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医学诏令对医学发展的影响 宋代政府频繁发布医学诏令,与宋代国家提倡“仁政”思想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中国古代国家集权政治的行政命令和指挥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当时的中国社会,基本上是一个农业社会,主要实行人治,因而诏令在好多方面能起到政府法律,如《宋刑统》、《淳熙条法事类》、《庆元条法事类》等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在国家统治中所发挥的“仁政”、“正统”思想和教化作用,其优点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2.
略论宋代医学考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学宝  郑洪 《中医教育》2005,24(5):74-77
宋代,政府高度重视医学教育与考试,医学考试被纳入科举考试范畴,其考试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命题突出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查,题型日益规范化.政府考试的指挥棒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儒医的出现、运气学说的流行和<伤寒论>学科的崛起.  相似文献   

3.
史华 《中医药文化》2007,2(2):44-45
在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历史上,宋朝是一个临床各科成果卓著、医学理论推陈出新的高峰时期。而这一医药学高峰的形成,又是当时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本文主要讨论宋王朝统治下的佛教界对当时医药学活动的参与以及对医药学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辨证施治与循证医学——循证医学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作为中医辨治施治的大背景,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超前的理论水平。循证医学重视实验的评价,辨证施治和循证医学的完美结合,必将推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天人相应和精气神”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技术。辨证施治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医深厚复杂和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使其在临床医疗中经历五千年而长盛不衰。中医理论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必将推动中医现代化向前发展。中西医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相同的患者群体;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体,重视循证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一定能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体系做出贡献,并能为临床提供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灿烂的古代精神文化与现代物质文明的交相互映,折射出中医药的伟大,辨证施治集医学与药学于一体,诊疗互根;维持生命的和谐,中医大师可与一代大儒媲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置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医辨证论是古代精神文化和现代物质文明的化身和健康的守护天使。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宫廷医学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宫廷医学及其历史意义包头市卫生学校闫世德(014030)关键词宫廷宫廷医学太医宫廷又称宫庭、禁中、大内等。宫廷作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阶级的特有居所和国家政权的核心,不仅左右着历史的兴衰与演变,而且构成一个独特的医药空间,对中国医药学的发展产生...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出现过众多的医学流派,而形成众多医学流派的特殊原因是中国古代以帝王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和以跟师学徒为主体的教育体制。由于医学流派是医学理论产生的土壤、是医学理论发展的动力、是医学理论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流派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我国古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医学教育得到了社会足够的重视和全面发展,并在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该篇论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宋代医学教育兴盛的原因,展现了宋代社会文化的独特风貌,也为进一步了解、研究宋代的文人通医现象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俊生  衣蕾  李巧如 《陕西中医》2007,28(12):1665-1666
王执中撰著的《针灸资生经》对祖国医学贡献很大,颇具影响,尤其是他对祖国医学灸法的继承,以及对灸法的应用都有很深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为后入学习灸法和应用灸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分4部分:首先分析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考证腧穴、典籍;另外作者分析了针灸“须药”的观点;其次作者结合临床阐述了灸法的意义及理论;最后作者结合临床阐述了针灸治疗疑难杂症心得。作者为后人学习针灸开辟广阔天地,对后人学习针灸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如何应用康复医学治疗疾病。方法:设计总体治疗方案与针对具体病例,包括①评价;②设计预期目标;③治疗程序表;④治疗实施;⑤再评价;⑥决定去向等。结果:按设计程序治疗后疗效确切.基本达到预期效果。结论:重视康复医学是提高生命质量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宋代以其特殊文化著称于世,江西以其独有的地理和人文创造了自己的医学特色。本文从地理角度探讨江西医学在宋代兴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医学书籍作为中医学传承发展的重要形式,为历代所重。文章探讨了宋政府采取颁布诏令收集医学书籍、建立馆阁、设置校正医书局、出版医籍文献目录、选作医学教材、低价出售医书等措施,并采取采用先进的印刷技术进行刊印等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医学书籍的保护和利用,其规模和质量等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促进了医药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对后世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循证医学与中医学关系及设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嘉珍 《新中医》2003,35(3):5-6
循证医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提供证据和应用证据,其与中医相同之处是重视证据,重视整体观。中医辩证是通过四诊收集证据,将诊查结果作为辩证、立法、用药的依据。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寻求证据,应用证据。前者用于诊断、后者注重对诊断和治疗结果的分析评价。中医重视整体观,重视从局部与整体有机的联系上分析疾病的病机变化。治疗上重视人体整体 功能状态的调整和改善。而循证医学也具有整体观,突破以往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倡导临床措施和医疗决策以病人为中心。为促进循证中医药学的发展,建议制作中医药的系统评价;进行循证中医药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组织评价方法研究小组;建立中医临床评价研究资料库。  相似文献   

13.
宋代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政府重视医药并设立医学机构,实施教育活动,医家、医籍层出不穷,推动了医学的繁荣发展。社会经济的保障和经济上的需求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医学骈文是中医药古文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医学骈文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频用对偶,显示整齐的形式美;音律和谐,构成精致的声韵美;重视用典,增加艺术感染力;崇尚藻饰,体现骈文的词章美。  相似文献   

15.
民族医学--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全国有56个民族,总人口124,261,22万人(2000年普查数,下同)。其中,汉族人12113,738,61万人,占91.53%,少数民族人口10,449,07万人,占8.47%,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共18个。每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药创造和医药积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医药。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传统医学是传统中医学、印度医学及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系统以及多种形式的民间疗法的统称。”中国的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民族医学和民间医学3个部分。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至今仍然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当然代表。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中国各民族医学的交流与发展长春中医学院(130021)王雪威[关键词]中医学,少数民族医学,交流与发展中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的繁延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越来越为世界各国人民所重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刘雅芳  程伟 《四川中医》2009,27(5):61-63
中医学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国本土的心理学思想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传统的精神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更是息息相关,儒道释思想中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精神医学观念。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中医精神医学对心的认识、对形神观的论述有着截然不同于西方的独特视角。儒、道、释哲学提供了对人格的干预技术和调节心理平衡的手段,在一定意义上成为防治精神疾病的良药。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巫、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巫医的地位有所下降,医学的地位有所上升,但巫术始终在民间蔓延繁衍,并带来一定的社会危害.该篇论文对宋代前后巫、医的社会地位进行了比较探讨,分析并揭示了宋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政府对待巫、医的态度和措施关系密切,为进一步研究宋代儒医现象开拓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祖国医学在全科医学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科医学是一门以人为本,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方便、经济的健康服务的新兴的临床学科,祖国医学是中华民族防病治痛的科学,由于两者都以哲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因而在一些理论上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时祖国医学在实践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现实的迫切需求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将为中国全科医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阍。深刻体会祖国医学中富有全科医学特征的思想和观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全科医学的本质,在具体的全科医疗服务中,积极运用祖国医学的众多治疗手段,将极大地丰富全科医学的内客,提升群众的健康水平,从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全科医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田代华  李怀芝 《中医药学刊》2005,23(7):1169-1172
通过对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及《勿药玄诠》等医学著作的全面研究,从四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汪昂的医学学术思想,即主张要全面掌握医学的理法方药,不可有所偏重:强调人体的平衡协调,治病重在补偏救弊;重视探讨病因病机,做到治病求本;提倡未病先防,注意强身健体。汪昂的医学学术思想与主张,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