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程家正教授以运脾化湿法治疗小儿慢性泄泻的临床经验。认为脾虚湿盛是小儿慢性泄泻发病和迁延不愈的关键因素,重视运脾化湿是其治本之道,提出健脾养胃为治疗小儿慢性泄泻之大法;同时注重益气养阴、培补肾阳、温补脾肾,增强正气提高抗病能力,再佐以中药外治。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固脾化湿法治疗慢性泄泻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泄泻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对照观察.治疗组56例服用以固脾化湿为基础方的中药;对照组52例服用补脾益肠丸.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62%.结论:固脾化湿法治疗慢性泄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王琳教授秉承陈以平教授学术思想,认为其发病的主要病机为脾肾两虚,湿热瘀结,治以益肾健脾、活血通络、化湿泄浊,施以益肾泄浊通络方,多获良效。该文分享益肾泄浊通络方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验案1则。  相似文献   

4.
总结许建秦教授运用除痹止痛汤治疗痛风急性期经验。许建秦教授认为痛风急性期发病由内伤湿热,兼外感风、寒、湿诸邪诱发,辨证为脾肾亏虚为本,湿热流注、瘀血阻滞为标,发病以“痹”“痛”为特点,治方以萆薢分清饮为基础,融合清热化湿、利水化湿、宣化湿热、通腑泄热,给湿热邪气以出路,兼活血止痛、搜风通络止痛,配伍补脾益肾化湿,许建秦教授所创除痹止痛汤应用于临床多可奏效。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病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迄今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尚无特效药,中医将其归属于"泄泻"范畴,病位主要在肠,与脾(胃)关系密切,王道坤教授认为脾(阳)气虚弱、气化无权、湿浊内盛为其主要病机,治宜补益脾(阳)气以化湿浊,以自拟温中止泻汤加减治疗,同时兼以情志疏导、饮食指导等多种疗法,常获佳效。文章对王师运用温中止泻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劳贝妮 《河南中医》2016,(6):972-974
孙维峰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及慢性期的病因多为肝肾阴虚,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久则痰瘀互结,留滞经脉、关节、脏腑,强调"肝脾肾虚、痰瘀互结"为痛风的发病根源。孙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治疗原则为"泄浊祛邪、化湿清热、活血化瘀",自拟"泄浊除痹汤"治疗痛风间歇期及慢性期。孙维峰教授特别注重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生活上的预防调摄。  相似文献   

7.
慢性肠炎为临床常见病,属于中医的“泄泻”“腹痛”“肠风”等范畴,其病位在胃、小肠、大肠,并与肝、脾、肾的生理功能异常有密切关联。笔者认为慢性肠炎多因“肝郁乘脾”“湿浊困脾”“脾胃阳虚”“脾胃气虚”致湿浊瘀滞,浊毒伤络成瘀。故笔者根据病理特点自拟化湿醒脾,理气活血的肠府理气活血汤辨治加减,用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张灿玾教授治疗泄泻的经验为:食物中毒致泄可解毒为主,用地浆水治疗;慢性泄泻当责脾肾,治当健脾止泻或温补脾肾之阳止泻,方以参苓白术散或合补肾阳之药加减用之;暑湿泄泻当祛暑化湿利水,以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湿热泄泻当清热厚肠止泻,方选葛根苓连汤加减。  相似文献   

9.
黄业芳  罗致强 《新中医》1993,25(5):26-27
以加味健脾化湿汤为基础方,对54例慢性泄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有效率达96.3%。并同时以陈夏六君子汤作治疗对比。通过治疗观察,认为加味健脾化湿汤能对脾虚日久,脾损及肾,阳虚湿盛的慢性泄泻起到标本并治的作用。慢性泄泻的病理基础是本虚为主,标湿为次,治疗上宜健运、宜芳化、宜温涩,不宜过多采用分利之法,否则会使病程更长。用药上,切中病情,宜守方续进,不宜更方过密,否则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0.
脾泄是临床常见的泄泻病之一,因其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感邪易发,较为难治。王道坤教授认为,脾胃阳虚、气机不利、湿浊内停是发生脾泄常见的病因病机,治疗当以温中健脾、调畅气机、渗湿止泻为大法,并自拟温中止泻汤加减治疗。本文阐述王教授运用温中止泻汤治疗脾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远方教授临床应用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湿浊证,扶正祛邪,化湿祛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谢旭善教授认为慢性泄泻病病位在肠,以脾失健运为关键,与肝肾相关最为密切;主要病因为湿邪,湿邪可化热、寒化;临床常见证型为寒湿困脾、胃肠积热、肝脾不调、脾肾两虚、食积伤中等;治当以祛湿为主,祛湿又有利湿、化湿、燥湿等不同。  相似文献   

13.
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慢性腹泻属中医学泄泻范畴,谢晶日教授认为,肝脾功能不调是本病的关键病机,湿邪为主要病理因素,并根据多年临证心得将慢性腹泻分为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肾两虚证3个主要证型,治疗上分别以疏肝理脾、健脾化湿、益火补土为基本原则,同时注重通涩相济、养生调摄,临床屡获佳效。  相似文献   

14.
郑贤辉  张孝文  王佳丽  蓝玉  沈健 《新中医》2021,53(11):71-74
总结程家正教授运用七味白术散化裁治疗小儿泄泻的经验。程家正教授认为小儿肺脾肾常不足,外感内伤均易致泄泻,鉴于脾虚湿盛为其病机要旨,治以健运脾胃、化湿止泻为大法,辅以益气养阴、散寒导滞、温阳涩肠,临床应用七味白术散化裁治疗多获良效,后附典型病案以供印证。  相似文献   

15.
谢昌仁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泄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霞  张钟爱 《吉林中医药》2010,30(7):572-573
谢昌仁临床多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泄泻,认为其临证要点在于久泻脾虚,肝木偏旺,立祛风胜湿、升阳益胃、调和肝脾、补脾益肾治则。在临床运用中,谢老多强调风药是治疗慢性泄泻之要药,用药宜寒温并用,取三炭合用治疗大便黏液等。  相似文献   

16.
张宗礼教授认为"湿邪困脾"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其病理机制,运用"醒脾法"治疗,以助脾运、开脾郁、复升清、畅枢机。将"湿邪困脾"分为4型,即脾虚湿困、湿热蕴脾、湿困脾阳、湿浊中阻,分别采用醒脾行气化湿、醒脾清热化湿、醒脾温阳化湿、醒脾化湿泄浊进行辨证治疗,并阐述醒脾法治疗该病时的配伍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李德新教授认为泄泻病位在脾胃和大小肠,脾虚湿盛常是发病关键;以健脾化湿为基本疗法,从脾与各脏关系着手,重在补脾以治泄泻,益气利湿、行气导滞、滋补收涩并施,疏肝、理气、升阳并用,调畅气机兼滋阴活血益肾,收到极佳疗效。  相似文献   

18.
慢性泄泻病机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党中勤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经验丰富,选方用药有其独到之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慢性腹泻临床以脾胃阳虚、脾胃湿热、脾肾阳虚3型多见,临证时应分别治以补脾化湿,升阳益胃;清热化湿;温肾壮阳等法。采用阳益明汤、茵陈黄柏汤及真武汤或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脾肾气虚、湿浊中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应用醒脾祛浊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脾肾气虚、湿浊中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脾祛浊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且症状积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脾肾气虚、湿浊中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脾祛浊汤,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