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薛青理 《河南中医》2014,(11):2168-2169
目的:探讨脾胃学说指导针灸分期辨治青年贝尔氏面瘫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贝尔氏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针刺局部取穴和循经远取穴治疗;观察组以"脾胃学说"为指导,针刺局部取穴及分期选穴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学说指导针灸分期辨治青年贝尔氏面瘫临床效果满意,丰富了针灸治疗面瘫治则和取穴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脾胃学说指导针灸分期辨治急性青年急性贝尔氏面瘫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贝尔氏面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局部取穴和循经远取穴治疗,观察组以“脾胃学说”为指导,局部取穴及分期选穴,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治愈率18.00%,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愈率58.00%,总有效率为9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各个等级,残废躯体功能指数评分、残废社会功能指数评分各时期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胃学说指导针灸分期辨治急性青年急性贝尔氏面瘫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贝尔氏面瘫通过西药结合针灸治疗的时效性。方法:60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西药结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ortman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ortmann评分结果均有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展期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明显高于静止期以及恢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结合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能够迅速发挥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贝尔氏面瘫患者30例,按发病和就诊时间分组,其中发展期(1~7天)患者10例,设为A组;静止期(8~20天)患者10例,设为B组;恢复期(21~90天)患者10例,设为C组。全部患者均进行针灸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0%,C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0.0%,A组与B组比较、A组与C组比较,组间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效果良好,把握时机,分期及时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活血止痉汤配合分期针灸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贝尔面瘫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分期针灸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活血止痉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残疾指数(FDI)、House-Brackmann(H-B)量表分级、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DI评分、H-B分级、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止痉汤配合分期针灸治疗贝尔面瘫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分期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期针刺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为针灸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将114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分期针刺组)和对照组(不分期针刺组)。治疗组根据该病不同病理变化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采用不同的刺激手法和刺激量;对照组不按该病的分期,一律常规针刺。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后1、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指标主要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的局部评分Regional Score。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初步得出分期针刺治疗与不分期针刺治疗贝尔面瘫均有效;就目前的数据而言,分期针刺比不分期针刺有疗效更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急性期面瘫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琤  潘长青 《中医药导报》2006,12(11):54-54,58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以局部针灸治疗;对照组28例仅口服西药,至急性期之后开始局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且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瘫急性期以局部针灸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面瘫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症状缓解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面瘫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传统取穴法,观察组采用局部取穴加辨证取穴以及辨病取穴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总缓解率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取穴加辨证取穴以及辨病取穴治疗面瘫的效果十分明显,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进行治疗的面瘫患者120例,其中周围性面瘫78例,中枢性面瘫42例。根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医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中医传统取穴方法,平补平泻;观察组取穴采用局部取穴+辨证取穴+辨病取穴的方法,并根据病情辨证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治疗周期为15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取穴+辨证取穴+辨病取穴的方法治疗面瘫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梅花针结合针灸分期治疗风寒型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结合针灸分期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对照组采用针灸分期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部对称性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面部静态对称性SFG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面部静态对称性SFG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面部动态对称性SFG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面部动态对称性SFG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60.00%,对照组愈显率为2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结合针灸分期治疗风寒型面瘫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颖 《中国针灸》2010,30(1):23-2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不同病期的疗效差异,探讨针灸治疗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期.方法:40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随就诊发病时间长短分为发展期组、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治疗前均以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和面部残疾指数调查问卷(FDI)作为量化指标评定积分.3组均予针灸治疗,主穴取患侧风池、地仓、颊车、牵正、四白、阳白,健侧合谷;配穴:大椎、承浆、水沟,患侧攒竹、鱼腰、翳风、听会、颧髎、下关、迎香.操作:风池、合谷、大椎针用泻法,其他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法,于临床痊愈或治疗20次后再次评分判定疗效.结果:(1)针灸对贝尔氏面瘫发展期、静止期、恢复期均有治疗效果,有效率均为100%;(2)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发展期组愈显率明显优于静止期和恢复期组(均P<0.01);(3)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间比较愈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有良好的效果,且发展期介入治疗其疗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不同病期的疗效差异,探讨针灸治疗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期。方法:60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随就诊发病时间长短分为发展期组、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治疗前均以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和面部残疾指数调查问卷(FDI)作为量化指标评定积分。3组均予针灸治疗。主要穴位:患侧风池、地仓、颊车、牵正、四白、阳白,健侧合谷。配穴:大椎,患侧攒竹、鱼腰、翳风、承浆、水沟、听会、颧髎、下关、迎香。操作方法:风池、合谷、大椎针用泻法,其他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法,于临床治愈或治疗20次后再次评分判定疗效。结果:①针灸对贝尔氏面瘫发展期、静止期、恢复期均有治疗效果(P〈0.01);②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发展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静止期组和恢复期(P〈0.05);③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间比较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有良好的效果,且发展期介入治疗贝尔氏面瘫疗效优于其他两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步疗法”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贝尔氏面瘫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步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步疗法”治疗贝尔氏面瘫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不同病期贝尔氏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贝尔氏面瘫患者30例,按照其发病和就诊时间分组,其中发展期(1~7d)患者10例,设为A组;静止期(8~20d)患者10例,设为B组;恢复期(21~90d)患者10例,设为C组。全部患者均进行针灸治疗,采用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在治疗前后作为量化指标积分进行比较,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的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分级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A组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B组的60.0%和C组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效果良好,特别在发展期效果显著,因此应把握时机,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灸治疗75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通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量化、客观化评定,以观察其病程长短与针灸疗效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针灸介入贝尔氏面瘫治疗的最佳时机,为针灸更有效治疗贝尔氏面瘫提供客观化的依据。方法:75例患者随就诊时发病时间长短分为发展期组(1~7d)27例、静止期组(8~20d)23例与恢复期组(21~90d)25例,治疗前均以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作为量化指标评定积分。3组均予针灸治疗,每日1次。于临床治愈或治疗20次后再次评分判定疗效。结果:①3组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积分比较,3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发展期组优于静止期组和恢复期组(P〈0.01);静止期组和恢复期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3组临床疗效比较,发展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静止期组和恢复期(P〈0.05),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间比较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有良好的效果,但发展期治疗贝尔氏面瘫疗效最为明显,在临床应用中把握此段治疗时机,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温针灸分期治疗埃塞俄比亚黑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8例埃塞俄比亚黑人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148例按病程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三期,不同时期施以温针灸为主的不同针刺方法,取穴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手足少阳经穴为辅。对照组130例采用常规针灸治疗,穴取合谷、风池、下关、翳风、颊车、地仓、迎香等。从愈显率和治疗时间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6.62%,优于对照组的60.77%(P〈0.05)。在前3个疗程内,治疗组痊愈率为89.79%,优于对照组的56.86%(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结论:温针灸分期治疗埃塞俄比亚黑人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方法治疗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组中26例急性期患者采用针刺健侧对应穴,15例静止期患者采用浅刺法针刺患侧,2例恢复期患者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并与36例常规针灸治疗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两组取穴相同.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7.7%,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所需平均疗程为2.7个,对照组为4.0个,两组在治疗疗程上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不同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55例分期针灸治疗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针灸科治疗的5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分期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不同时期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较对照组的72%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面神经麻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的总有效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总体疗效优于西医治疗,急性期及静止期治疗效果更佳,恢复期治疗效果一般,临床应根据病变分期分而治之,以促进面神经麻痹症状的快速改善。  相似文献   

19.
滞针疗法治疗面瘫急性期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军  陈炜 《西部中医药》2010,23(5):34-35
目的:观察滞针疗法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患者发病7天之内给予局部针灸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西药至急性期后开始局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6%,对照组治愈率为38%,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瘫急性期局部针灸治疗可以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灸治疗90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通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量化评定,以观察其病程长短与针灸疗效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针灸介入贝尔氏面瘫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90例患者按发病时间长短分为发展期、静止期和恢复期,治疗前均以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作为量化指标评定积分。3组均予针灸治疗,在临床治愈或治疗20次后再次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患者各期治疗后Sunnybrook量表评价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发展期组明显优于静止期和恢复期治疗患者,静止期和恢复期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针灸治疗在发展期显效率明显好于静止期和恢复,而静止期与恢复期间针灸治疗比较显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有良好的效果,但在临床应用中把握此段治疗时机,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