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组新生儿实施不同的脐部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00名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儿对其脐带残端按常规进行消毒、结扎后随机分为:观察组150名使用愈脐胎毒清护脐包护脐;对照组150名使用普通护脐带护脐。结果:两组脐带残端渗血、脓性分泌物、粘液样物及脐带干燥、脱落愈合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愈脐胎毒清护脐包护脐比普通护脐带护脐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二次断脐的优点。方法对新生儿脐带残端进行二次断脐。结果二次断脐能促进脐带残端早日愈合。结论通过二次断脐,能够促进新生儿脐带残端早日愈合,减少脐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产科新生儿1092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64例。A组采用传统断脐; B组采用脐纱囊护理; C组采用剪除残留脐带法。观察3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脐炎发生率等情况。结果C组脐带脱落时间短,脐部出血、脐炎发生率低; B组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脐纱囊护理、剪除残留脐带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新生儿脐部早期愈合,减少脐炎发生。  相似文献   

4.
韩君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1):59-60
目的:探讨新生儿最佳断脐方法。方法:将18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三组:一次性脐带剪断器组(简称脐夹组),气门芯组和丝线结扎组,这三种方法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一次性脐夹处理过的脐带在脐带残端出血、脐部感染方面、脐带脱落时间少于气门芯组和丝线结扎组(P〈0.05),其中气门芯组又少于丝线组。结论:采用一次性脐夹可以使新生儿脐部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局部的渗血和渗出,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促进创面愈合,有效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减少败血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共2356例中的38例(1.61%)新生儿脐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脐部感染与脐粗大、脐带结扎位置太高、剪脐不净、脐断端处理及护理不当有关,又加之新生儿抵抗力低,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个别护理人员对脐部处理重视不够,使细菌经脐部残端侵入繁殖而引起脐炎.结论:正确掌握断脐的方法和技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脐部的观察、护理和宣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针对脐端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护理方法,这是避免脐部感染、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处理应用延迟断脐法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0月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111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脐部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将采用常规脐带处理方式的56例新生儿划分为对照组,将采用延迟断脐法脐部进行处理的55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和渗血情况的几率。结果:经过处理后,对照组新生儿6例出现脐部感染的情况,脐部感染发生的几率为10.91%;观察组新生儿1例出现脐部感染的情况,脐部感染发生的几率为1.79%(P0.05);在渗血情况方面,对照组新生儿3例发生渗血情况,观察组新生儿没有渗血情况发生(P0.05)。另外,在新生儿在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方面,观察组新生儿所用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新生儿所用的时间短(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处理时采用延迟断脐法具有极强的临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分析愈脐胎毒清应用于新生儿断脐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 年5 月至2011 年11 月我院出生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新生儿1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 例,50 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断脐包扎方法,50 例观察组断脐后采用愈脐胎毒清进行包扎.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断脐方法 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脐带脱落时间为6.8±0.6d,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为4.2±0.8d,经t 检验,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脐带周围皮肤破损4 例,胎便排净时间为2d,观察组均未有脐带周围皮肤破损情况出现,胎便排净时间为1d,胎便更容易排出.经X2 检验,两组脐带周围皮肤破损情况、胎便排净时间等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愈脐胎毒清应用于新生儿断脐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共2848例中的45例(1.58%)新生儿脐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脐部感染与脐粗大、脐带结扎位置太高、剪脐不净、脐断端处理及护理不当有关,又加之新生儿抵抗力低,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个别护理人员对脐部处理重视不够,使细菌经脐部残端侵入繁殖而引起脐炎。结论:正确掌握断脐的方法和技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脐部的观察、护理和宣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针对脐端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护理方法,这是避免脐部感染、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生肌膏在二次断脐中的运用临床效果。方法:将6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二次断脐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脐窝,研究组患儿在覆盖前加用复方生肌膏。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情况。结果:二次断脐1天后研究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潮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1);断脐1周后研究组新生儿脐部红肿和脓性分泌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脐部干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二次断脐后运用复方生肌膏可以减少脐部出血、促进断面的干燥和愈合,有效预防新生儿脐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项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脐带护理 新生儿护理中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新生儿的脐带应该怎样护理。因为新生儿脐带剪断后直径约1厘米左右,对新生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伤口,如护理不当,将成为病原菌侵入机体的重要途径,引起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败血症等疾病,因此必须做好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断脐后的护理,主要是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在脐带未脱落前沐浴要注意保护,防水污染残端。方法可用3%碘伏消毒残端,再换上无菌的纱布,纱布应该在生后12—24小时去除,如包扎的时间过长,纱布容易被新生儿的大小便污染,给细菌在脐部生长繁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李淑玉 《河北中医》2005,27(4):291-291
新生儿脐炎主要发生在出生后,断脐残端受到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改变。以脐部红赤、肿胀、溃烂、出血等为主要特征,是新生儿期的特有疾病。2001-07~2002-12,我科采用冰硼散治疗新生儿脐炎5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生儿断脐方法对脐带脱落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456例新生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8例。对照组采用气门芯脐带结扎方法。观察组采用气门芯联合棉线脐带结扎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分娩后24小时残脐干燥情况。1周后脐带脱落情况。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气门芯联合棉线脐带结扎方法有利于脐带干燥,无脐带出血和血肿,脱落天数减少,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探讨愈脐胎毒清、新生儿脐带改良结扎法加速脐部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产科分娩的1000例足月新生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0例,两组新生儿均给予新生儿脐带改良结扎法,研究者给予愈脐胎毒清,对照组给予传统包扎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情况、胎便排除情况、脐带脱落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胎便排出时间(12.9±5.3)h、黄便排出时间(3.1±0.8)d、黄疸消退时间(5.5±1.6)d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出生的5 d的脐带脱落率61.8%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38.8%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出生的第1天的经皮胆红素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第2、3、5天的经皮胆红素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出生后脐带残端分泌物率、红肿率、渗血率、皮肤破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肉芽肿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脐胎毒清结合新生儿脐带改良结扎法加速脐部愈合、促进黄疸恢复、降低脐部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出生时脐带被扎断包裹,脐带残端为一开放性伤口,如护理不当,细菌入侵繁殖引起感染。重者可向周围皮肤或组织扩散,引起败血症,皮下坏疽等。传统的护理方式是残端一直用纱布包裹,每天用75%酒精涂擦根部及脐轮两次,因消毒不到位,感染机率高。近年来,我们采用出生24小时后暴露脐带残端,每天用75%酒精涂擦脐部残端及脐轮两次,感染机率大大降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的新生儿共10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采用脐部改良护理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出血的情况、脐炎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愈合时间明显更短,出血发生率、脐炎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62%)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出生后肚脐用纱块覆盖,出生48 h左右于常规消毒下剪掉肚脐残端,每日沐浴后仍用75%乙醇消毒1次,不包裹肚脐,更有利于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以及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脐炎是由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亦可由于脐血管置保留导管或换血时被细菌污染而导致发炎。如不及时治疗,感染严重者,细菌经脐部侵入血液循环可并发腹膜炎或败血症等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足月分娩的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100例给予循证护理,观察2组脐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脐残端5 d内愈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脐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新生儿脐炎是由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亦可由于脐血管置保留导管或换血时被细菌污染而导致发炎[1]。如不及时治疗,感染严重者,细菌经脐部侵入血液循环可并发腹膜炎或败血症等危  相似文献   

19.
来临 《中医药导报》2011,17(6):119-119
目的:探讨0.5%碘伏在脐针疗法中脐部皮肤消毒的效果.方法:将脐针疗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前采用0.5%碘伏清洁脐部,对照组采用松节油清洁脐部后,再用75%乙醇去除松节油.结果:两组脐部清洁效果均较好,术后均未出现脐部切口感染,但脐部皮肤红肿发生率观察组为6.0%,对照组为16.0%,差...  相似文献   

20.
何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6):144-145
目的:探讨新生儿二次剪脐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新生儿85例,采取满48h对新生儿进行二次断脐,剪到根部,然后2%碘酊止血,出血多者撒上云南白药,压上明胶海绵,然后用健婴宝包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发生脐部潮湿2例;脐红2例,无脐炎病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4.71%。结论:对新生儿进行二次断脐,配合2%碘酊、健婴宝等止血护理的方法,简便易行,可有效降低和预防新生儿二次剪脐后脐出血及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