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观察伴角膜黑区的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角膜内皮检查伴角膜黑区的患者48例65眼,其中52眼为生理性角膜黑区,13眼为病理性角膜黑区(即Fuchs角膜营养不良症);以不伴角膜黑区的患者51例65眼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角膜内皮检查,记录术后3d患者角膜内皮水肿的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生理性角膜黑区组手术前后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角膜内皮变异系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理性角膜黑区组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生理性角膜黑区组(P值均<0.05),角膜细胞的丧失率及角膜内皮变异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生理性角膜黑区组(P值均<0.05).结论 角膜生理性黑区患者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耐受性良好,可进行常规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角膜病理性黑区患者需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中应尽量减少对角膜内皮的损伤,以减少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 使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分别于术前、术后3天,1周,1个月,3个月拍摄糖尿病患者[27例(42只眼)]角膜内皮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8例(39只眼)]角膜内皮,观察分析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的改变.结果 统计学分析表明,组间(老年性白内障组与糖尿病组)及组内(手术前、后)内皮细胞面积、计数,六角形细胞变异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所产生的损伤较敏感,手术时应尽量避免对角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的角膜水肿和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情况的相关性.方法:393例(428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术前均采用OrbscanⅡ和A超仪测量角膜中央厚度,非接触角膜内皮计进行角膜中央部位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1天测量角膜中央厚度,162眼角膜透明进行中央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3个月进行角膜中央厚度的测量和角膜中央内皮细胞的计数.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比较,并且对术后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组病例(428眼)超声乳化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1.56%~59.30%,平均(18.34±11.63)%;各变量中超乳时间、晶体核分级、两种方法测量的术后第1天角膜厚度增加率与其呈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的角膜水肿和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呈显著性相关,术后第1天的角膜厚度的测量可以作为对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情况的评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 6 80例 (6 80只眼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术前根据晶体核混浊的程度分为 1~ 4级 ,术后观察角膜水肿等情况。使用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结果 术后 0~ 1级角膜水肿者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级角膜水肿者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与术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角膜水肿于术后 2~ 5d消退。结论 白内障手术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晶体核硬度尚未达到过硬时 ,以减轻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超声时间,能量以及不同白内障术对角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对10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和白内障囊外搞除术,并分别于手术前后进行角膜内皮细胞要查,随访0.5-6.0个月,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随超声的能量及时间增加而增大,角膜内皮细胞具有超声损伤的阈值,且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呈偏态分析,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是现代白内障手术术式的代表,对硬核和超硬核白内障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82眼IV级核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组进行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和改良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同组间对比术前及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两组间比较术后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变化,了解改良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应用价值。结果同组间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术前减少,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观察组减少明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均可造成损伤,改良超声乳化白内障可以有效减少IV级核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是临床上白内障的特殊类型之一,多具有视功能及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1].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及颞侧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是临床常用的2种手术方式,作者观察了采 用2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术前、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3.2 mm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和5.5 mm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硬性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Noncon-ROB06000型(日本)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对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病例的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进行细胞密度和形态学的检查。结果:两种不同切口术后1、2、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改变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其损失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2 mm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快捷、可靠的手术方式并不增加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术对合并高度近视白内障五方位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实验组:随机选取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26例(30眼);对照组:随机选取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8例(30眼),由同一熟练眼科医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对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d、1个月、3个月、6个月拍摄中央、鼻侧、颞侧、上方及下...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不同手术切口和术式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白内障手术不同的手术切口和术式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 应用TOPCONSP-2000P式角膜内皮显微镜,计数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法、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法、小切口ECCE法手术白内障病人术前以及术后3、6、12个月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计算细胞平均密度及细胞平均丢失率。结果 3种不同术式及切口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显著性(F=0.62~0.99,P〉0.05),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差异亦无显著性(χ^2=0.76~0.91,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切口、术式与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探求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角膜内皮功能恢复的时间,对34例(35眼)老年性白内障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加后房型IOL植入术前后角膜厚度进行了观察。结果术后1d,7d角膜厚度较术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术后15d开始恢复,30d所有术眼角膜厚度基本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显示角膜内皮细胞损失较少(损失率<5%)者,术后15d其厚度即恢复正常。提示角膜内皮功能恢复的快慢与内皮的损伤程度有关。而术后早期角膜水肿的主要原因是以角膜内皮功能受损为主,其恢复时间约15d。内皮细胞丢失较多者,其厚度的恢复则需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生乳化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规律及病程长短对术后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选取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67例95眼,根据病程长短分为两组,其中〉10组(糖尿病病程长于10年)39例54眼,〈10组(糖尿病病程短于10年)28例41眼,另选取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4例47眼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及术后1周、1、3个月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变异系数检查。结果三组比较,术前内皮细胞密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角形细胞比例和变异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期〉10组、〈10组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变异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生乳化手术对角膜内皮有一定的损伤,在糖尿病的患者表现更为明显,且与糖尿病病程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变化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程度的关系。方法 100例(200眼)DR患者均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检查,比较不同DR分期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参数变化,分析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与DR分期的关系。结果 DR分期与患者年龄(F=1.946,P=0.033)、病程(F=17.021,P=0.001)有相关性。DR分期与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F=2.981,P=0.021)、内皮细胞密度(F=4.758,P=0.001)、六角形细胞比例(F=2.786,P=0.021)、面积变异系数(F=4.124,P=0.014)及中央角膜厚度(F=13.653,P=0.002)有相关性。结论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与DR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钟凌  刘盛春  潘丽梅 《四川医学》2013,(9):1371-1373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固定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外伤性晶体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9月~2012年7月住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固定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的眼球挫伤晶体脱位病例17例(17只眼).观察其术前,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 15只眼(88.24%)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术前提高1行及以上;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眼压均正常;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手术前平均减少4.57%.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固定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外伤性晶体脱位能够较大程度降低手术源性角膜内皮损伤,同时获得一个较为良好的术后视力与满意的眼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由于角膜偏薄不适合准分子手术近视患者的屈光度、角膜中央厚度(CCT)与角膜曲率、眼压的相互关系。方法测量我中心行准分子术前检查角膜偏薄(CCT〈500μm)患者138例(276眼)。按屈光度分为两组,观察不同屈光度角膜中心厚度、角膜曲率、眼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低、中度近视组:角膜中央厚度平均462±14μm,角膜曲率平均43.93±0.09D,眼压值平均11.1±1.6mmHg。高度近视组:角膜中央厚度为平均469±17μm,角膜曲率平均44.21±1.19D,眼压平均12.4±2.4mmHg。两组间比较角膜中央厚度及眼压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角膜曲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角膜中央厚度与眼压呈正相关(P〈0.01),角膜中央厚度、眼压与角膜曲率无关(P〉0.05)。结论不适合准分子手术薄角膜的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眼压随近视度数增加而增大,角膜曲率不随屈光度变化。角膜越厚,测出的眼压值越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比较A超、Pentacam前节分析系统、前节OCT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性;了解角膜上皮厚度与中央厚度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2013-08~2013-09在陕西武警总队医院准分子激光中心术前检查的屈光不正患者180例(360眼)。用A超、Pentacam系统、前节OCT三种仪器分别测量以上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并由前节OCT测量角膜中央上皮厚度。三种仪器测量CCT的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三种仪器的一致性用B1and-Altman分析。前节OCT测量中央角膜上皮厚度与前节OCT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用SPSS16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超、Pentacam、前节OCT测量角膜中央厚度分别为(530.56±26.75)μm、(542.40±26.34)μm、(520.55±26.15)μm;SNK法所示三种仪器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三种仪器测量CCT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大于0.9,显示三种仪器两两间具有高度相关性(r1=0.922,r2=0.960,r3=0.924)。A超和Pentacam、A超与前节OCT、Pentacam与前节OCT测量CCT在95%的一致性区间分别为(-32.46~8.79)μm、(-4.71~24.74)μm、(1.73~41.96)μm,结合Bland-Altman图,提示三种仪器两两间测CCT有较好的一致性。前节OCT测量中央角膜上皮厚度为(49.82±4.04)μm,它所测CCT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A超测CCT结果相比,Pentacam测的结果偏厚,前节OCT测量的结果偏薄。三种光学测量仪器测量CCT值两两之间均有很好的相关性。前节OCT测的角膜上皮厚度与角膜中央厚度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与现代囊外摘除术对硬核性白内障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4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28眼)与对照组22例(27眼),全部患者术前均予详细的全身及眼部检查,观察组患者行超声乳化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现代囊外摘除术。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六角形细胞比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六角形细胞比及细胞丢失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适用于硬核性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但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高于现代囊外摘除术。  相似文献   

18.
程芳  邱煦  陈凤华  闫爱民  李雪 《甘肃医药》2014,(11):816-818
目的:探讨通过改变灌注套管与超声乳化针头的配套,缩小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切口,减少术源性散光。方法: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8例(120眼),年龄52~80岁,晶状体混浊2-3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46例(60眼),B组52例(60眼)。A组将(美国Bausch&Lomb公司)Stellaris超声乳化仪的3.2mm超声乳化针头更换为1.8mm的针头,但仍用原3.2mm灌注套管,将手术切口减小到2.2 mm行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行3.2 mm传统同轴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记录超声乳化时间和能量,术后第1天、第1周和第1个月观察随访,记录术后的裸眼视力、散光改变、超声凡是能够影响角膜曲率的原因都能引起白内障术后的角膜散光。因手术切口造成的角膜术源性散光,是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主要因素。透明角膜的切口越小,角膜的术源性散光也就越小。1资料和方法乳化时间及能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前与术后相比,角膜散光均有不同程度改变;术后第1天、第1周和第1个月,A组角膜散光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变化:术后第1周,A组裸眼视力好于B组,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天和第1个月视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超声乳化时间、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平均超声乳化能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改变灌注套管与超声乳化针头的配套即可将传统3.2mm手术切口缩小至2.2 mm,既满足人工晶体植入的要求,又有效减少术源性散光,早期视力恢复快,前房密闭稳定,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比较飞秒激光和微型角膜刀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制作角膜瓣的特点,评价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技术的可预测性、均匀性、精准性.方法 前瞻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将2013年6~9月间行LASIK手术的近视眼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飞秒激光制瓣组,共56例110只眼;B组为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共55例108只眼,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取随访资料完整者,飞秒激光制瓣组50例(98眼),微型角膜刀制瓣组49例(98眼)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1月、3月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瓣多点厚度.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结果 (1)两组病例术前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术后UCVA: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术后BCVA: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角膜瓣厚度测量:术后1个月使用光学相干断层分析仪(Topcon,Japan)测量两组病例角膜瓣厚度.A组飞秒激光组结果显示在水平子午线角膜瓣中央平均厚度为(108.65±8.23)μm,鼻侧旁中央(2.0 mm处)平均厚度为(108.34±7.26)μm,鼻侧周边(4.0 mm处)平均厚度为(113.28±6.38)μm,颞侧旁中央(2.0 mm处)平均厚度为(109.47±6.27)μm,颞侧周边(4.0 mm处)平均厚度为(113.86±9.63)μm.经统计学分析,角膜瓣平均厚度与预设厚度相符合(P>0.05),角膜瓣水平子午线平均角膜厚度无差异(P>0.05).B组角膜刀组结果显示在水平子午线角膜瓣中央平均厚度为(134.29±7.45)μm,鼻侧旁中央(2.0 mm处)平均厚度为(144.38±6.29) μm,鼻侧周边(4.0 mm处)平均厚度为(140.60±11.37)μm,颞侧旁中央(2.0 mm处)平均厚度为(134.18±4.25)μm,颞侧周边(4.0 mm处)平均厚度为(141.26±11.68) μm;经统计学分析,角膜瓣平均厚度厚于预设厚度(P<0.05),并且角膜瓣水平经线平均角膜厚度有差异(P?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不同部位透明角膜切口(CCI)构型变化。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3例(73眼),依据切口位置不同分为两组,颞侧9点位切口组共38例(38眼),上方12点位切口组共35例(35眼)。术前1d、术后1d、1周及1个月应用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AS—OCT)对切口区域角膜进行扫描及综合验光检查。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d、1周及1个月两组切口区域角膜厚度增加值、切口角度及切口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ld及1周切口区域内口哆开及内皮水疱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d两组上皮水疱及后弹力层脱离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柱镜度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S—OCT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有效评估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构型改变的检查方法。自内障颞侧切口较上方切口局部水肿轻,其构型更有利于形成密闭性切口,术后医源性散光小,是较理想的手术切口方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