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肠道菌群失调患者粪便涂片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范琳  马国力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2):66-66,74
目的了解腹泻患者肠道微生态特征,加强临床对抗生素相关腹泻的重视。方法采用粪便涂片染色诊断244例腹泻患者菌群失调的程度。结果244例腹泻患者188例出现菌群失调。其中Ⅰ度菌群失调50例(26.6%),Ⅱ度菌群失调78例(41.5%),Ⅲ度菌群失调68例(36.2%)。真菌感染率6.1%。结论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滥用抗生素,粪便涂片检查对快速诊断菌群失调,正确治疗腹泻,避免滥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严重烧伤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对严重烧伤患者并发肠道菌群失调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1例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烧伤患者(烧伤面积25%~70%,平均50%;抗生素使用时间10~33d,平均使用21d)给予停止或减少抗生素使用,口服谷氨酰胺及微生态调节剂金双歧、促菌生的综合治疗。结果:经过综合治疗5~12d后症状消失,复查大便常规正常,逐渐停药,11例全部治愈。结论:对并发肠道菌群失调的烧伤患者停用抗生素、补充外源性谷氨酰胺及微生态调节剂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黏膜修复,降低肠道黏膜通透性,有效纠正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是了解保定市腹泻病人大量使用抗菌素后,引起菌群失调而导致肠道疾病逐年上升的流行趋势,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该病对全市经济发展及人民健康的不良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是运用流行病学手段,搜集、整理、分析保定市菌群失调引起的肠道疾病发病情况。结果保定市110例腹泻患者粪便染色镜检细菌的结果:41(37.3%)例患者粪便中菌数显著减少。69例(62.7%)明显减少。结论大量使用尤其是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分析97例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97例患儿和22名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中CRP的变化。结果 97例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均使用过抗菌药物,主要是第3代头孢菌素和2种或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占71.13%)。患儿感染的细菌以链球菌居多(占77.32%);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血清中CRP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CRP的表达与患儿性别、年龄和抗生素使用情况无关(P〉0.05)。结论小儿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主要危险因素是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临床医生应重视早期病原学检查;同时,检测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血清CRP的水平,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难辨梭菌性结肠炎与肠道微生态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难辨梭菌性结肠炎与肠道微生态关系、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 :30例腹泻患者难辨梭菌培养阳性 ,为实验组 ,采用George方法进行难辨梭菌分离、鉴定。菌群培养分析检查 10种常见细菌定量分析。以及粪便快速涂片革兰氏染色快速诊断肠道菌群失调。同时与对照组、健康组相比较。结果 :难辨梭菌性结肠炎肠道微生态发生变化 ,表现为肠杆菌、拟杆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下降。在使用抗生素或化疗药物 3d~ 2周腹泻 ,12例结肠镜见到假膜附着。结论 :难辨梭菌性结肠炎与肠道微生态改变有关。使用抗生素或化疗药物易诱发难辨梭菌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6.
周丽  张翠珍 《吉林医学》2011,32(25):5240-5241
<正>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经常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滥用抗生素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间接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本文使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口服治疗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率,诱发因素、治疗与转归.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分析住院病例4 966例,应用抗生素者486例,发生菌群失调42例.对42例患者的年龄、原发疾病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肠道菌群失调总发生率为0.85%,应用抗生素患者发生率为8.64%,≥60岁患者发生率为1.20%,<60岁患者发生率为0.22%.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菌群失调发生率50.21%,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发生率40.26%,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率42.30%,使用二种以下和三种以上抗生素的患者,菌群失调发生率分别为3.2%和16.7%,抗生素应用1~(周)和2~4周菌群失调发生率分别为3.4%和18.1%.42例菌群失调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有原发基础病、年龄>60岁、抗生素使用不当,是发生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营养支持、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是防治菌群失调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金双歧治疗小儿肠道菌群失调48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经常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滥用抗生素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间接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笔者使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口服,治疗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查阅肠道菌群失调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肠道菌群失调的年龄分布、基础疾病、诱因、治疗及预后。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逐个登记。结果:在所有302例患者中年龄大于60岁者77.8%;其中恶性肿瘤患者达32.5%,血液系统疾病患者7.3%,肝硬化患者10.6%,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1.9%,糖尿病患者29例9.6%,脑血管意外患者24例7.9%,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4%,尿毒症患者6.3%,风湿系统疾病患者3.3%;其中使用抗生素者达84.1%;表现为I度菌群失调者14.6%,II度菌群失调者76.8%,III度菌群失调者8.6%;其中94.7%主要表现为腹泄;所有302例患者均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1.7%在治疗7天内症状缓解,76.8%治疗8-14天症状缓解,15.9%治疗15-21天症状缓解,1.3%治疗22-30天症状缓解,4.3%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结论:年老体弱合并慢性疾病、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容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大部分表现为II度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茵群失调发生腹泻后,用联合治疗的方法调整肠道茵群环境并结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22例发生菌群失调的病人,并分别给予"肠道茵群环境重建联合疗法"(观察组)及常规微生态制剂法(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方法对腹泻患者排便次数的改善情况,以及大便性状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的患者腹泻次数在治疗开始后第二天、第三天和第五天均少于对照组(P<0.05);大便常规检查在治疗后第五天观察组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道茵群环境重建联合治疗法"作为新的治疗菌群失调和改善腹泻症状的方法其效果优于常规的单纯使用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