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大池穿刺+输液泵控制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腰大池穿刺+输液泵控制脑脊液持续引流,观察头痛缓解时间、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腰大池穿刺+输液泵控制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单纯内科治疗组,未发生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腰大池穿刺+输液泵控制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建容  余炳坚 《广东医学》2002,23(6):625-626
目的:探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SAH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8例应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对照组20例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结果: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1);头痛缓解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快(P<0.01);明显降低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三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采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技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优于腰穿脑脊液置换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压控制下持续腰大池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19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患者作为治疗组,实行颅内压控制下持续腰大池引流置换脑脊液,同时对16例患者采用腰穿引流脑脊液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蛛网膜下腔积血的清除时间及脑脊液生化检测蛋白变化情况,头痛缓解时间、再出血、脑积水等并发症的例数及治疗结果判断两者之间的差别。结果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快(P〈0.05);脑脊液蛋白正常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快(P〈0.05);头痛缓解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快(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治疗结果两组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采用颅内压控制下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优于腰穿脑脊液置换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腰大池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将9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降颅压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降颅压等治疗的基础上行持续腰池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脑积水发生率(5%)、脑血管痉挛发生率(14.40%)较对照组脑积水发生率(12%)、脑血管痉挛发生率(48.32%)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腰大池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SAH能加快血性脑脊液的廓清,减少血液中活性物质的刺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持续脑脊液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行腰大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外引流的治疗效果。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早期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照组20例每天行腰穿术放脑脊液。对两组治疗后病情恢复进行比较观察。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后患者的意识恢复、颅内高压控制、脑脊液转清、头痛缓解均比对照组明显;治疗时间缩短,减少了脑积水等并发症。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具有疗效满意、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的价值.方法 对采用腰穿置管引流方法的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结论 通过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SAH,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创伤小、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对1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每天性腰椎穿刺术放脑脊液,试验组常规治疗外,应用18G硬膜外导管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置换疗法,对两组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作统计学分数。结果:试验组在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血性脑脊液转清时间,颅内压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减少并发症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较常规腰椎穿刺术方法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良好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腰大池脑脊持续外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早期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照组18例采用每天腰穿术放脑脊液,对两组治疗后病情恢复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后患者的意识恢复,颅内高压下降,脑脊液转清,头痛缓解均比对照组明显,治疗时间缩短,减少了脑积水的并发症。结论: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具有疗效满意,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引流与多次腰椎穿刺术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进行治疗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多次腰椎穿刺术引流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多次穿刺组,将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持续引流组,对比两组各时间段血性脑脊液红细胞计数、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加拿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NS)评分、术后1个月并发症(脑积水、脑梗死、癫痫)发生情况.结果:持续引流组血性脑脊液红细胞计数、ET-1水平均低于多次穿刺组,NO浓度高于多次穿刺组(P<0.05);持续引流组CNS评分低于多次穿刺组(P<0.05);持续引流组术后1个月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3%低于多次穿刺组的18.75%(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可有效廓清重型颅脑损伤合并SAH患者的血性脑脊液,改善患者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蛛网膜下腔注射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效果。方法:134例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成像及腰穿确定的SAH患者,随机分为脑脊液置换术联合蛛网膜下腔注射小剂量尿激酶组(治疗组,n=68)及脑脊液置换术组(对照组,n=66)。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脑血管痉挛(CVS)、脑积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再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并蛛网膜下腔注射小剂量尿激酶是一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收集2014 年12 月-2015 年12 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应用腰大池置管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63例病例资料,回顾分析所有患者腰大池置管引流效果及并发症发生况。结果留管时间1~29 d,平均(5.87±1.04)d。症状改善情况:显效43 例,有效17 例,无效3 例。并发症:无并发症22 例,脑疝1 例,再次脑出血2 例,迟发型脑积水3 例,置管失败3 例,低颅压6 例,堵管15 例,自拔管6 例,拔管后术口渗液5 例,引流不 畅6 例,硬膜下积液1 例,神经根痛3 例。结论腰大池置管引流能快速引流血性脑脊液,缩短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恢复,并发症发生原因主要包括操作不当、置管不当、引流过度、患者依从性低等,临床工作中应根据不同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包括提高操作技能、注意控制引流量和引流时间、提高患者依从性等,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持续腰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持续腰池引流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0年9月间对105例患者进行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的方法,其中自发性SAH25例,外伤性SAH30例,开颅术后SAH50例。结果: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治疗SAH的治愈率为100%,无颅内感染,气颅及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腰池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SAH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蛛网膜下腔出血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脑脊液置换疗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在各种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的常规治疗。观察指标:血红蛋白(Hb)每日清除率、头痛缓解时间、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MCA)、并发症及治疗效果评价等。结果置换组并发脑血管痉挛(10o%)、脑积水(67%)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分别为33.3%和26.7%)显著降低伊〈0.05)。再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0.0%,对照组:133%);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事(73.3%)较对照组(46.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操作简单易行、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微循环障碍的改善。方法自发性SAH患者93例,随机分为Lipo PGE治疗组(n=65)和对照组(n=28)。Lipo PGE1治疗组静脉滴注Lipo PGE1,同时行其他传统治疗方法;对照组不使用Lipo PGE1,其余治疗措施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血浆和脑脊液生化指标的改变及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结果Lipo PGE1治疗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较低,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第3、7天,Lipo PGE1治疗组vWF和GMP-14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ipo PGE1能降低SAH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改善脑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银杏叶制剂 (GBE)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假手术对照组 ,SAH模型组和GBE处理组大鼠检测 2 4h内局部脑血流量 (rCBF)、体感诱发电位 (SEP)和脑组织一氧化氮 (NO )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SAH后rCBF持续下降 ,SEP潜伏期逐渐延长 ,脑组织NO含量显著增加。GBE有效拮抗上述指标的变化。结论 GBE能缓解SAH所致神经功能损伤 ,其机制之一为逆转脑组织NO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8.
孟治木 《吉林医学》2009,30(3):200-201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性患者随机分为腰穿置管脑脊液置换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等容等压大量脑脊液置换,对照组常规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15d后对比治疗效果及其头痛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12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有效7例,总有效率50.0%,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头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SAH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所致神经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单纯SAH组和尼莫地平处理组大鼠观察手术前后基底动脉管径,并检测局部脑血流量(rCBF)、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脑组织内皮素-1(ET-1)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SAH组大鼠在诱导SAH后rCBF立即降低,并持续24h,同时有基底动脉痉挛;SAH后1h开始至24hSEP潜伏期逐渐延长,脑组织ET-1含量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脑脊液置换联用尼莫地平。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头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5);脑血管痉挛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缓解头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