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立刚  陈代钊 《海南医学》2011,22(11):128-129
本文阐述了危急值的概念,探讨了如何建立危急值和保证危急值的准确性,总结了危急值报告制度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中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我院检验科目前危急值管理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根因分析法在基层医院检验危急报告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本科室近一年来的检验危急值的报告情况及临床对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处置状况进行统计,并通过根因分析对检验危急值进行管理流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统计分析了改进后的危急值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回顾历史资料检验危急值的报告率和临床接收率。优化流程前报告率为61.2%,临床接收率为27.75%,优化后分别为98.5%和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根因分析法优化检验危急值的报告水平,加强检验危急值的流程管理,提高了检验危急值辅助临床,警示危急的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应用,及其促进检验科质量管理的思路.方法:根据临床实验室中危急值报告制度建立的要求,和我院实际情况确立危急值项目的范围,并建立检验科的危急值项目表进而管理流程. 结果:采用危急值报告制度3个月后,临床科室共报告危急值112次,共分布在9个科室.其中白细胞的计数报告率最高.结论:检验科实施危急值的报告制度可完善临床和科室的规章制度,促进了检验科质量的有效管理.为临床及时抢救患者生命、救治危重患者及避免医疗事故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4.
综合性医院“危急值”无缝隙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仁美  朱胜春 《中国医院》2011,15(10):44-46
目的: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危急值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方法:医院层面成立跨部门的危急值质量管理小组,协调与监控整个危急值流程的执行情况,评估危急值项目设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检验、放射、B超、心电图、门急诊及临床各科针对本部门进行危急值质量的控制与改进活动、结果:优化了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内容及报告流程,提高了危急值制度的落实率。结论:全部门、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医院危急值无缝隙管理能提高危急值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0引言这几年信息化在医院广泛推广,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医院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院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基础上和上海瑞美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了危急值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医院信息化管理的补充,实现了危急值管理的全流程信息化记录和跟踪,并结合现在广泛应用的无线终端,实现了危急值短信的自动手机推送。1医院危急值现状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构和正常范围偏离较大,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6.
合理增加“危急值”涵盖项目,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更正对"危急值"定义及包含项目的理解,规范处理流程,切实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合理增加"危急值"涵盖项目,把放射科、功能科等科室符合危急定义的检查结果归入"危急值"管理范围,并在处理流程中注意制定无法及时有效报告等特殊情况的处理预案。结果能准确对"危急值"进行有效的管理。结论可有效降低涉及"危急值"方面的医疗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7.
方宝花  邵亚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122-123,130
目的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临床“危急值”管理的规范性。方法成立PDCA管理小组,分析“危急值”管理不到位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并组织PDCA管理小组人员反复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以确保“危急值”管理的规范性,最后达到标准化。结果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医院“危急值”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从2011年6月的42.5%上升至2011年10月的98.6%。结论通过4个多月的PDCA循环,“危急值”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合格率明显提高,使“危急值”的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保证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ICU急诊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12月我院ICU危急值报告90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管理,2017年1—6月ICU危急值报告922例为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方法管理,比较应用PDCA管理前、后护士危急值理论考核成绩及两组危急值管理质量。结果:实验组在护士危急值理论考核成绩、危急值管理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方法能明显提高护士专科护理知识及危急值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PDCA循环管理工具应用,落实并规范住院患者检验危急值的制度实施。方法:组建PDCA循环小组,调查目前危急值执行的现状,确定加强住院患者检验危急值管理,通过不断地分析总结,修改并完善现行的住院部检验危急值制度,制定合理的危急值制度,培训学习,采取多种方式检查督导各科室对危急值制度的执行情况。结果:实施PDCA后,医护、检验人员对危急值制度知晓率情况显著提高,执行率从68.5%上升至93.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1年的PDCA循环,"危急值"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合格率明显提高,使"危急值"的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手机应用进行危急值管理流程优化的实践效果。方法:依托信息化平台建设契机,对现有危急值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构建医院危急值个性化管理平台。结果:医院危急值个性化管理平台应用后,危急值患者的开始干预时间显著缩短,及时干预率和干预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将人工智能和智能手机技术与医院现有危急值管理流程相结合,对于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有着很好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近几年危急值发生情况和变化水平,探讨在肿瘤专科医院中危急值的管理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期间肿瘤医院所有住院患者检验科危急值项目。以每年6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为一年进行统计,将各类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逐年统计显示危急值发生频次持续增高;WBC和PLT是所有危急值中出现频次最多的两项;妇瘤科和内科是危急值WBC发生频次最高的两个科室;内科和外科是PLT发生频次最高的两个科室。结论:危急值是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危急值规范化管理,进行必要统计分析对肿瘤疾病的发展和追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危急值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效果。方法采用PowerBuilder从系统中提取相关数据,根据系统设计目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危急值具有一定的病种特性,并且报告误差大,无法保证危急值报告的时效性。结论危急值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危急值管理流程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工工作量,但仍需进一步改进以提高报告效率,从而更好的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陈迎春 《海南医学》2011,(20):102-103
检验危急值是指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危及生命的检验结果。由于临床护士对危急值的认识不足、工勤人员运送标本不当等原因,常常导致临床延误抢救时机。本文从伪危急值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危急值的执行与传递不畅等临床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有效地避免患者安全隐患,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规范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检验报告危急值的护理管理,抢抓患者最佳救治时机。方法对检验报告危急值的各个环节进行培训、指导,让每个护理人员都正确掌握报告危急值的方法。结果护理人员全部认识了检验报告危急值的重要性,掌握正确报告危急值的方法,认真落实检验报告危急值的报告制度。结论在完成检验报告危急值制度的工作流程中,护理工作是重要环节,因此,强化护理人员的危急值意识,熟练掌握报告流程,能有效保证临床检验危急值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检验危急值实现计算机管理,确保了医护人员实时处理危急值.方法:利用“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和网络架构,使用PowerBuild程序开发工具检验危急值管理系统.结果: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结论:系统性能可靠,运行稳定,从多角度满足了医院领导管理现代医院的深层次需求和职能科室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院缺陷管理关键业绩指标(KPI)的制订及临界值的计算方法,为缺陷的直观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分析医院感染、手术并发症、无菌手术切口感染、麻醉死亡等缺陷的影响因素,构造不同展示级别的KPI,并确定其警示界值。结果:通过多级仪表盘的钻取和展示,使管理者能够直观发现问题苗头,采取预防措施,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结论:缺陷管理KPI主要是基于对缺陷的预测得到的,能够及时为管理者提供预警信息,便于采取预防性措施,缺陷的实际发生情况一般会比较少。KPI需要进行经常性维护和更新。  相似文献   

17.
重症超声是将床旁超声技术进行临床化、重症特色化的应用。重症超声具有多重角色作用,既可以作为一种无创监测工具获取反映病情的数据指标,又能作为一种全面可视化的评估手段监测脏器病理生理状态及结构改变,助力重症专业医师全面、深入地掌握病情,高效、准确地丰富其临床决策依据,提高诊治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因此,业界已将重症超声作为重症救治的核心技术之一。重症超声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其是天然的可视化诊疗载体,所以我们一直致力于探索将重症超声的应用动态地融入具体的临床诊治项目中,建立相应的应用流程,用以规范临床医师的诊治行为,减少医疗差错。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诊疗方式,即以重症超声可视化证据为支撑,以病理生理状态为导向的流程化规范诊疗——重症超声可视化诊疗。本文从重症超声的形成与内涵、重症超声作为核心技术的应用方式、重症超声可视化诊疗的价值及重症救治中必需使用重症超声的环节等几方面展开论述和梳理,以期后继更好地开展科研和临床实践,拓展重症超声的价值,助力重症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