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脏腑相关理论是中医的特色理论之一,在历代医家的众多医籍中均有所论述。通过研习《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载的肺痹和肠痹医案,从症状表现、病因病机以及治法方药等方面,分析叶天士临证时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认识和应用。研究发现,"肺与大肠相表里"所论之肺与大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仅存在肠病可及肺、肺病可治肠,反之亦存在,且并不存在情况的多寡问题,只是肺与大肠所主不同,在不同疾病不同证型中,会有所侧重而已。肺病与肠病之间互相影响的情况是存在一定发生条件的,而且肺病治肠、肠病治肺亦非在所有肺病和肠病中都适用,不可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2.
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及脏腑关系,从肺与大肠的结构基础、生理病理关系、生物学机制几个方面来探讨"肠病治肺"的理论基础,并提出"肠病治肺法"的治法理论,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开展肠病及肺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比观察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各脏腑的能量分布规律,从生物物理学角度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新的证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溃疡性结肠炎的证候学调查,应用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及热态自动分析系统,检测并分析健康人和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各脏腑的相对温度。结果部分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伴有肺系症状,以伴有咳嗽者为最高,占29%;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各脏腑的温度排列规律为肺最高,其次为降结肠、升结肠,而其他脏腑的温度偏低;与正常组相比,溃疡性结肠炎组大肠湿热证降结肠、升结肠的温度均明显增高,同时肺的温度也随之特异性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肠病及肺的现象在临床是客观存在的,红外热像技术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肠病及肺在肺与大肠能量分布关系上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了佐证。相表里脏腑之间疾病传变的特点为临床"治未病"和"既病防变"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伤寒论》中药物配伍及组方规律。方法:整理和归纳《伤寒论》中处方所载药物,建立数据库,应用频数分析和列排序分析方法等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伤寒论》载方112首,其中治疗肝胆病的方剂有24首,涉及52味药,总用药次数达144次,核心药对为桂枝-甘草。在性味归经中,寒性药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苦味药,归肺胃经者最多。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初步得出《伤寒论》中药物的配伍和组方规律,有助于其学术思想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了《伤寒论》中有关少阳病之条文的基础上,结合足少阳胆腑的生理病理特性,认为《伤寒论》少阳病其病位在胆,病性属热,病势逆扰可袭肺冲心,横乘可犯及肝、脾胃、肠,病理机制概括为胆气郁滞,升降失调。治疗方法,输通气机,调和升降,并根据其病发展趋势而因势利导,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6.
“肺与大肠相表里”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质量分析,以期作出客观评价。方法检索近30年"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研究文献,按照循证医学的评价原则和方法,制定现代临床文献质量评价及信息采集表,对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19篇"肺病治肠法"及6篇"肠病治肺法"随机对照文献,在样本含量估算、采用盲法和分配隐藏情况、随机化实施、随访及病例脱落剔除情况、意向性分析、结局指标选择、安全性观察、结论推导等环节以及在诊疗标准、纳入排除标准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结论 "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研究文献的现代临床方法学设计有待进一步提高,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的选择有待进一步规范,对不良反应的报告有待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7.
2022年10月,中华消化杂志发表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制订的《肠型贝赫切特综合征(肠白塞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该共识意见结合国内外研究,对肠道受累的白塞病的症状、诊断及鉴别诊断、活动度评价和治疗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医务人员诊治肠白塞病提供了更规范、更全面的依据。本文对该共识意见进行解读,并与2021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提出的《白塞综合征诊疗规范》相对照,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中国肠白塞病共识的理解,提高肠白塞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起源可追溯至《黄帝内经》,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研究者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多学科方向研究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实质和基础,对其认识不断加深。肺与肠在多方面联系密切,比如肺肠组织来源相同~([1])、肺肠黏膜免疫互相联系~([2])、肺肠菌群变化呈现一定的相关和同步~([3])、肺肠同病趋势~([4])。这些研究表明,肺与肠不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也相互影响。故本文就"肺与大肠相表里"机制及其临床运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更好的运用该理论以指导肺肠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葛根黄芩黄连汤是《伤寒论》中的一首名方,方中葛根升清阳、解表、生津,可宣达肺气使上焦通畅,体现“源清而流自洁”、“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止利,体现“湿宜轻下”、“急下存阴”之思想。通过对葛根黄芩黄连汤的探讨,以期对后世医家诊治肺系、肠系疾病以及湿热病方面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学经典理论之一,揭示了肺与大肠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相关性,在肺、肠疾病治疗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代医学已揭示肺与大肠在组织来源、黏膜免疫上的联系,初步明确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物质基础及可能的调节机制,并将此理论应用于2019冠状病毒病、溃疡性结肠炎等肺肠难治病的治疗,获得可靠疗效。现有研究结果表明,肺与大肠解剖上的同质性促使了肺-肠黏膜免疫功能的相关性,黏膜免疫及固有淋巴细胞的迁移归巢是肺与大肠共享生理病理的调节机制之一。部分清热解毒类中药和补益类中药通过调节肺-肠黏膜免疫功能治疗肺、肠疾病,成为“肺肠同治”创新药物研发的候选药物。然而,上述两类中药现有免疫调节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分泌型IgA、细胞因子等表达水平及固有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上,对与之相关的气道、肠道黏液高分泌、肺及肠道黏膜屏障免疫细胞功能改变、肺-肠黏膜免疫相互作用动态过程及肺-肠局部微生态的干预作用,以及清热解毒、补益功效与其调节肺-肠黏膜免疫作用间的相关性和生物学基础等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试从肺、肠共同拥有的黏膜免疫系统切入,从黏膜固有淋巴细胞归巢角度分析肺肠相关疾病的内在联系,并综述对肺、肠黏膜免疫具有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特点和规律,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内涵的深入阐释及相关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有内、外因之分,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内伏,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饮食、情志失调等,外因触动伏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搏结于气道,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而出现喘息。主要病位在肺,治疗上以治肺为主。肺与大肠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上下相应,肺气郁滞不降,则大肠腑气不通,肠腑气机壅滞又会进一步影响肺的肃降,因而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通腑法可较快缓解喘息。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辅助使用通腑法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阐述了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病在血分,气血凝滞,病久及肺;以肺与大肠相表里为理论基础,提出本病治疗当以补肺益气,从里治表,防止传变,脏腑合治;宣畅肺气,调和气血,行布津液,兼顾脾肾.为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种以累及肺间质为主、以炎性病变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归属于中医学肺痹、肺痿范畴,而痰瘀贯穿了疾病的始终。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可谓同源异物,两者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特点直接影响ILD病机演变。本文论述了痰瘀相关理论、肺系疾病与痰瘀密切关系及其病机演变,并将其病机演变过程归纳为津停生痰、由痰及瘀、痰瘀互结三个阶段。临床可通过中医辨证结合现代西医诊断,对痰瘀关系进行辨证判读。体现在ILD治疗原则中,则为早期化痰为主,后期祛瘀为先,以期达到抑制病情进展、促使疾病向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渊源、现代机理、临床应用三方面进行论证。"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自《内经》以来,其科学性为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所证明,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现代研究证实,肺与大肠的相关性可以体现于胚胎发育、气体排泄途径、内分泌物质的影响、肠源性内毒素的作用、公共黏膜免疫系统等方面。临床研究方面,从肺病治肠、肠病治肺、肺肠并治进行治疗,均取得显著疗效,说明该理论对指导临床应用有很大意义。但是"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物质基础目前尚不明确,有待于系统研究、深入挖掘该理论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明确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脏腑证候分布及肺肠相关特征,进一步丰富“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内涵,为制定有效的临床救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了86例ALI/ARDS患者临床症状,观察分析其脏腑证候分布情况及肺、肠证候相关性.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进行统计描述,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探讨.[结果]ARDS证候表现涉及肺、心、肾及大肠,表现出了多脏腑累及的证候特征;脏腑证候中肺、肠证候具有明显相关性,具体表现为痰热壅肺与肠燥津亏显著相关.[结论]阐明ARDS脏腑证候分布及其相关性特征,可以深化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中医"肺肾相关"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病因病机和防治。认为肺与肾二脏金水相生,母病及子,彼此关系密切,又肾主骨生髓,因此肺肾的相关性可以解释慢阻肺合并OP的内在机制,并通过肺肾同调对慢阻肺合并OP进行防治干预。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由正气虚损,肺气失司,气、血、痰、瘀、毒互结于肺而成。其病位主要在肺,但肝肺两脏之间有着气血相生、金木相制、流注开合为基础的轴系关系,即“肝肺循环轴”。本文基于肝肺之间密切的生理、病理关系,从“肝肺循环轴”探讨肺癌的发病机理及治疗,以期为肺癌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新思路,文中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