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对提高医院门诊中药房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至3月份实施常规管理发放的313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2017年4至6月份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发放的3143张处方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处方审核正确率、调配率正确率、复核差错率以及药品差错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处方审核正确率、调配率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核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处方差错、医嘱差错、配备差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能提高医院门诊中药房管理质量,有效降低配药差错及复核差错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PDCA循环的使用,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提高工作质量。方法为提升工作质量,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我院自2017年6月起实施PDCA循环工作法,首先统计我院门诊药房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对我院的门诊药房未采取PDCA循环法时出现药品调剂差错的数量和类型;使用统计学原因分析工具,对药品分析差错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采用PDCA循环法,检查采取措施后的5个月间药品调剂出现的差错和类型,对采用PDCA循环法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未实施PDCA循环法前,门诊药房调配药方15678张,出现差错318张,差错率为2.03%;在实施PDCA循环法后的2017年6月至2017年10月,门诊药房调配处方15726张,出现差错79张,差错率为0.50%。实施PDCA循环后,药品调剂差错明显减少,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结论使用PDCA循环,通过对出现的药品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执行,能够有效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提高工作质量,赢得患者的好评,提升医院的社会美誉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住院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药房14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12月未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2021年1-12月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比较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实施前后药房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药品出错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药房工作人员在药品采购、药品储存、药品发放、安全用药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药房工作人员差错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住院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中的应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方法,统计我院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评价措施实施前后的改进效果。结果通过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的实施,药品调配差错明显减少,差错率由2.5‰降为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可明显降低药品调配差错率,提高药品调配工作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0):1-3+7
目的探讨医院易混淆药品管理模式实施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药房、门诊药房、儿科药房、中心药房、妇幼药房2016年5月~2017年5月管理前易混淆药品资料,合计4 038 515份,2017年6月~2018年6月管理后易混淆药品资料,合计4 174 921份,分析药品混淆原因,并施以相关管理,对比管理前后易混淆药品调配差错率。结果管理后调剂差错率低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后差错原因主要以一品多剂型、一品多规格占比最高,管理后一品多剂型、一品多规格、外包装相似(看似)、读音相似(听似)占比均低于管理前,一品多厂家外占比高于管理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易混淆药品管理,可有效降低差错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中药房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中药房发放的54376件药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推行PDCA循环法分为参照组(n=27188,未推行PDCA循环法)和观察组(n=27188,推行PDCA循环法),对两组药品管理工作情况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审核正确率、调配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复核差错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嘱差错、调配差错以及处方差错率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药房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有利于合理规范中药房管理工作,保证供药流程顺畅,降低配药、用药错误风险,和谐医患关系,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分析2015年6月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前后门诊中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门诊中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优良率(100.0%)和总满意率(92.9%)均高于实施前(78.6%、67.3%),患者对药房工作的总满意率(85.0%)同样高于实施前(68.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门诊中药房管理中,不仅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还能够同时提高工作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药品调配风险在药房管理中的问题和控制策略。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药品调配的工作记录100份,时间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对比实施风险控制前后药品出现差错与满意度、药品调配出现差错种类情况。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风险控制前,差错率为2.65/万,服务满意率为82.15%;实施风险控制后,差错率为0.52/万,服务满意率为95.23%;故实施风险控制后明显要优于实施风险控制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药房实施风险控制可以有效使药品调配的差错率降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药质量管理在中药房中的运用效果,以促进中药房管理水平的提升。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中药房中的中药进行质量管理,对比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后的管理质量。结果:对比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与运用后的中药质量变质情况,运用后发霉、生虫、受潮、泛油的总发生率(1.5%)比运用前低(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的患者满意度是87.0%,运用后的患者满意度是98.0%,运用后比运用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中药房中的中药进行质量管理,能够明显减少中药质量变质,且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并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药房饮片调配的常见差错及中药处方点评干预分析。方法我院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干预,随机选取干预前后1年内的中药房饮片调配处方各1452张,根据中药处方点评干预前后的调配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差错的发生率。结果经数据分析显示,采取中药处方点评干预后,抽取的1452张中药房饮片调配处方中差错率(0.11%)明显低于实施前抽取处方的差错率(6.13%),P0.05,经对比后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数据统计学分析意义,经过分析结果显示,处方点评前比较常见差错类型有组方结构不明确占(26.97%)、处方开具不规范(12.35%)、脚注不到位(22.47%)、生熟未标明(13.48%)、调配剂量失误(10.11%)、药物配伍禁忌(5.62%)、漏抓、误抓药物(8.99%);中药处方点评后的常见差错因素是脚注不到位(25.00%)、组方结构不明确(25.00%)、生熟未标表明(18.75)、处方开具不规范(12.50%)、漏抓、误抓药物(12.50%)、调配剂量失误(6.25%)。结论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干预能够明显的降低中药房饮片的调配差错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使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值得中药房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门诊药房中调配胰岛素药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将我院门诊从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开出胰岛素药物处方2014例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药品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对比管理前后药房胰岛素调配的情况。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得出,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门诊胰岛素药物调配差错155例,差错率为7.7%,应用有效管理措施后,差错率显著降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人员应提高责任意识,应用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够减少胰岛素药品的调配差错,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西药房管理中药品合理分类及监管制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实施改进的药品合理分类和药品监管制度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和药房的差错率。改进前一年在我院西药房购买药品的患者为对照组,改进后的患者为观察组,从而分析医院西药房管理中药品合理分类及监管制度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药房差错率分别为96.0%和0.6%,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和药房差错率分别为83.0%和2.8%。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药房差错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西药房管理工作中,实施药品严格和合理的分类和药品监管制度,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药房的差错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钱健  许瑶莲  陶赟 《当代医学》2021,27(36):118-120
目的 探讨精实管理在降低医院住院药房药品损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8月本院住院药房的896种药品及同期在住院部参与药品工作的23名工作人员作为常规组(传统药房管理),另选取2018年3—6月本院住院药房的909种药品及同期在住院部参与药品工作的23名工作人员作为精实管理组(精实管理),比较两组药品包装质量引起的损耗率、人为因素引起的药品损耗率、配药时间及药品调配发放情况.结果 精实管理组药品包装质量引起的损耗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实管理组人为因素引起的药品损耗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实管理组候药时间及医嘱调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实管理组药品正确调配及药品正确发放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住院药房实施精实管理后,可改善多种原因引起的药品损耗问题,且可提高科室人员的药品管理质量,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值得医院住院药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自动发药系统在门诊药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门诊应用自动发药系统前后的系统使用数据及处方信息,分析自动发药系统的使用情况及自动化程度、系统使用前后药师工作性质改变,比较系统使用前后患者取药的等候时间以及药师处方调剂差错率.结果 (1)系统使用后8个月,平均94.32%的轨道在使用之中,平均59.04%药品品种及54.09%的药品通过系统发放,该系统参与了43.38%的实时发药窗口药品的调配工作,药师的工作模式从"以药品为中心"转换成"以患者为中心".(2)自动发药系统使用后8个月内各个时间段的候药时间均短于使用前(P<0.05).(3)自动发药系统使用后处方调剂内部差错率及外部差错率均低于使用前(P<0.05).结论 自动发药系统应用于门诊药房提高了药师工作效率和调剂的准确性,转变了药师的工作重心,缩短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药房23名药师的相关资料,门诊药房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采取常规管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精细化管理前后药师的工作效率、调剂差错率及患者对药房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管理后每人每日调剂量高于管理前,管理后单张处方调剂时间与候药时间均短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剂型、规格与数量总差错率为4.35%,低于管理前的4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患者满意度为100.00%,高于管理前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门诊药房管理采取精细化管理,可提升药房工作效率及管理满意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药房麻醉药品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麻醉药品管理的积极影响。方法本院药房自2017年始对麻醉药品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分别对落实PDCA循环前后1年内各500张处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落实前设置为对照组,落实后设置为观察组,通过对两组数据的分析比较归纳PDCA循环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麻醉处方不规范、用药不适宜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房麻醉药品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具有积极影响,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命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药品发放制度对中药药房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未实施药品发放制度和相关管理方法发放的4000份中药处方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6月至2018年10月已实施完整药品管理和发放制度所发放的4000份中药处方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工作效率以及发放处方错误率。结果观察组取药时间、药品盘点时间低于对照组且其账目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品发放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药品发放制度可以提高中药药房工作效率,降低其差错率的发生,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PDCA管理法应用于住院药房管理中对药房退药率的影响及作用。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3月期间住院药房管理中实施PDCA管理法,并将其与实施前2016年11月-2017年1月期间住院药房管理中药房退药率进行回顾对比。结果:通过实施PDCA管理法后药房退药率明显降低,其数据结果显著低于实施前,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住院药房管理中实施PDCA管理法,可有效提高住院药房管理水平,降低药房退药率,该管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于2017年1月起进行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此前后一年工作人员未发生变化,对比前后半年差错率。结果:在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率为0.004%,远低于实施前的0.018%,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行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药物配制差错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房管理模式存在中药房组织机构隶属不统一、中药房专业人才与知识结构出现断层、药品管理有所欠缺、信息化管理落后等问题;中药房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从提高药房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完善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模式等角度着手,对中药房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药品质量,保障中药饮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