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脑脊液中抗幽门螺杆菌(Hp)空泡毒素(VacA) IgG抗体,探讨Hp感染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以“Guillain-Barre syndrome”、“Helicobacter pylori”为关键词搜索1916-2015年收录在Pubmed上的文献,入选3篇有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脊液VacA IgG抗体相关研究(共40例,但3例分型不明确,剔除)进行分析.结果 56.76%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脑脊液VacA IgG抗体阳性,各亚型包括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轴索性运动神经病、眼肌麻痹-共济失调-无反射综合征的阳性率为分别为64.7%、25.0%和66.7%.但各亚型组患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后可能会诱发格林巴利综合征,但发生率无亚型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1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气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气道护理王永清成都儿童专科医院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又称格林巴利氏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与病毒或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年长儿较多见。主要病变在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  相似文献   

3.
格林巴利综合征和重症肌无力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本文报道1例锁骨骨折术后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并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其原因.免疫因素在两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外科手术操作诱发周围神经的自身免疫反应,交叉性反应抗体可能是周围神经髓磷脂蛋白和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受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神经生长素治疗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生长素治疗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观察一院儿科戴吉成汪吉梅林淑静急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神经炎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神经疾病,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疗法。本文通过2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应用神经生长素治疗结果发现效果显著,可缩短该病的恢复时间,缩短住...  相似文献   

5.
闾小慧 《河北医学》2010,16(1):110-111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名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或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约半数以上病人在发病前数日到数周内常有感染史。如咽喉痛,鼻塞,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另外,还可有带状疱疹,流感,水痘,腮腺炎和病毒性肝炎等。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男性略高于女性。呼吸肌麻痹是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主要危险,抢救呼吸肌麻痹是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关键。现将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病例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至2007年11月,作者采用磁刺激脊髓的运动诱发电位(MEP)技术测定了30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发病初期的脊髓神经根功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感染性神经根炎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或亚急性周围神经麻痹.儿童患者常可出现呼吸困难、运动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症状,如果护理不当,可导致褥疮感染、呼吸道阻塞、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并可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全面、细致的护理对帮助患儿尽早康复尤为重要.现将1990年~2002年在我院治疗的2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或称慢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是神经系统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是发展缓慢,症状在几个月或几年后才达高峰。每次发作特点与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相似,复发多见,病程缓慢。病理特点是神经有节段性脱髓鞘和慢性肥厚性神经病变,无炎症感染特...  相似文献   

9.
老年格林巴利综合征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萍 《中外医疗》2010,29(8):152-152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急性或亚急性发作慢性损害神经根及中枢神经的疾病,起病急骤,多在呼吸道感染后发病,属病毒感染。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无力迟缓性瘫痪,引起呼吸功能不全和严重缺氧。气管切开是治疗首选有效的方法,但如果术后护理不当,发生感染窒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病人的安康。  相似文献   

10.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或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以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是儿科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此病起病急,病程长,为危重症,病死率高,但若及时治疗,积极护理,大多数预后良好。我科于2005年6月~2006年6月收治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大鼠脑积水及脑积水分流模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只,实验组大鼠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显微镜下向枕大池中注射250 mg/mL高岭土混悬液0.05 mL,对照组用同样方法向枕大池注入生理盐水0.05 mL,34只完成脑积水模型的实验组大鼠,再根据观察时间随机分成A(3d)、B(1周)、C(3周)、D(3周脑积水模型分流术后3d)、E(3周脑积水模型分流术后1周)组,35只完成脑积水对照组大鼠,随机再根据观察时间分为A1(3d)、B1(1周)、C1(3周)、D1(3周脑积水模型分流术后3d)、E1(3周脑积水模型分流术后1周)组.D、E组在显微镜下分别行侧脑室-皮下分流术,D1、E1组大鼠用和D、E组大鼠相同的方法,只是不放置分流管,通过脑室病理切片,MR观察脑室系统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大鼠脑室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扩大,脑积水症状逐渐加重,分流后脑室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缩小,症状得到改善.脑织织切片脑室指数测定:A组为0.165±0.076,B组0.293±0.096,C组0.487±0.133;对照组各亚组各对应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为0.029±0.010.A、B、C组和A1、B1、C1组比较均P<0.001,A、B、C组间比较P<0.05.D组侧脑室指数0.322±0.054,E组0.031±0.012,分别与D1、E1组比较,D、E组间比较均P<0.001.结论 高岭土枕大池注射法制作的大鼠交通性脑积水模型及脑积水脑室-皮下分流术模型,适用于脑积水发病机理及分流术后脑组织病理改变的实验研究,对脑积水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研究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两种选择喉罩型号的方法在使用中的效果,比较术后咽喉部并发症.方法 择期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按照实际体重选择喉罩;B组计算患者的标准体重,再根据体重选择喉罩.患者入室,常规行全麻诱导,插入选定型号的喉罩.行喉罩的通气和对位检查,各项检查完成并达到满意后固定,行机械通气.术中持续泵入丙泊酚,瑞芬太尼,间隔给予顺苯磺阿曲库铵.手术结束患者清醒后,拔除喉罩,观察并记录喉罩上是否带有血丝.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喉罩密封压(21.00±2.08)cmH2O要低于B组(24.00±2.83) cmH2O,B组的插入时间(15.05±2.56)s短于A组(16.95±3.20)s、咽喉部黏膜损伤发生率最低(5%)、组术后咽痛发生率最低(15%).结论 两种方法均可达到选择喉罩完成通气的目标,但按照标准体重计算,对咽喉部黏膜的损伤更小,咽喉部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2012年4月-2012年6月3个月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并根据药品说明书、《中国药典》等来综合分析和评价本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2012年4、5、6三个月儿科总病例数为334例,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数为325例,占总病例数的97.3%;其中频次、剂量供用不合理占用药病例数的36.3%;联合用药病例数占51.3%.结论 本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的疗程及品种选择基本合理;用药的频次及用量还需进一步规范;联合用药频率普遍偏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GS)对急性肾衰(ARF)大鼠蓝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4组:ARF+生理盐水(NS)组、ARF+ GS组、NS+ NS组和NS+GS组,每组16只.采用甘油致急性肾衰动物模型,利用整体实验观察ARF大鼠口服GS(12.5 mg/mL)48 h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和肾皮质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蓝斑nNOS免疫反应活性的变化.结果 ARF+ NS组血清BUN和Cre水平显著升高(P<0.05),肾小管坏死程度严重,肾皮质匀浆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ARF+ NS组相比,ARF+ GS纽血清BUN和Cre水平显著下降(P<0.05),肾小管坏死程度明显减轻,肾皮质匀浆SOD水平显著升高(76.60±1.77 vs 43.57±2.09) U/mgprot(P<0.05).免疫组化实验显示:与NS+ NS组相比,ARF+ NS组蓝斑n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24.3±3.77 vs 41.5±3.32)及染色强度平均光密度(0.26±0.07 vs 0.50±0.09)显著降低(P<0.05);与ARF+ NS组相比,ARF+ GS组蓝斑n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53.8±4.86 vs 24.3±3.77)显著增多,染色强度平均光密度(0.45±0.07 vs 0.26±0.07)显著增强(P<0.05),且高于NS+ NS组(P<0.05).结论 口服GS使ARF大鼠的肾功能显著改善,增强肾组织抗氧化损伤的能力,具有肾保护作用.同时使ARF大鼠蓝斑一氧化氮能神经元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切除术(PTX)纠正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对难治性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并发重度SHPT及难治性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33例,均为药物治疗无效后行PTX.观察术前、术后第1、3、6、12个月时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Ca)、磷(P)、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及Kt/V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化,PTX术后1月血清iPTH、Ca、P显著下降(P<0.05);术后3月开始,贫血明显改善,血Hb、Hct显著升高(P<0.05);术后6月rHuEPO用量显著减少(P<0.05).PTX前后SF、TSAT、ALB、CRP及Kt/V等指标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采用PTX纠正SHPT可显著改善MHD患者的肾性贫血,同时改善rHuEPO抵抗,提示重度SHPT是影响肾性贫血及rHuEPO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门冬胰岛素30(ASP 30)和预混人胰岛素30R(PHI 30R)治疗非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为T2DM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60例非初发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ASP 30和PHI 30R治疗,剂量稳定后维持治疗3个月。记录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测定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馒头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及馒头餐后2 h C肽(2hC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指数(HOMA-β)评估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功能。结果 治疗后,ASP 30组FPG(7.28±1.65) mmol/L、2hPBG(9.39±1.31)mmol/L、HbA1c(7.18±0.97)%、HOMA-IR(0.49±0.25)均较治疗前[(9.34±3.72)mmol/L、(13.26±3.30)mmol/L、(9.22±1.95)%、(0.85±0.60)]明显下降(P<0.05);同样PHI 30R组FPG(7.90±2.84 mmol/L)、2hPBG(10.87±2.78 mmol/L)、HbA1c(7.02±1.26)%、HOMA-IR(0.65±0.31)也较治疗前[(9.11±2.91)mmol/L、(12.58±3.23)mmol/L、(8.81±1.66)%、(0.93±0.39)]明显下降(P<0.05);但是两组的FCP、2hCP、HOMA-β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显示,ASP 30组治疗后的2hPBG(9.39±1.31 mmol/L)更低于PHI 30R组(10.87±2.78 mmol/L)(P<0.05),而其他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SP 30对餐后血糖的控制优于PHI 30R。ASP 30和PHI 30R均能明显改善非初发T2DM者胰岛素的敏感性,但ASP 30并不占优势,而二者均未能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7.
2013年3月底中国上海确诊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为了科学认知和有效防范这一新发传染病,本文就该病的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治策略以及H7N9禽流感病毒的特性等方面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局部给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8只,采用1%戊巴比妥钠30 mg/kg腹腔内麻醉.距梨状肌下缘远侧约1.5 cm处切断坐骨神经,切除远端1~2 mm,采用无创伤线(10/0)做神经外膜+束膜缝合.A组:局部注入2.5s神经生长因子0.3 μL.B组:坐骨神经缝合处注入生理盐水0.3 μL.术后2、4、6、8周进行动物行为学观察,光镜观察,8周时神经电生理检测、电镜观察,观察局部给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与再生的影响.结果 A组术后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B组,在取材时发现A组缝合处神经愈合良好,B组有1例神经瘤和1例感染.A组神经传导速度快[(11.04±0.34)m/s]、潜伏期短[(1.84±0.16)ms],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厚、直径较大、数量多、排列规则,再生良好.B组神经传导速度慢[(8.94±0.37)m/s]、潜伏期长[(2.19±0.25)ms],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薄、直径较小、数量少、排列不规则,再生较差.A组优于B组(P<0.05).结论 NGF局部给药具有明显的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 对58例(60枚)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其中,45例(46枚)患者行支架辅助下动脉瘤栓塞术,12例(13枚)行球囊辅助下栓塞,1例应用双微导管技术栓塞.并随访2~ 60个月,应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进行评价.21例患者行动脉造影或MRA随访.结果 术后即刻栓塞程度:0级栓塞14个,1级栓塞29个,2级栓塞15个,3级栓塞2个.手术相关并发症8例,其中5例为血栓栓塞并发症(4例为支架辅助栓塞,1例为球囊辅助栓塞).平均随访13.9个月,mRS 0分42例,1分8例,2分3例,3分2例,4分2例,5分1例.3例复发,2例再次栓塞治疗.结论 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血栓栓塞事件是主要并发症,主要见于支架辅助栓塞病例,抗血小板凝集不充分是血栓栓塞事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腋-股动脉旁路术在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腋-股动脉旁路术治疗的35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其中有间歇性跛者5例,下肢静息痛11例,合并溃疡或坏疽19例.闭塞原因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29例、血栓形成5例、主动脉夹层1例.术式为腋-双股动脉旁路术19例,腋-单侧股动脉旁路术16例,使用的旁路移植血管均为聚四氟乙烯(Gore-Tex)人工血管.结果 本组病例围手术期未发生死亡,术后患肢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消失,皮肤温度、颜色明显改善.远期随访时间3~80个月,总的术后1、3、5年移植血管的通畅率分别为:93%、87%、81%.结论 腋-股动脉旁路术具有侵袭性小,疗效确切等特点,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