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鼻窦微创手术,其手术方式是在各种不同角度的鼻内窥镜下进行手术操作,该手术具有照明清晰,全方位视野,创伤小,面部无瘢痕等优点,但鼻腔手术后造成黏膜损伤,在愈合过程中,常有局部的渗出及结痂形成从而使鼻窦引流及鼻腔通气受到影响,如何加快鼻腔术后黏膜修复,促进结痂脱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内窥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重要方法。其目的是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功能。手术本身仅是整个治疗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而术后综合性治疗与手术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1]。尤其术后存在的鼻腔黏膜的重构(黏膜再生和病理性腺体恢复)及抑制不良肉芽的生长问题成为术后迫切的难题。为使术腔黏膜转归和上皮化的过程缩短,我们配制了鼻腔鼻窦冲洗液,并进行了临床试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功能性内窥镜下鼻窦手术(FESS)由于在直视下进行,具有能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保留鼻窦粘膜、解剖结构破坏少,并通过改善鼻腔的通气和引流,恢复鼻窦自身的防卫能力而达到治疗鼻窦炎的目的等特点。因鼻腔、鼻窦的解剖关系,手术将涉及到前颅底、眶周、蝶窦和鞍区,所以,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这就要求我们护理工作要有高质量的护理水平。在临床中我们注意了这一问题,医护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将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及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以治愈鼻窦炎、鼻息肉及鼻腔阻塞性疾病,此术式不需做面部切口,手术损伤轻,术后恢复快.我院2005年6月-2006年8月对420例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者行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后,如何促进术腔黏膜早日恢复,防止术腔粘连和窦口封闭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鼻腔冲洗是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减轻上述术后并发症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并能促进术腔黏膜早日恢复,防止术腔粘连和窦口封闭,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是冲洗的药物较多,疗效报告也不一。笔者2011年11月~2013年3月,对23例手术病人应用中药复方颗粒做鼻腔冲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辅以双黄连(冻干)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74例分为两组各37例,研究组FESS术后予以双黄连(冻干)冲洗,对照组FESS术后予以氯化钠溶液冲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鼻黏液纤毛运输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辅以注射用双黄连(冻干)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鼻内镜鼻窦手术是在鼻内镜直视下,彻底清除病灶,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黏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以达到其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治愈鼻窦炎为目的的鼻外科技术。现将2007年6月-2008年6月本院61例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鼻窦内窥镜术后鼻腔中药冲洗2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后鼻腔的处理方法很多。2002年3月-2004年12月,本院对298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FESS术后使用中药鼻腔冲洗剂(器)加强鼻腔冲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变应性鼻-鼻窦炎(ARS)是由变态反应性因素引起的一种鼻腔-鼻窦炎症,常继发变应性鼻炎(AR)~([1])。如果患者经规范化药物治疗仍无法获得理想效果,可采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治疗。由于鼻黏膜变应性因素及术后鼻黏膜反应性肿胀等因素导致FESS治疗疗效易受到不良影响。因此,FESS术后对鼻黏膜进行规范化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临床价值。笔者在FESS术后联合缓冲高渗盐溶液冲洗鼻腔治疗  相似文献   

10.
鼻内窥镜手术是通过改善鼻窦的通气引流和粘液纤毛清除功能,达到恢复病变鼻窦正常功能的目的,拓宽鼻腔和鼻窦间的联系空间,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解剖结构和黏膜。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内涵是:在鼻内窥镜直视下,以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结构和功能为前提,以清除病变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为目的鼻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鼻-鼻窦炎(CRS)是鼻腔鼻窦的慢性炎性疾病,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原则是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恢复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近30年来,随着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应用和发展,开创了全新的慢性鼻-鼻窦炎治疗方法~([1])。而行之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可以控制鼻腔鼻窦的炎症反应,缩小病变范围,减少术中出血,改善手术视野,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鼻渊舒口服液对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术后黏膜形态和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将172例经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治疗的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于术后予以常规综合辅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观察对比2组治疗效果,记录2组术后鼻腔黏膜形态恢复时间及功能转归情况,并记录2组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鼻腔黏膜形态转归各个阶段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3个月的纤毛传输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FESS术后辅以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鼻腔黏膜形态和功能转归,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中药鼻腔冲洗液在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冲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技术的逐渐成熟,临床上越来越强调手术后术腔的护理和综合治疗。单纯依靠手术而不注重手术后的处理并不能获得可靠疗效的观点已经得到广泛共识。鼻窦内窥镜术后如何促进术腔黏膜早日恢复,防止术腔粘连,减少术腔内结痂,改善鼻腔通气引流,促进分泌物排出是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问题。自2004年1月。2005年8月,我们应用中药煎液于术后第3天起行鼻腔冲洗,同时与以生理盐水冲洗的常规疗法进行对照,观察术后中药煎液冲洗鼻腔鼻窦黏膜的修复情况及通气功能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日趋完善,鼻内镜下的鼻腔、鼻窦手术得以推广应用,该手术具有微创操作精细、观察准确、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明视下准确地清除病变组织,尽可能地保留鼻腔、鼻窦黏膜,重点和恢复黏膜纤毛功能,  相似文献   

15.
慢性鼻窦炎系鼻窦黏膜化脓性炎症,为鼻科常见疾病,我国发病率约12%.传统观点认为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变态反应、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为三大主要致病因素.当慢性鼻窦炎以规范保守治疗无效时采取手术治疗,以纠正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清除新生物、修正炎症性组织增生,达到解除机械性阻塞、结构重建、改善鼻窦通气、引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FESS)由于具备病变切除彻底、出血数量少、副损伤小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是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主要手术方式。术后鼻腔填塞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对于填塞材料有多种选择,但均存在一定的问题[1]。笔者依据传统中医理论自制止血通窍油纱条对FESS术后患者鼻腔进行填塞,收效良好,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确诊为  相似文献   

17.
护理干预对鼻内窥镜术后疼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内窥镜手术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用于治疗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的最新手术方法.经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具有直观,视野清晰,切除病变彻底,保留鼻及鼻窦的生理功能,建立良好的鼻腔通气,保持鼻窦通畅和引流[1],避免了鼻侧切开所致的面部瘢痕,减轻术后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手术是利用高分辨、可变换视角的Hopkins内镜开展鼻窦手术,使鼻腔、鼻窦,尤其是深部的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且利于一些凹陷和裂隙内的病灶清理,可恢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功能。在直视下手术组织损伤少,出血少,术中视野清晰,可以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鼻黏膜结构和功能的修复,在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思想指导下,中医药治疗FESS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优势,本文总结陈小宁教授对FESS术后并发症的辨证治疗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蔡丽  陈月华  何丽  李健鹰 《河北中医》2014,(11):1696-1697
随着鼻内镜在鼻窦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技术日益完善和成熟。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创伤小,在尽可能切除病变的基础上,对鼻腔及鼻窦正常的解剖组织创伤小,并且视野清晰,恢复快,术后清理方便,随时处理鼻腔存在的问题,减少术后复发。由于鼻内镜能在狭窄的鼻腔中获得良好的视野,使手术更精确,并能充分保留鼻腔的结构和功能,其临床疗效肯定。但由于鼻内镜手术常累及鼻黏膜的广泛病变,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只是在清除病变的同时,解决窦口的阻塞和引流问题,彻底治疗变态反应和感染等尚需配合围手术期的适当药物治疗,单纯依靠手术而不注重手术的围手术期治疗,不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