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桂枝麻黄各半汤及桂枝二麻黄一汤均为《伤寒论》方.两方因原书论述较简,故用之甚少,兹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见解如下: 《伤寒沦》第23条曰:“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  相似文献   

2.
桂枝麻黄各半汤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俊生  谷林 《新中医》2006,38(1):72-73
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伤寒论》,原文23条日:“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该方为太阳病日久不愈形成表郁轻证而设,辨证要点当以“发热恶寒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者,身必痒”等症。然而,医者临诊时,见到如此典型症状却少之又少,给应用本方带来困难。笔者在临证中用此方治疗疑难杂病,取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仲景云:"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方由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大枣、杏仁组成,为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合方。张志聪对《伤寒论》的注解中说到:"夫诸阳之会在面,面色反有热色  相似文献   

4.
二论痉病《金匮》论痉病共有十二条:前九条论痉病之病脉证治,其中论脉如“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暴腹胀大者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日痉,为难治”。此论痉病脉证,由于外伤风邪致痉,“其脉如蛇”,表现“直上下行”,系描述弦脉的形态。因痉病强直,脉多弦劲。在弦脉上细察是紧弦、是伏弦,还是  相似文献   

5.
<正> 在《伤寒论》中,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是一定之法,这是众所周知的,故一提到麻黄汤、桂枝汤,人们就往往联系到太阳病。如236条(按:本文所引条文序号,据湖北中医学院主编《伤寒论选读》):“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与237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认为是病邪初传阳明而太阳表证未罢的证治。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认为是太阴与太阳同病而病偏于表的证治。甚至把301条: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  相似文献   

6.
"热入血室"一证,始见于张仲景之《伤寒论》,历代医家对本题的讨论极多,近年来争鸣者亦复不少.作者就个人体会,提一些粗浅看法,希同道指正.兹将《伤寒论》原文引述如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  相似文献   

7.
1 外寒里热证,表里双解 外寒里热证为表有寒、里有热的证候。原文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前条为外感风寒,内有郁热之表里同病,治宜外散风寒,内清郁热。后条为太阳之邪未解,内兼郁热,治当微发其汗,兼清里热。大青龙汤是麻黄汤加重麻黄用量,再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其麻黄用量加大,是为加强发汗之力。以散风寒之邪,石膏辛寒以清里热,麻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第6条是太阳温病提纲,原文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一般认为,本条的“不恶寒”当释为“微恶寒”,其理由有二:一是第1条明确指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温病也是外感病,初期也应该在太阳,既是太阳就应该恶寒,但是为了与伤寒和中风区别  相似文献   

9.
麻黄附子细辛汤见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该方是为少阴阳虚兼有表证,即《伤寒论》所说的少阴与太阳两感证而设。临床上常用以治疗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四肢不温、但欲卧、脉沉细者。功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析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匮要略·辨痉湿 日曷病脉证治第四》中论述痉病之最详细者为第 7条 (依照李克光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金匮要略讲义》) ,该条原文为 :“病者身热足寒 ,颈项强急 ,恶寒 ,时头热 ,面赤 ,目赤 ,独头动摇 ,卒口噤 ,背反张者 ,痉病也。若发其汗者 ,寒湿相得 ,其表益虚 ,即恶寒甚。发其汗已 ,其脉如蛇。”第 8条接着论述如下 :“暴腹胀大者 ,为欲解 ;脉如故 ,反伏弦者 ,痉。”对于这两条原文的理解 ,目前有多种观点。其关键在于“其脉如蛇”和“暴腹胀大者 ,为欲解”两句。“其脉如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脉象 ?多数医家从脉“曲如蛇行”来理…  相似文献   

11.
一、文献复习 1.伤寒論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煩疼,微呕,心下支結,外証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2.类聚方广义:发汗期已失,胸胁滿而呕,头疼身痛,往来寒热,累日不愈,心下支撑,飲定不进者,或汗下后病犹未解,亦不增重,但热势纏繞不去,胸滿微恶寒,呕而不欲食,过数日若愈若不愈者,間亦有之,当其发热期之初,宜用此方,重复取汗。 3.証治准绳:柴胡桂枝湯治疟身热汗少者。 4.三因方:治少阳伤风四五日,身热恶风,头項强,胁下滿,手足溫,口苦而渴,其脉阳浮阴弦。 5.伤寒綱要:用于感冒头疼,寒热陣作,有  相似文献   

12.
答《商讨》     
《商讨》一文对《伤寒论选读》提供宝贵意见,我们表示非常感谢,兹答复如下。一、《伤寒论》第22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徽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予汤主之。”《商讨》认为其中“微恶寒”,即轻微恶寒之意,不能作“脉微恶寒”理解,其说不为无据。盖自成无己以后,喻嘉言、柯韵伯等均持此说。然则此说似觉欠妥,理由如下:其一,从字面来说,前半段言“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而后半段则与前者并列。前文既言“脉促”,则后文之脉微可省去“脉”字,而但说“微”,即可成立。观第217条:“……脉弦者生,涩者死”第315条:“……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显然是在“涩”与“微续”之前,省去“脉”字,其义可证。不仅如此,后文还省掉“胸满”二字;否则,何以用桂枝去芍药汤加附子。其二,从病证来讲,第22条是讨论太阳病下后的两种证治,  相似文献   

13.
1 六经病的脉证应用要略 1.1太阳病本病提纲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条)。提示太阳病主脉象浮,为阳证,主症为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经》云:“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临证所见,太阳病独脉为寸部脉浮,尤以左寸浮明显。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第7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关于“发于阳”“发于阴”和痊愈日数,历来众说纷纭,教材观点亦不统一,现再归纳分析如下. 1 辨“病发于阳、发于阴”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1]认为阴阳指阴经和阳经.如云“发于阳者,病在阳之经也,以寒加阳,阳气被郁,故发热而恶寒.发于阴者,病在阴之经也,以阴加阴,无阳可郁,故无热但恶寒耳”.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2]认为阴阳指少阴与太阳.如云“发热恶寒者,发于太阳之标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少阴之标阴也”.临床上三阴经亦有发热症状,故此种说法不合实际.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太阳病篇中提出了这样两条条文:(1)“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其中所谓“时时恶寒”和“背微恶寒”两证,引起了历代注家的争论,有的认为是太阳风寒未净,有的认为是热蒸汗出肌疏,有的认为是阳热郁而不舒等等。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尚无定论。因此,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来加以讨论,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结语〕《素问·热论篇》云:“太阳为开。”太阳主一身之表,凡外感六淫之邪,无不先犯太阳。“太阳之为病,脉浮颈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经病证的提纲。每经提纲,首冠以“之为病”是指某经的主要脉证。如太阳之为病,意即太阳经所具有的主要脉证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多冠于条文首句,其含义多指外感风寒,如一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脉证。也有个别条文的“太阳病”是指外感热病如6条:“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的共有症状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即有经病,又有府病。经病是邪在肌表的病证。由于感受邪气不同,如2、3条“风寒二邪,常相合侵入人体,但却有孰少孰多。太阳中风,虽为外感风寒  相似文献   

17.
答:少阳夹表证即是少阳偏表病涉太阳证,既包含少阳太阳二经同时发病(合病),又包含太阳未解邪涉少阳(并病)。根据不同临床表现,证治可分二个方面。以气化病象为主者,治以汤药,如151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本条“伤寒”病经六七日不愈,仍有发热恶寒,四肢骨节烦疼,说明太阳表邪未罢,故明曰“外证未去”。但从“恶寒”的“微”,“支节烦疼”而身体不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这就是太阳病中风表虚证治的  相似文献   

19.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伤寒论选读》(以下简称《选读》),是指导学习《伤寒论》的一本好书。但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个别条文的解说,笔者认为值得商讨。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选读》第22条)  相似文献   

20.
结,即大便闭结,“阳结”即热结于肠胃,大便不通,后人谓之阳明腑实证。所谓“阳微结”,乃热结不甚的便秘,多见于外感病初期,且必有表证。《伤寒论》第153条云:“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鞭,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这里描述的微恶寒、身热(从“手足冷”中可以悟出)是表证,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难是热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