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叶香岩胃病证治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胃脘痛门、木乘土门七十余案,基本反映了叶氏治疗胃病的学术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胃以通降为顺,治宜补气通腑降逆,或参以温补阳气;②阴虚或温热病之后易伤胃阴,宜甘凉甘平,濡养胃阴;③肝胃同病,当从肝论治;④饮浊犯胃,当以通阳降浊为大法;⑤久病入络,宜辛通瘀滞为主旨。  相似文献   

2.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胆囊炎等疾患。临床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弱型,治以甘温健脾,调气和中,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脾虚肝郁型,治以健脾舒肝,行气止痛,方用柴芍六君子汤化裁;肝气犯胃型,治以疏肝理气...  相似文献   

3.
浅论嘈杂及其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航 《江苏中医》1994,15(1):34-35
本文明确嘈杂的概念和病位,指出病机为胃失通降和肝胃脾失和。认为临床辨证苦为湿热型,治以清降化浊法;肝胃不和型,治以抑木扶土法;胃阴虚型,治以甘凉濡润法;脾胃气虚型,治以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法。并提出了预后及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4.
试论调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以调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气郁结之证,以疏肝和胃法为治则,用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化裁;肝胃郁热之证,以泄肝清热和胃为治则,用化肝煎加减;肝胃阴虚之证,以滋阴柔肝为治则,用一贯煎出入;气血亏虚之证,以温补肝脾为治则,用归脾汤加暖肝煎治疗。  相似文献   

5.
本文明确嘈杂的概念和病位,指出病机为胃失通降和肝胃脾失和。认为临床辨证若为湿热型,治以清降化浊法;肝胃不和型,治以抑木扶土法;胃阴虚型,治以甘凉濡润法;脾胃气虚型,治以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法。并提出了预后及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临床验案介绍朱生樑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将口苦症状作为辨证切入点,把本病的病因病机概括为肝胆失于疏泄,胃失和降,胆热上逆;“热”和“逆”是本病主要的病理因素;辨证为胆热犯胃型,以疏利肝胆、通降和胃为治疗原则,诸药调和,达到消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张锡纯论治吐衄心法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阐述张锡纯对吐衄病因病机、治法用药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张氏论治吐衄,以胃气上逆立论,以降胃为要旨。降胃之品,推崇赭石。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圆法活机,重在变通;自拟方剂,确有奇效。时值今日,对临证仍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脾胃体用理论为中医脾胃学说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体现。“体”指脏腑的组织结构、形体,“用”指脏腑的生理作用、机能;脾以纯阴之体而蕴阳气,胃以纯阳之质而纳阴津;脾主升清,脾用属阳;胃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胃用属阴。脾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阴阳相交、纳运相得,共同维持着人体形态及生理功能的平衡。 临证运用时,可选慎柔养真汤荣营脾体,附子理中丸温助脾用,麦门冬汤滋润胃体,吴茱萸汤暖健胃用。临床论治脾胃病可基于脾胃体用理论,注重脏腑整体观。  相似文献   

9.
胆胃相关是胆胃生理病理的理论基础;胆汁反流性胃炎基本病机为胆胃不和、胆胃同病;运用疏肝利胆、和胃降逆法进行胆胃同治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其临床包括糖尿病食管病变,临床表现为咽下困难和烧心等症状;糖尿病性胃动力障碍即胃轻瘫,临床表现为腹胀、厌食、嗳气、恶心等症状;糖尿病性肠病,临床表现为腹泻、便秘及二者交替发生。其中以糖尿病性肠病多见。笔者在临床中以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该病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以自拟调胃汤治疗慢性胃扭转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6例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25~64岁,平均38.5岁;病程1~7年,平均2。3年。均经胃肠X线钡餐检查,表现为器官轴型胃扭转36例,网膜轴型胃扭转ZQ例、临床均以胃院胀满疼痛为主症,伴纳呆、恶心碰气、嘈杂等。首落白或腻,脉沉弦滑。[治疗方法〕调胃汤药物组成;柴胡、白术、砂仁、旋复花、炙甘草、莪术各10g,枳实、佛手、茯苓、代赭石、薏苡仁各15g、随症加减汽滞胁痛加川楝子、延胡索各10g,郁金15g;口苦、胃院灼热加蒲公英159,白花蛇舌…  相似文献   

12.
邵梦扬诊治肝癌之经验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邵梦扬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认为病因病机多以虚为本,瘀、毒、痰为标;治疗思路以疏肝健脾益气和胃解毒为主;遣方用药多以证守方,因期变通。  相似文献   

13.
胃痞病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从肝论治胃痞病时,主要从生理、病理、病机与治法上进行探讨,生理上肝、脾、胃脏腑相关,气血相连,功能相互为用;病理上肝疏泄功能异常引起气机失调或血行瘀滞,均会导致胃痞病发生。该文从调和肝胃、调和气血两方面论述从肝治疗胃痞病的治法,以疏肝和胃、清肝降胃、泻肝补脾、疏肝活血、柔肝养阴之法治疗,为胃痞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志强  岳慧 《中医药学刊》2004,22(6):986-987
岳在文主任医师在辨治胃痛方面经验丰富,卓有见地,首重辨证要点,分病程之长短,定性质之寒热,察证候之虚实,尤重舌苔之变化;而在治疗方面,强调胃病重在调肝,调肝可以安胃,调肝之法:一为疏肝和胃;二为疏肝泄热;三为柔肝和胃。另外,胃病治脾亦为常法,因脾与胃以膜相联,论胃必及脾,论脾必及胃,脾胃不可分矣,而治疗则为温中健脾与益气健脾两大法。而化瘀通络法则为治胃的变法矣。综观用药,独有见解,既遵古法而不泥于古,颇多创新,耐人寻味,知常达变,机圆活法,可谓善治胃痛之师也。  相似文献   

15.
邵铭主任医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万凌峰 《河南中医》2009,29(8):749-750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邵铭主任医师认为,其病位在食管,与肝、脾、胃密切相关,主要病机为肝胃郁热,胃气上逆,食管失调,应疏润和胃为治,疏者,疏肝理气,降逆和胃,通泄郁热;润者,滋阴养胃,润泽食管;久病入络者,应取辛润活血通络之法。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胃电为指标,观察了具有不同磁场强度的磁提针作用于“足三里”穴后对家兔胃电活动的影响。用双极AgCl乏极化电极引导胃窦和胃体肌电,输入SC2C─B胃肠电图仪以记录胃电,结果,在正常状态下磁针对胃电活动的影响是具有一定强度阈值的;在病理性胃肠机能亢进时,磁针对胃电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病理性胃肠机能低下时磁针则有明显的使胃电活动增强效应。同时还表明,磁针对胃电的影响有效应滞后和效应持续等现象。可见,本实验为临床上用磁疗法治胃肠疾病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胃食管流病的疗效,以及如何运用中医治疗理论可以使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达到最佳效果:方法选取12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平均分为三组,每组42例。中医组以自制中医方剂进行治疗,西医组以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以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在一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对比,并通过追踪回访对比三组的复发情况: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为85.71%;西医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结论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不错的疗效,但起效稍慢;西医对此病的治疗起效较快,但无法根治复发率高,且有效率低;中西结合的疗法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起效快的优势。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也广泛应用中医治疗理论及方法,同时科学的结合西药以达到史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脾胃五行属土,位居中宫,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喜湿恶燥,脾喜燥恶湿;胃气主升;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为阳土,脾为阴土;胃为六腑之一,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脾为五脏之一,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脾胃的阴阳组合,实现了后天水谷的化气取汁,运化转输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李鲤教授从胃论治疑难病经验。方法:以案例形式分析李鲤教授从胃治疗疑难病经验,眩晕从胃治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加减;痿证用地黄饮子加减;不寐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结果与结论:李鲤教授从胃论治疑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李培诊治脾胃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文霞 《四川中医》2005,23(10):10-11
李培主任医师诊治脾胃病,认为其病因以脾胃虚弱,肝气犯胃,寒邪客胃多见;病机为脾胃虚衰,寒热错杂为主;其治疗特色是顾护胃气,升降并用,治脾宜温阳,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