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国内统计约占各种肠梗阻的20—40%左右。腹腔内感染,手术干扰及腹内损伤是产生肠粘连的基本原因。广泛性粘连所造成的肠梗阻往往是肠管之间或肠管与腹膜、肠系膜、切口之间的广泛粘连,保守治疗失败后,往往被迫进行手术。一般多采用粘连分离术,但粘连分离后部分肠管的浆膜均已破损或剥脱,肠管浆膜的损害是产生粘连梗阻  相似文献   

2.
目的:实施气腹造影CT检查诊断肠粘连,筛选局限性腹壁粘连患者施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以获取最佳微创效益。方法:为8例术后疑有腹壁切口肠粘连患者采用腹腔内注气,气腹造影螺旋CT平扫,分析判断肠粘连的病理类型,5例选择性实施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结果:气腹造影CT扫描7例均清晰显示肠管、网膜与腹壁切口局限性粘连,其余区域未见粘连,1例为腹腔弥漫性广泛粘连。施5例腹腔镜手术均顺利,腹腔镜手术所见与术前判断完全吻合,仅1例发生1处肠管损伤。结论:CT气腹造影能清晰显示出术后腹壁肠粘连的粘连类型、分布和范围等形态特征,可以选择实施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适宜病例,获得理想的微创效果。  相似文献   

3.
许海明 《医学文选》2013,(6):750-751
肠粘连是腹内脏器、腹膜与肠管之间发生异常黏附的疾病,主要源于炎症、损伤等因素,普外中腹腔手术易出现的并发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1].术后肠粘连发病率较高,据2011年中华医学会普通外科学分会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普外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肠粘连,且与腹腔引流管的放置有很大的关联性[2].肠粘连如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出现排气障碍、腹部胀痛甚至梗阻不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探析该病的最佳预防与治疗方案至关重要.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对普外科53例患者行术后腹腔引流放置,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腹腔镜松解术治疗术后肠粘连15例,采用电凝、分离钳、分离剪分离切断粘连带.结果 除3例肠管间的团状粘连或板块状粘连,1例术中分破肠壁.1例因肠管成角形成内疝而肠绞窄坏死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均在腹腔镜下行肠粘连松解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1~5年无症状复发.结论 腹腔镜松解术治疗术后肠粘连不仅具有创伤少、恢复快、费用少、痛苦轻、疲痕小等微创外科的优点,而且再度粘连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腹腔镜技术治疗术后肠粘连的效果。方法:回顾2001-2003年中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的18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对手术适应证、粘连类型、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8例病人均经腹腔镜确诊并施行了肠粘连松解术,术中肠管损伤1例,于腹腔镜下修补成功;术后1-2周症状完全消失达83%,总有效率为94%,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和手术技巧,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是目前治疗术后肠粘连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肠粘连主要是由于腹腔内的创伤、出血、炎症、感染、异物刺激等原因引起的肠管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肠管与指导腹腔内脏器之间发生的不正常粘附.从粘连特征来讲有膜状粘连和索带状粘连两种情况从粘连的本质来讲有纤维蛋白性牯连和纤维性粘连两个类型.  相似文献   

7.
<正>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多数学者认为腹部手术引起的炎症反应与术后肠梗阻有关。临床上腹部广泛的手术创伤,尤其是肠管损伤,如广泛分离肠粘连、长时间的肠管暴露等操作或腹膜炎、腹腔积液或异物残留等炎症原因可导致肠壁粘连及麻痹。  相似文献   

8.
结肠损伤Ⅰ期修复21例,行肠破口修补术3例,肠管区段切除,端端吻合18例,无肠瘘发生,切口感染4例,腹腔脓肿1例。随访5~24个月,发生肠粘连、肠梗阻2例。降低Ⅰ期修复的严重并发症与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术中肠道灌洗、术后远端肠管通畅及术前术后运用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开腹后切除病灶或松解肠管的粘连,再行阑尾残端盲肠回肠逆行置管肠排列术(简称肠排列术)。开腹后切除病灶或松解肠管的粘连再切除阑尾后即从阑尾残端插入3m长的硅管至盲肠-回肠-空肠,将肠管列置成袢状。行肠管系膜固定术,取得比较好的疗效。120例手术仅1例术后需要再次手术,本手术对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致梗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肠扭转的病因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肠扭转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 分析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乙状结肠扭转为乙状结肠臃长所致,15例小肠扭转多因小肠肿物、肠粘连所致。根据典型临床特征结合腹部X线检查多可确诊,部分小肠扭转术中确诊。治疗采用急诊手术行扭转肠管复位或病变肠管切除吻合。结论 肠扭转多见于小肠,肿物、肠粘连所致多见,确诊后应尽快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优越性、局限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3 2例。结果 完成 2 5例 ( 78% ) ,中转开腹 7例 ( 2 2 % ) ,术后平均住院 7天。术后恢复顺利 ,1例术后 1月复发。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手术成功的关键为病例的选择 ,该方法复发率低 ,但腹胀 ,腹腔内广泛致密粘连 ,有肠管坏死者仍需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2.
杨荣丽 《中外医疗》2009,28(36):82-82
输卵管结扎术的并发症有近期并发症:脏器损伤、出血与血肿感染,远期并发症:慢性盆腔炎,肠粘连、月经异常、神经官能症。肠管损伤是输卵管结扎近期并发症中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术中不能及时发现,术后就会短时间内出现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处理不及时危机生命。  相似文献   

13.
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经常发生,导致粘连性肠梗阻需再次手术的病例亦屡见不鲜,我们对粘连性肠梗阻137例中69例采用术后24小时起应用肠管蠕动剂,促其尽早恢复肠蠕动,尽早排气排便,减少术后肠粘连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人137例,男84,女55,按其是否应用肠管蠕动剂及应用时间分为A、D两组。A组为术后24小,时起应用肠管蠕动剂组,B组为等待肠蠕动自行恢复或72小时后应用胸管蠕动剂者。方法:A组手术后24小时起应用肠管蠕动剂,其中单纯行粘连松解术者应用新斯的明In。gX3,·q”im,蓖麻油60。五口服或冒管注入,温生理盐…  相似文献   

14.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欢 《黑龙江医学》2010,34(10):795-796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该肠段出现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目前,治疗的方法有多种,绝大多数需要开腹或借助腹腔镜处理肠系膜,切除病变肠管,其手术创伤大,术后易出现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腹腔粘连是腹部壁层腹膜与脏层腹膜以及脏层腹膜之间的异常粘连,主要是由于腹腔内创伤、炎症、感染、异物刺激等形成的,是相伴机体组织愈合的必然过程.由于腹腔内这些粘连绝大多数和肠管相关,且主要症状也和肠运动功能障碍有关,临床上常称为肠粘连.术后肠粘连发生率高,严重者可导致肠梗阻、慢性腹痛、不孕不育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和社会负担.因此,多年来对腹腔粘连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深入,本文就近年来对腹腔粘连的形成机制、诊断及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小肠排列系膜穿线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1例温根民肠粘连造成肠管扭转、成角畸型、囊带压迫而发生梗阻。如单纯松解术后反可导致更多肠管之间的粘连,通过手术排列固定形成规则粘连是目前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有效措施。我院近10年来收治肠梗阻病人246例,其中广泛...  相似文献   

17.
<正>肠粘连是指因各种特殊原因从而引起的肠管与肠管、肠管与腹膜、肠管与腹腔内脏器之间发生的不正常黏附。单纯性肠梗阻、不完全性梗阻,特别是广泛性粘连患者,通常采用非手术治疗。若是患者属于较窄性肠梗阻以及闭袢性梗阻,则必须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以免发生肠坏死。若是出现对反复频繁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也应考虑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庄文  朱红  肖乾虎 《四川医学》2004,25(4):385-386
目的 探讨经腹会阴直肠癌手术(Miles)后并发肠梗阻再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近15年来因直肠下段癌行经腹会阴术后并发肠梗阻再手术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9例肠梗阻原因:盆底腹膜裂疝11例;乙状结肠造瘘肠管与侧腹壁问隙疝3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乙状结肠造瘘肠管扭曲及回缩坏死狭窄2例。全组4例发生肠绞窄。手术分别行内疝复位及绞窄肠段切除吻合、重新再次缝合关闭腹内裂隙、肠粘连松解、以及松解游离乙状结肠造瘘肠管重新再行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Miles术后并发肠梗阻需再手术病例均为术中、术后处理不当所致。一经诊断应早期手术。其重点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研究医用几丁糖联合胃复安预防老年腹部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腹症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选取2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给予医用几丁糖,在关腹前涂抹于切口处,同时给予胃复安肌肉注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一般治疗措施,记录两组患者首次肠管通气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肠粘连的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呕吐、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和气过水声等腹腔粘连指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通气时间为(34.6±5.8)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3±7.1)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肠粘连的有4例,占3.6%,未使用几丁糖和胃复安的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肠粘连症状者有19例,占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呕吐、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和气过水声等腹腔粘连各项指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几丁糖与胃复安联合应用在减少老年人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并且能够缩短肠管排气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扭转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乙状结肠扭转为乙状结肠臃 长所致,15例小肠扭转多因小肠肿物、肠粘连所致。根据典型临床特征结合腹部X线检查多可确诊,部分小肠扭转术中 确诊。治疗采用急诊手术行扭转肠管复位或病变历管切除吻合。结论肠扭转多见于小肠,肿物、肠粘连所致多见,确诊 后应尽快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