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硫醚(Diallyl sulfide,DA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时间窗.方法:DAS的保护作用研究,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分别在造模前7d采用腹腔注射法连续给予DAS 25、50、100、200 mg/kg,制备MCAO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 h,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状态、脑水肿、脑梗死面积;DAS的治疗时间窗研究,采用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缺血1h、再灌注损伤后2、4、6h腹腔注射DAS 50 mg/kg,缺血2h,再灌注24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水肿和脑梗死面积模型.结果:DAS 50 mg/kg,能最大程度的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脑水肿和减少脑梗死面积;缺血后1h开始用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脑水肿及脑梗死面积也明显下降,再灌注2、4h后给药,疗效下降,6h给药,则无明显作用.结论:DA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有效时间窗在缺血后1h到再灌注损伤后2h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吗啡预处理对整体动物脑局灶性缺血的早期保护作用,及其对大鼠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24 h组(I组)和吗啡预处理后脑缺血24 h组(M组).缺血前30 min,S、I组大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2 mL,M组大鼠腹腔注射吗啡3 mg/kg(经2 mL 0.9%氯化钠溶液稀释)预处理.缺血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S-100B蛋白水平及脑梗死体积,并对大鼠石蜡脑片进行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观察缺血皮层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分别对两组的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体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组无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梗死灶的组织学形态正常.与S组相比,I组、M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增高(P值均<0.05).与I组相比,M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率及血清S-100B蛋白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缺血大脑皮层的组织形态学损伤减轻.I、M组的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均有较好的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3 mg/kg吗啡预处理可产生早期相脑保护作用,并显著降低血清S-100B蛋白水平.血清S-100B蛋白与脑缺血后脑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价吗啡脑保护作用的血清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Piracetam)对局灶性脑梗死引起的神经学行为缺失、脑梗死的体积、脑水肿及其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分别于缺血3h内通过尾静脉输注不同剂量的吡拉西坦注射液,观察各组动物在阻断大脑中动脉24h后,动物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及其神经元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变化,并与假手术组及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吡拉西坦注射液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侧大脑半球的含水量、改善其神经功能评分、下调水通道蛋白4(AOP4)的表达、降低动物的脑梗死体积、改善缺血脑组织神经元细胞的超微结构.结论:较大剂量(600 mg/kg以上)的吡拉西坦注射液对局灶性梗死的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 溶媒组、阿司匹林50mg/kg预处理组.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予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进行5分制神经功能评分并断头取脑分别测定脑梗死体积、凋亡细胞数及caspase 3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 溶媒组相比,阿司匹林预处理组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获不同程度改善(P<0.05),脑组织caspase 3表达及凋亡细胞减少(P<0.01). 结论 阿司匹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脑组织中caspase 3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环黄芪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并给予环黄芪醇干预,评价大鼠的Garcia JH神经功能评分,并采用TTC染色法计算大鼠的脑梗死灶容积百分比。结果:环黄芪醇中、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脑梗死灶容积百分比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环黄芪醇能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缩小脑梗死体积,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原儿茶酸对脑缺血性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n=12):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原儿茶酸处理组(PCA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腹腔注射PCA,25mg/kg、1次/d、连续7d。PCA组于预处理结束后24h,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随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测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采用PT-PCR法及Western blot测定缺血半暗带NF-κB-p65及Notch1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PCA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升高,脑组织缺血区半暗带NF-κB-p65及Notch1表达下调(P<0.05)。结论 PCA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脑组织NF-κB-p65及Notch1的表达、减轻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护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和脑组织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的SD大鼠,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线栓法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血流2h,之后再灌注24h。治疗组分别给予缺血再灌注前后经腹腔注射缬沙坦40mg/(kg·d)或EPO 3000IU/(kg·d),对大鼠脑组织的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占全脑体积的百分比,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相较于缺血再灌注组,ARB处理组可降低梗死组织含水量,减少脑梗死的体积,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相较于缺血再灌注组,EPD处理组可降低梗死组织含水量,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失,且经EPD预处理,具有显著的改善,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EPD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EPD和ARB可降低梗死组织含水量,减少脑梗死体积,其预处理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以及显著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小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R),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干预组(NS组)、低剂量吡格列酮干预组(LDP组,10 mg/kg)、高剂量吡格列酮干预组(HDP组,15 mg/kg).再灌注22 h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常规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NS组比较,吡格列酮干预组(LDP组和HDP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缩小(P均<0.05),而且其脑组织神经细胞受损的程度下降,尤其以HDP组更为显著.结论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以大剂量组为优.  相似文献   

9.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诱导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方法 ,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定量分析脑损伤变化及药物保护作用。方法 :以不同 MCAO时间诱导脑缺血并再灌注 2 4 h后 ,观察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并以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脑梗死体积、脑半球面积、皮层及纹状体神经元密度及白蛋白渗出 ;在缺血前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 0 .1mg/ kg或尼莫地平 0 .4 mg/ kg,观察药物的保护作用。结果 :缺血 30 min和再灌注 2 4 h可发生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梗死灶形成、缺血侧脑半球面积增加 11.4 %、神经元密度减少 36 .2 %、白蛋白渗出明显增加。地塞米松和尼莫地平可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显著减小梗死体积 ,抑制缺血侧脑半球面积增加、神经元死亡和白蛋白渗出。结论 :缺血 30 min和再灌注 2 4 h是诱导局灶性脑缺血的合适条件 ,计算机辅助技术客观定量综合评价脑缺血损伤及药物作用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损伤及血清氧化水平的变化及异丙酚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8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缺血再灌注模型组(n=40)和异丙酚(100mg/kg)干预组(n=40).分别于再灌注6、24h,2、4、7d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并行梗死灶的观察及分光光度法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检测.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异丙酚干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低,24h、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灶面积减小,MDA降低,SOD的活性升高(P<0.05).结论 异丙酚能明显提高SOD的活性,减少MDA的积聚,缩小脑梗死体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丁苯酞(NBP)对缺血再灌注大脑神经元和血脑屏障影响。方法 SD 大鼠 30 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 再灌注组、NBP 20 mg/kg 组、NBP 40 mg/kg 组、NBP 80 mg/kg 组,术前 1 周灌胃给不同剂量 NBP,共 7 d。线栓法制作大 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检测大脑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透射电 镜观察缺血区脑组织神经元和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BP 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 低(P<0.01,P<0.05),脑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减少(P<0.01,P<0.05),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元和血脑屏障 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丁苯酞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和血脑屏障具有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七三醇皂苷(PTS)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PTS25、50、100mg/kg组和阳性对照药血栓通注射液(XST)组;采用栓线法使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造模24h后进行行为学评分,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以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脑梗塞面积百分比以及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三七三醇皂苷50、100mg/kg能明显缓解脑缺血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减轻其脑水肿程度,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和升高SOD含量,并能减少其脑梗塞面积,减轻脑组织病理学损伤。结论PT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增加脑血流量可能为治疗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素A(trichostatin-A,TSA)对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tMCAO)模型进行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I/R组、TSA组、溶剂对照组(DMSO)和假手术组(Sham).TSA组分为3个亚组,分别在大脑中动脉栓塞成功后立即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TSA:TSA1组——注射TSA 0.03mg/kg; TSA2组——注射TSA 0.1 mg/kg;TSA3组——注射TSA 0.3 mg/kg.分别于再灌注后6h和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之后处死取材,行TTC染色测量脑梗死容积.结果 与sham组相比较,TSA组和I/R组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神经生物学缺陷,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在2~5分之间,sham组无神经功能缺陷.与I/R组相比较,TSA 0.3 mg/kg组无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I/R组差异无显著性.TSA 0.03 mg/kg和0.1mg/kg组均可以降低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显著减少脑梗死容积,TSA 0.03 mg/kg和0.1 mg/kg组较I/R组分别减少脑梗死容积43.5%和42.8%.TSA 0.03 mg/kg组和0.1 mg/kg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tMCAO大鼠缺血后单次静脉注射0.03 mg/kg和0.1 mg/kg的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可以减少脑梗死容积,改善神经生物学功能.而注射0.3 mg/kg的TSA却无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原花青素50 mg/kg组、100 mg/kg组、200mg/kg组共5组。24小时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断头取脑,制备组织匀浆,检测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原花青素50mg/kg和100 mg/kg组ET含量分别为(1.12±1.27)ng/g和(1.65±1.80)ng/g,与缺血对照组(1.80±1.41)n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花青素50 mg/kg和100 mg/kg组CGRP含量分别为(5.81±1.41)ng/g、(4.22±1.21)ng/g,与缺血对照组(3.47±1.05)n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花青素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T释放及促进CGRP释放有关。最佳剂量为50 mg/kg。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Xuesaitong Injection (血塞通注射液, XST) on brain inflammatory response after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 rats. Methods: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models of male rats were induced by transient occlusion for 2 h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 which was followed by 24 h reperfusion. XST was administered through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25 mg/kg or 50 mg/kg at 4 h after the onset of ischemia. After reperfusion for 24 h,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was evaluated, the brain edema was detected with dry-wet weight method, the myeloperoxidase (MPO) activity and the expression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OAM-l) of ischemic cerebral cortex and caudate putamen was determined by spectrophotometr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pectively. Results: XST not only lowered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at the dose of 50 mg/kg, but reduced brain edema and inhibited MPO activity and IOAM-1 express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ischemia/reperfusion model group (P〈0.01). Conclusion: XST has a definite effect on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IOAM-1 and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in rats with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when treatment started at 4 h after ischemia onset, and also attenuates inflammation in the infarcted cerebral area.  相似文献   

16.
Cai SN  Zhu S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3):1648-1651
目的 观察氯胺酮缺血前预给药对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缺失症状、脑水肿及Aquaporin 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62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8只)、生理盐水组(Vehicle组,n=22只)和氯胺酮预处理组(Ketamine组,n=22只).Vehicle组、Ketamine组大鼠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90 min后拔出栓线实现再灌注,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Ketamine组、Vehicle组分别于缺血前30min静脉持续输注(1mg·kg-1·min-1)5%氯胺酮及0.9%生理盐水,30 min后实施缺血再灌注损伤.Sham组手术操作同前,但线栓未阻塞大脑中动脉.再灌注24 h大鼠进行神经缺失症状评分,后断头取脑,采用干湿重法测定缺血侧脑半球的水肿度,Western-blot检测缺血周边区脑组织AQP4表达.结果 Vehicle组、Ketamine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明显,缺血侧脑半球干湿重比值较Sham组明显增加(P<0.01);与Vehicle组相比,Ketamine组缺血侧脑半球干湿重比值无明显减小(P>0.05).与Sham组相比,Vehicle组、Ketamine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周边区AQP4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Vehicle组相比,Ketamine组AQP4表达无明显下调(P>0.05).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及脑水肿明显,缺血周边区脑组织AQP4表达上调;氯胺酮缺血前预处理未能明显改善神经缺失症状及脑水肿,对缺血周边区脑组织AQP4的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PNU-282987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建立体内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损伤模型,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PNU-282987低剂量(1.2 mg/kg)和PNU-282987高剂量(2.4 mg/kg)治疗组。Y-型电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和神经功能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和神经行为学评分,同时发现PNU-282987高剂量(2.4 mg/kg)能够改善缺血脑组织病理学损伤,抑制神经元凋亡。本研究提示PNU-282987可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大鼠胸腺内注射髓鞘碱性蛋白(MBP)诱导免疫耐受对手术脑受损(SBI)引起的脑神经功能缺损和脑水肿的影响。选取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BI模型组和MBP处理组,模型组胸腺注射等渗盐水,MBP处理组注射MBP,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陷评分(MNSS)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检测各组大鼠脑水肿体积及血清炎性因子,PCR检测脑组织FasL mRNA表达。结果显示大鼠胸腺内注射MBP诱导免疫耐受,可改善SBI大鼠的脑神经功能缺陷和脑水肿,减轻炎性反应,说明MBP通过诱导免疫耐受,减轻脑受损大鼠的脑神经功能缺陷和脑水肿。  相似文献   

19.
灯盏花素冰片注射液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冰片注射液(SBI)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和小鼠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实验,以大脑皮层含水量为指标初步筛选组方剂量。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对模型大鼠进行神经症状和行为学评分,测定大脑皮层含水量,计算脑梗死区百分比,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海马损伤程度,并测定脑组织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和乳酸(LD)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总ATP酶(T-ATP)活力等生化指标;采用小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实验和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测定其存活时及对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灯盏花素12mg/kg与冰片0.48mg/kg配伍对模型大鼠降低其脑含水量作用最为显著。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BI组尾静脉注射能使动物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率和脑含水量显著降低,能显著改善海马区神经元的形态,同时还能明显增强MCAO后大鼠脑组织内T-AOC能力,增加脑组织SOD,显著减少脑组织内MDA含量,同时对于脑组织内CK活力、LDH活力也有显著的增加作用,还能显著减少MCAO后大鼠脑组织LD含量,显著增加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及T-ATP酶活力。结论:SBI高剂量组可以极显著延长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小鼠存活时间和耐缺氧能力。结论:SBI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