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固本抗敏方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荨麻疹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和固本抗敏方高、低剂量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灌服冰水、冰水游泳、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控制饲料量、腹腔注射含卵白蛋白和氢氧化铝的生理盐水混合液建立脾肾阳虚型慢性荨麻疹大鼠模型。各给药组从实验第27天开始灌胃,固本抗敏方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固本抗敏方9.54、19.08g/(kg·d),氯雷他定组给予氯雷他定片0.90m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按10ml/(kg·d)容积灌服生理盐水,连续7天。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腹腔液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γ(IFN-γ)含量,肾脏、脾脏的碱性磷酸酶(ATP)活力,并进行过敏反应评分。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gE、cAMP含量,cAMP/cGMP及过敏反应评分显著升高,IFN-γ、cGMP含量降低,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增加,肾脏和脾脏中Na^+-K^+-ATP酶、Ca^2+-Mg^2+-ATP酶和总ATP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清IgE、cAMP含量,cAMP/cGMP及过敏反应评分降低,cGMP含量升高,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减少,肾脏和脾脏中Na^+-K^+-ATP酶、Ca^2+-Mg^2+-ATP酶和总ATP酶活力上升(P<0.05或P<0.01);固本抗敏方低、高剂量组在升高IFN-γ含量方面优于氯雷他定组(P<0.01)。结论固本抗敏方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荨麻疹可能通过升高血清IFN-γ含量,降低IgE含量,从而抑制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稳定肥大细胞,同时能提升ATP酶活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IL-4及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Ⅰ级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及电针组大鼠以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致敏,继之鼻局部激发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正常组大鼠以生理盐水代替卵清蛋白,其余方法相同。采集大鼠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IL-4、IFN-γ水平,比较治疗前后IL-4、IFN-γ水平。结果:①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和电针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IL-4、IFN-γ水平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及电针组组间比较,IL-4、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IL-4水平明显升高、IFN-γ水平显著下降。②正常组、模型组同期正常饲养前后比较,IL-4、IFN-γ水平在观察期间没有变化(P0.05);氯雷他定组、电针组治疗前后,IL-4、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治疗后分别与模型组比较,IL-4、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IL-4水平迅速下降、IFN-γ水平显著升高。③治疗后氯雷他定组与电针组比较,IL-4、IFN-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下调变应性鼻炎大鼠IL-4及上调IFN-γ水平,维持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此可能为电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升气壮阳汤超声雾化法对变应性鼻炎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BALB/c小鼠40只,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小鼠采用卵清蛋白+氢氧化铝免疫辅助剂构建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将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升气壮阳汤组,每组10只。氯雷他定组给予氯雷他定药液灌胃,升气壮阳汤组给予升气壮阳汤超声雾化,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连续干预28 d。记录各组小鼠造模前及干预第7,14,28天鼻部症状评分,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组胺、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鼻黏膜组织中GATA3、T-bet、Tim1、Tim3 mRNA表达量。结果干预第7,14,28天,模型组鼻部症状评分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氯雷他定组和升气壮阳汤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血清IgE、组胺、IL-4、IL-5、IL-10水平及鼻黏膜组织中GAT3、Tim1、Tim3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血清IL-2、IFN-γ水平及鼻黏膜组织中T-bet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氯雷他定组和升气壮阳汤组血清IgE、组胺、IL-4、IL-5、IL-10水平及鼻黏膜组织中GAT3、Tim1、Tim3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血清IL-2、IFN-γ水平及鼻黏膜组织中T-bet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升气壮阳汤超声雾化可减轻变应性鼻炎小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表达,调控Th1/Th2动态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消风宣窍汤对变应性鼻炎豚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40只Hartley豚鼠被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消风宣窍汤组及氯雷他定组,每组各10只。建立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药物干预7 d后,比较各组豚鼠鼻部症状行为学评分、鼻黏膜分泌物阳性细胞计数、血清IgE、组胺及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消风宣窍汤组及氯雷他定组的鼻部症状行为学评分、两种阳性细胞计数、血清IgE、组胺、NF-κB、IL-4、IL-6、IL-17水平、病理组织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IFN-γ、IL-1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消风宣窍汤组的血清IgE、组胺水平较氯雷他定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风宣窍汤可有效改善鼻部症状行为学评分,减少鼻黏膜分泌物阳性细胞计数,降低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6水平,并增高Th1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12水平,同时还抑制了血清NF-κB、IL-17的表达,减少IgE的合成及组胺的释放,达到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瘦素、IL-4、IFN-γ、IgE与女性慢性荨麻疹的关系;观察荨麻疹汤对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血瘦素、IL-4、IFN-γ、IgE的影响。方法:比较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与健康女性血瘦素、IL-4、IFN-γ、IgE水平,测定荨麻疹汤或咪唑斯汀治疗前后患者血瘦素、IL-4,IFN-γ,IgE含量,并作比较。结果:荨麻疹汤能降低患者血IL-4,IgE水平;提高血瘦素、IFN-γ含量,而咪唑斯汀作用不显著。结论: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高IL-4,IgE水平,低瘦素、IFN-γ水平的特征。荨麻疹汤可能是通过提高血瘦素、IFN-γ水平,降低IL-4,IgE含量从而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慢性荨麻疹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补肾清透方(以下简称"补清方")对肾虚型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昆明种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及补清方高、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将除空白组外的40只小鼠与发情期雌鼠同笼,诱导其房事不节以制备肾虚模型,并采用注射卵白蛋白、氢氧化铝结合百日咳疫苗模拟荨麻疹模型。眼眶取血并分离血清,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试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组胺(HIS);剥取小鼠主动脉,中性甲醛固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壁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细胞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gE、HIS水平及血管壁组织中IL-4、IFN-γ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补清方高、低剂量组及氯雷他定组小鼠IgE、HIS、IL-4、IFN-γ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3个用药组各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补清方可调整T细胞对相关细胞因子异常分泌以改善荨麻疹病情,是本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神应经》三穴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针刺《神应经》三穴治疗;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10mg,每日1次。治疗6周后观察症状总积分及血清IL-4、IgE、IFN-γ的变化,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L-4和IgE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神应经》三穴能明显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瘙痒、风团症状;对血清IL-4、IgE和IFN-γ水平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消敏合剂对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血清IFN-γ、IL-4含量影响与消风止痒颗粒等效性。[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编号按随机数字标法分为5组,10只/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消敏合剂组、氯雷他定组、消风止痒颗粒组)。使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造模前1d开始灌胃干预,0.4mL/次,1次/d,直至末次激发后6h行最后一次灌胃;空白对照组、ACD模型组生理盐水;其他各组以体表面积折算,按每天成人用药等效剂量4倍浓度分别消敏合剂、氯雷他定、消风止痒颗粒灌胃干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FN-γ、IL-4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IL-4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IFN-γ含量各干预组均显著降低(P<0.01),消敏合剂组明显高于氯雷他定组(P<0.01),消敏合剂组与消风止痒颗粒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IL-4含量各干预组均显著升高(P<0.01),消敏合剂组高于氯雷他定组和消风止痒颗粒组(P<0.01)。[结论]消敏合剂对DNCB诱导的慢性变态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小鼠血清IFN-γ水平有一定降低作用,对其血清IL-4水平有一定升高作用,与消风止痒颗粒具有等效性(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味过敏煎治疗荨麻疹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单纯IgE组、模型组、过敏煎组、加味过敏煎组、氯雷他定组,每组10只。过敏煎组给予过敏煎10. 27 g/(kg·d)灌胃,加味过敏煎组给予加味过敏煎14. 39 g/(kg·d)灌胃,氯雷他定组给予氯雷他定片2. 10 mg/(kg·d)灌胃,模型组、空白组及单纯IgE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7次。第6日给药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予尾静脉注射抗DNP IgE单克隆抗体0. 5 ml,次日除空白组和单纯IEg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耳部涂抹2,4-二硝基氟苯50μl激发建立荨麻疹动物模型。第8日检测各组小鼠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及蛋白酶激活受体2 (PAR-2) mRNA表达和血清组胺浓度。结果显微镜下观察,空白组与单纯Ig E组未见明显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组肥大细胞脱颗粒明显,各给药组肥大细胞脱颗粒数均较模型组低,加味过敏煎组脱颗粒数相对较少。与空白组、单纯IgE组比较,模型组肥大细胞脱颗粒数、PAR-2 mRNA及组胺表达明显增加(P 0. 05或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过敏煎组肥大细胞脱颗粒数、PAR-2 mRNA及组胺表达均明显降低(P 0. 01),且均低于过敏煎组与氯雷他定组(P 0. 05或P 0. 01)。结论加味过敏煎可能通过下调皮肤PAR-2 mRNA表达,降低血清组胺释放,进而抑制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稳定肥大细胞,以达到防治荨麻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玉屏风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总IgE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玉屏风胶囊,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含量和炎性因子白三烯(LT)、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含量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均呈不断降低趋势(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不同时间点的血清总IgE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LT和IL-4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能够显著降低血清总IgE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