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严重腹部创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归纳我科2008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24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手术及肠内营养治疗过程等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均成活,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治疗计划。部分患者出现肠内营养治疗后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后好转。结论:在手术挽救生命的同时。及早、合理地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地提高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治愈率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 h即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营养指标变化、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日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肠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日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疗效优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128例为观察组,在术中经鼻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经鼻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选择2010年1月以前未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98例为对照组.结果:所有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中均顺利留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术后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也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能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是患者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52例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统计患者生存率及入院时、伤后第7天、伤后第14天的GCS评分.结果: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生存者中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所有患者治疗结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鼻肠管脱落4例,出现腹泻3例,肠内营养治疗在3 d以内5例;剩余5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切口恢复良好,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胃癌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对腹部术后患者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实验组留置鼻肠管,于术后12h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对照组留置鼻胃管,以肠外营养为主,等肠蠕动恢复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生活指标、生化指标、胃肠道恢复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及营养代谢障碍,营养支持后7d血清蛋白呈上升趋势,但两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糖均较营养支持前下降,两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肠蠕动恢复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腹部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辅以场外营养能够较好的满足患者代谢需要,改善肠道功能,纠正代谢紊乱,减轻患者胃肠不耐受症状,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老年病人腹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腹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80例老年腹部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比较两组术后7d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与肠外营养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肠内营养组的肺部感染率、吻合口漏率低于肠外营养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病人腹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重型颅脑外伤例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治疗两周后统计病人生存率及病人入院时、伤后第7天、伤后第14天的GCS评分。结果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在生存者中,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GCS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胃癌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及试验组42例,对照组给予胃癌术后肠内营养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天鼻饲前均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给予腹部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实施腹部按摩,能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耐受性,有利于患者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胃肠外科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术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同时给予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用以辅助治疗,对比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体内营养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本研究8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情况,经过对术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前后的体内营养指标情况比较,经治疗后,患者的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以及白蛋白等营养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外科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辅以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国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S):28-28,6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腹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80例老年腹部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比较两组术后7d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与肠外营养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肠内营养组的肺部感染率、吻合口漏率低于肠外营养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病人腹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20例食管癌术后早期给予十二指肠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加强营养护理及个人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7~20 d均及时纠正营养不良,痊愈出院.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维持患者每日营养需要量,促进患者术后身体状况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患者乐于接受且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严重腹部外伤术后早期联合应用肠内营养(EN)和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双盲、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 n=20)、肠内营养组(EN, n=20)和试验组(EN rhGH, n=20).比较3组患者术后第1、7、10天营养、免疫等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提高术后营养、免疫功能,纠正负氮平衡等方面较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组有效,术后第7、第10天EN rhGH组营养、免疫各指标(CD8除外)与PN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EN rhGH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P<0.05).结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联用EN和rhGH对蛋白质合成及免疫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并能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部术后早期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四君子汤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5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中药组(肠内营养+四君子汤),每组15例,3组患者术后采用相同的预防感染措施,术后1d开始给予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术后给予标准肠外营养液支持,肠内营养组及中药组术后1d开始经肠内营养管注入能全力,中药组同时给予四君子汤,肠外营养组与肠内营养组同时给予等量0.9%的生理盐水。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d和术后8d的营养指标、血常规、胃肠道恢复情况和住院费用。结果术后1d,3组患者红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术后8d,3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恢复正常,与同组术前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术后早期行肠外和肠内营养及中药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尚不能认为中药结合肠内营养在改善患者血常规和营养状况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给予个体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选取胃癌术后患者共90例,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试验组46例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包括术前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成立营养支持小组、监测体重计算热量、个体化配方及浓度的调整。评价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两周后血清营养学指标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营养支持后血清营养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给予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胃癌术后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63例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胃癌术后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实施方案、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对63例胃癌术后患者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63例均能顺利置入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大多能耐受,腹泻2例,腹痛1例,恶心、呕吐5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取得很好的营养治疗效果,住院费用减少。结论:胃癌术后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其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2011年期间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术后给予常规的营养方式和观察组30例,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总结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外科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后,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存活率为90.7%,平均住院天数为15.3天,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存活率为76.2%,平均住院天数为22.7天,并发症发生率为38.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手术治疗后,配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治疗小量脑出血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立体定向治疗小量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所有患儿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其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90例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均取得比较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除4例患者出现腹泻之外,未见其他并发症情况,4例腹泻患者经过针对性处理护理之后恢复正常,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立体定向治疗小量脑出血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给予系统全面、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胃癌术后早期瑞素肠内营养对患者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瑞素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8月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完全肠外营养组,每组30例.早期肠内营养组于术后24h施行早期瑞素肠内营养,完全肠外营养组于术后24h术后给予常规完全肠外营养输液治疗.两组患者共接受7天营养支持治疗及临床观察,分别于手术前1d、术后第1d与第8d检测营养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并观察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选取我院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8月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完全肠外营养组,每组30例.早期肠内营养组于术后24h施行早期瑞素肠内营养,完全肠外营养组于术后24h术后给予常规完全肠外营养输液治疗.两组患者共接受7d营养支持治疗及临床观察,分别于手术前1d、术后第1d与第8d检测营养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并观察肠功能恢复时间.[结论]早期瑞素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及全身机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