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大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水平,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社区预防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和危险因素仍呈直线上升趋势,构成我国的死亡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机制和防治方法研究亟待取得突破。研究认为,内皮功能不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敏感指标,而痰湿体质者是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并存在内皮功能不全的分子机制。由此提出,早期关注痰湿体质人群内皮功能状态,并运用调体理论早干预早治疗,可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关口前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述丹参对心脑血管疾病作用机制的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有关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文献。[结果]丹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是多部位、多层面和多靶点促进组织的缺血再灌注以及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广阔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丹参的文献资料,概述了其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丹参在临床上有较广泛的应用,其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清除自由基、减轻钙超载、抑制VEGF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等方面。以便以后对丹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理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浅析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权威医学部门指出,目前我国因心脑血管病所致死亡人数每年约有260万,占总死亡构成比的45%,平均每小时死亡约300人,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所花的医疗费用及劳动力损失逾200例乙元,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十分沉重的负担。故须找出经济而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中老年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应该有所了解,掌握病因、预防发病,及时或定期对身体进行健康检查是该提倡的,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最主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6.
何首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其的发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其中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危险更大。中药何首乌中含有的卵磷脂、大黄酚、蒽醌衍生物等多种物质,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升高,减少胆固醇在肠道吸收,防止胆固醇在组织中沉积,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本文阐述了何首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分析了首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荷叶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以更好地综合利用荷叶资源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方法查阅检索近5年的荷叶现代研究情况,对其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防治的最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荷叶在减肥、降脂、降血糖、止血、抗氧化等领域研究较为深入。结论荷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以其为主的复方制剂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介绍朱宗元教授从颈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认为颈椎与心脑血管关系密切,颈椎病的治疗可对心脑血管疾病起到明显的防治作用。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1]。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因此防治AS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措施。目前现代医学与中医学都对其病因病机和病理变化做了深入的研究。现代医学虽然对AS性心脑血管疾病已有不少治疗方法,但是西药作用单一,不良反应和毒副反应大;而中医药  相似文献   

10.
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通过药物及穴位的双重作用,在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方面疗效显著.本文从中风后遗症、胸痹、心悸、眩晕四个常见病入手,就内关穴穴位注射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体现针药结合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秦瑞君  王辉 《河南中医》2005,25(4):43-43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与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积极地防治高脂血症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笔者运用自拟消脂汤治疗高脂血症取得较好疗效,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中医干预心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用药时机,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术后再狭窄、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中医防治的用药特点及其规律,指出中药干预心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干预方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合历代医家及现代药理学对大黄的研究,探索大黄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旨在提高临床疗效,拓宽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张洋洋  虞立  赵超  万海同 《新中医》2021,53(5):14-19
心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有高死亡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三大特征。中药复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等特殊优越性,脑心同治理论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征。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通过药方组成、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对基于脑心同治理论的中药复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阐明中药复方通过其药效物质基础发挥药理作用的同时,结合活血化瘀、养阴益气、通脉舒络等中医理论来防治心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5.
黄涛  杨小虎 《天津中医药》2014,31(9):573-576
<正>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已刻不容缓。虽然传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西药在治疗地位中占很大的比重,但是其毒副作用的产生以及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迫使研究者寻找其治疗效果好,毒  相似文献   

16.
<正>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大约为1700万,占世界死亡总人数的40%,中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约500多万,平均每7秒钟死亡一个。所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刻不容缓!过去,在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人们过分地强调指标、症状、对抗治疗,而常年的经验证明,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是行不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银杏叶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初步证实了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有效性。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高度关注的前沿领域之一。通过总结分析文献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前期研究对脑血管疾病的关注度高于心血管疾病,但缺乏对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和差异性研究的深度探讨。文章在此基础上,通过IPA(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分析银杏叶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与心脑血管疾病共同靶标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显示银杏叶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对心脑共同靶标可能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提示它们可针对不同靶标或同一靶标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这将为银杏叶提取物对心、脑血管疾病"异病同治"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在心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防治AS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根本措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AS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中医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调脂治疗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新思路,防治关口前移,重视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关注中、低危人群早期干预。方法:把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使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使用荷丹片与痰瘀同治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进行比较,比较的内容为患者治疗后哪一种方式更适合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使患者获得的收益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调脂治疗早期防治心脑学管疾病新思路,能够提供更多的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20.
心可舒片对高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极高的疾病.目前医学普遍认为,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机理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心脑血管病往往并发高黏血症,因此,纠正血脂紊乱、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大价值.笔者应用心可舒治疗50例高脂血症患者,观察和研究其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