床。利用电流引起魚类,两栖类动物的实驗性睡眠则是Hermaon(1885)首次实驗感动的,但是电針止痛特别是电針(或針灸)穴位麻醉則是我国近年来的一个創举,本院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给予预置吸氧对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采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将70例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分为预置吸氧组和非预置吸氧组,每组35例。预置吸氧组在检查前30min给予单侧鼻塞式预置吸氧,浓度为40%,并延续至检查结束5min;非预置吸氧组在检查开始时给予单侧鼻导管吸氧,浓度为29%,并延续至检查结束5min。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吸氧前、检查前、支气管镜体通过声门时、镜体至支气管亚段以及检查后5min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预置吸氧组在预置吸氧前与非预置吸氧组吸氧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预置吸氧后即检查前、支气管镜体过声门,镜体至支气管亚段、检查结束5min比较,预置吸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非预置吸氧组(P<0.05)。非预置吸氧组低氧血症发生率高于预置吸氧组(χ2=39.12,P<0.05)。结论预置吸氧可以提高纤维支气管镜诊疗中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支气管镜检查导致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7.
在党号召我们学习祖国医学的同时,我院外科亦与全国各地一样,开始用針刺方法治疗急性闌尾炎。我院自1958年10月起,至1959年5月止,八个月中共以針刺治疗了单純性急性闌尾炎56例。我们对针刺穴位的选擇,均采取双侧下肢足三里及闌尾穴。每日針刺二次,每次留針二小时。用泻  相似文献   

8.
前文曾报导,电針刺激“腰1”穴时,对免下腹部皮肤防害性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誘发电位有显著的压抑作用。我們在这項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神經的节段性支配原則,将針剌穴位从背部移到下腹部手术切口附近,观察其对腹式輸卵管結扎手术的鎮痛作用,探討穴位的相对特異性和电針刺激参数的影响。为了保証临床針麻鎮痛的效果,我們首先在健康成人身上观察了电針刺激这一新的穴位——“扎管”穴对皮肤痛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Cartex和Saypol二氏于1952年首創此法。根据文献記載,此法应用迄今仅一例因檢查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而死亡。 檢查方法病員仰臥,捫清肝臟边緣之位置,穿刺点位于劍突下2公分,由中綫向右2公分处。穿刺前应先作局部麻醉。采用18-gauge 6吋針头穿刺之,穿刺时針头方向稍偏右及稍向上,刺入約12公分(即5吋)时即拔去針芯,套上針筒,保持經常的抽吸,并將針头徐徐外拔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探讨体表测量确定PICC置管预置长度与理想置管位置的相关性,为临床PICC置管提供一种较为准确的预置长度的计算方法.方法:132例行PICC置管的病人分为3组,A组为右径置管,预置长度为体表测量长度+3 cm;B、C 2组均为左径置管,B组预置长度为体表测量长度+3 cm,C组预置长度为体表测量长度+5 cm.依据X线摄片确定理想置管位置,分析左、右径预置长度与理想置管位置之间的相关性及线性回归关系.结果:A、C组PICC导管预置长度与理想置管长度均显著相关(P<0.01),并得出相应回归方程.结论:PICC置管体表测量确定预置长度与理想置管深度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