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患者王XX,女,72岁,因左颌下巨大肿物入院治疗。45年前,左颌下出现一小枣大小肿物,无痛性缓慢生长。近半年肿物生长加快。检查所见:左颌下肿物约17cmXI6cmXIscm,表面凹凸不平,中心部位有2.scmX2.scm溃烂面,并有少许黄色液体流出,无明显触痛,基底部粘连。同侧腮腺不肿大,颌下及颈淋巴结未触及,颌下腺管口无充血。胸片检查:肺内可见多发球形致密团块,最大者约scmX7cm,诊断为肺转移瘤。感染基本控制后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伤口一级愈合,肺部转移灶二级处理。病理报告为左颌下多形性腺瘤恶性变,伴有出血坏死。多形性腺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唐山市中医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0月疑似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46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其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观察CT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腮腺多形性腺瘤44例,腮腺腺淋巴瘤1例,腮腺恶性肿瘤1例。CT检查结果显示,腮腺多形性腺瘤43例,腮腺腺淋巴瘤2例,腮腺恶性肿瘤1例。两种方法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1)。CT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7%、100.0%、97.8%。结论 CT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并能清楚显示肿瘤的形态、范围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CT增强扫描对肿物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对术前的评估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腮腺肿瘤是临床的常见病,其中80%的肿瘤发生在腮腺浅叶,临床表现为腮腺区进行性增大肿块。本文对我院2003-2007年收治的腮腺肿瘤69例就其临床表现、术前检查、手术方法、预后等方面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9例,其中男33例,女36例;年龄:14-84岁,平均年龄为55岁,40-60岁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王凤均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2):1580-1581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特征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122例经病理确诊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患者均采用腮腺耳后颌下区"S"形切口的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腮腺浅叶+肿物切除78例,腮腺浅叶+部分深叶+肿物切除33例,腮腺+肿物切除11例。所有手术均解剖面神经.手术后发生暂时性面瘫15例,味觉出汗综合征13例,涎瘘2例,积液4例,复发4例。结论: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对并发症的防治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 PA)又称混合瘤(mixed tumor, MT),是涎腺肿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全部涎腺良性肿瘤的58.7%~90.0%[1-3]。PA好发于腮腺,发生于舌下腺的PA较为罕见,目前国内外仅有个案报道[4-6]。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PA的临床诊断较为困难。为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现报道1例舌下腺PA。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2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腮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carcinoma ex pleomorphic adenoma,CXPA)p16基因的蛋白表达和甲基化改变,并评价其在该肿瘤癌变中的意义。方法收集40例腮腺CXPA标本及10例正常腮腺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p16基因的蛋白表达和甲基化改变。结果正常腺体p16蛋白表达均为阳性,21例 (21/40,52.5%)CXPA标本表现为表达降低或表达缺失,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腺体p16基因启动子未见高甲基化,16例(16/40, 40%)CXPA出现启动子高甲基化,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16基因表达降低或表达缺失、启动子高甲基化对于腮腺CXPA的癌变具有重要意义,后者可能是p16基因在CXPA中的重要失活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对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腮腺肿块的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其频率高,分辨率强,超声图像质量好,对微细病变显示率高.CDH检查,典型的腮腺多形性腺瘤内可见“提篮样”[1]血流,为细小血管网环绕肿瘤,并分支进入肿瘤内部供养肿瘤的表现,少数肿瘤内部血流信号很少.尤其利于与腮腺其他病变的鉴别诊断.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对腮腺的超声检查,可以获得腮腺及病灶的血流情况,减少误诊漏诊率.尤其利于与腮腺其他病变的鉴别诊断,结合敏感特异性的血流信息明显提高了腮腺多形性腺瘤[2]的诊断符合率,特别是肿瘤对腮腺的浸润程度和判断临床分期及选择治疗方案有较大价值,同时还可在术前判断对腮腺的侵犯深度,为临床术前分期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对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CT平扫及其中9例增强扫描,总结其CT表现。结果:2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病例中,14例圆形或椭圆形,6例呈多结节分叶形,密度高于正常腮腺组织;18例肿物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伴有囊变及钙化;2例为术后复发,边界不清,可见大片坏死区。结论:CT对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腮腺腺泡细胞癌与腮腺多形性腺癌的临床诊治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腮腺肿瘤患者120例,将他们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腮腺腺泡细胞癌患者38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82例,对比分析两者的影像学资料、病理学检查以及疾病诊治、预后的差异。结果:腮腺腺泡细胞癌患者和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在CT和MR主要表现、组织学镜下检查上有明显差异(P<0.05),二者在治疗手段上多以手术切除为主,腮腺腺泡细胞癌的预后较差,而腮腺多形性肿瘤的预后较好。结论:腮腺腺泡细胞癌与腮腺多形性肿瘤的影像学以及病理学检查具有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临床依据,2种疾病的预后差异较大,在治疗时对于腮腺腺泡细胞癌的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在口腔颌面肿瘤中,涎腺发病率较高,而三大涎腺中,腮腺肿瘤的发病率最高,约占80%,为常见病。我科2003年—2010年共收治腮腺肿瘤患者30例,现就其临床诊断、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腮腺肿瘤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1岁~73岁,平均年龄47岁;良性肿瘤27例,恶性3例;病程最短20 d,最长30年;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发现局部肿块来院就诊。本组病例中,位于腮腺浅叶24例,腮腺深叶3例,全腮腺3例;发生于左侧腮腺11例,右侧腮腺19例。30例患者的腮腺肿瘤均为原发性,腮腺肿瘤最大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体吞噬相关基因Beclin 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3,LC3)表达和腮腺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所用组织取自本院2001-2009年手术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20例正常腮腺组织,3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41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Beclin 1和LC3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Beclin 1、LC3在正常腮腺组织表达为(1.045±0.002)、(0.779±0.047),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表达下降[(0.419±0.051)、(0.243±0.023),P<0.05],在癌在多形性腺瘤中二者阳性表达显著下降[(0.173±0.008)、(0.051±0.010),P<0.05]。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与Beclin 1的表达间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侵袭性,不同淋巴结转移组与LC3的表达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Beclin 1和LC3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表达下调,自体吞噬功能改变可能在腮腺肿瘤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直径≤20 mm的体积微小的腮腺肿瘤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20年4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收集术前CT检查肿瘤直径≤20 mm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直径大小分为直径11~20 mm组与直径≤10 mm组,对两组进行临床随访,比较一般情况、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 共收集原发性上皮性腮腺肿瘤患者2 067例,其中肿瘤直径≤20 mm者有685例(33.1%),男女性别比例为1 ∶1.93,平均年龄(45.3±13.8)岁(12~83岁),中位病程12个月(1周至30年)。685例中良性肿瘤635例(92.7%), 恶性肿瘤50例(7.3%),良恶性比例为12.7 ∶1;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多形性腺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黏液表皮样癌。肿瘤直径≤10 mm的患者有74例,占肿瘤直径≤20 mm患者的10.8%(74/685)。肿瘤直径11~20 mm组(n=611)和≤10 mm组(n=74)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病理学分型比较提示,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11~20 mm组患者良性肿瘤占92.8%(567/611), 恶性肿瘤占7.2%(44/611), 良恶性比例为12.9 ∶1;直径≤10 mm组良性肿瘤占91.9%(68/74), 恶性肿瘤占8.1%(6/74),良恶性比例为11.3 ∶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5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9.5个月(1~91个月),有2例患者局部复发,其中1例死亡,总体2年生存率为93.7%, 5年生存率为89.3%。结论: 直径≤20 mm的体积微小的腮腺肿瘤以良性多见,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其中的腮腺恶性肿瘤预后良好,应积极进行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在诊断腮腺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 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 :本组 31例腮腺恶性肿瘤中有粘液表皮样癌 13例 ,腺样囊性癌 7例 ,恶性混合瘤 5例 ,腺泡细胞癌 4例和鳞状细胞癌 2例。大多数恶性肿瘤CT表现为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形态不规则或呈分叶状的肿块 ;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明显且生长迅速的腮腺肿块。结论 :结合临床资料分析CT表现 ,能正确诊断大部分腮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和DNA含量在研究腮腺混合瘤细胞增殖活性中的价值,对60例良性无复发、复发和恶性腮腺混合瘤用PCNA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测量术作PCNA测定和DNA含量测量。结果显示PCNA表达在各组间和高S期细胞比率(SPF)在无复发和复发组间有显著差异;恶性混合瘤组与良性无复发组或复发组间有显著差异;PCNA表达与高SPF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提示PCNA表达和DNA含量均能反映良恶性混合瘤细胞增殖活性,对良恶性混合瘤的鉴别有重要价值;PCNA表达对良性混合瘤复发亦有较高估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磊  李冉  刘江  刘锐  杨国海  张艳波 《重庆医学》2017,(36):5083-5085
目的 研究自噬调控中的主要因子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及Beclin1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检测Beclin1在35例腮腺瘤多形性腺瘤(CPA),37例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PA)和20例正常腮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p-mTOR、Beclin1在CPA、PA及正常腮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mTOR在正常腮腺组织,PA,CPA中的阳性表达呈递增的趋势,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在3种组织中表达呈递减趋势,三者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OR信号因子在CPA组织中过度表达,而Beclin1在CP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腮腺浅叶良性肿瘤67例中多形性腺瘤44例、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23例均采用区域性切除术治疗。结果:67例术后均一期愈合,有4例出现暂时性面瘫,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2肌内注射,1~3个月后恢复。术后随访1~7年无一例复发。结论: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值得提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84例涎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临床诊断指标及预后分析。方法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涎腺癌的特点,采用随访方式追踪观察其预后。结果84例涎腺癌平均年龄为43岁,原发瘤68例,复发瘤16例,多发生于腮腺及腭腺,主要病理类型有恶性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肌上皮癌、皮脂腺癌等,手术治疗后配合化疗,复发率为8%,其1a、3a、5a生存率分别为85%、70%和45%。结论涎腺癌是口颌面部常见恶性肿瘤,临床组织病理学分型很多,且各具有临床病理特征,其预后与病理类型、发生部位、分化程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346例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发病情况及各类肿瘤的构成比。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346例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43.7岁,男女性别之比为1.37:1。从原发部位分析,腮腺、腭部小涎腺、颌下腺占发病部位的前3位;从组织来源分析,上皮源性肿瘤最多;从病理类型分析,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癌、腺癌分占前3位。结论: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较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平均年龄降低,腺样囊性癌位居病理类型的首位,腮腺、腭部小涎腺占发病部位的前两位。  相似文献   

19.
腮腺肿瘤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2例正常腮腺组织,3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32例腮腺腺样囊性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PCNA在正常腮腺组织,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腮腺腺样囊性癌中呈阳性表达,但PCNA表达阳性率及强度与腮腺细胞分化程度相关;腮腺腺样囊性癌组的PCNA的阳性及强阳性表达构成比明显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结论:PCNA反映腮腺肿瘤的增殖活动,可作为腮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及作为恶性程度的参考性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