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龙虎交战针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龙虎交战针法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平补平泻针法治疗,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观察患者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虎交战针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腰椎牵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与腰椎牵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配合腰椎电动牵引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观察,并对两组治疗前后Ig G、Ig M、Ig A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客观评价腰椎牵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对本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和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降低血清内Ig G、Ig 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牵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能减轻突出的椎间盘周围组织的免疫反应,缓解疼痛,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64例,只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2%,对照组为90.6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提高疗效,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只用单纯温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明显优于单纯温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予手法复位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配合中药熏洗,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对照组予中药熏洗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牵引配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牵引后温针灸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牵引后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后普通针刺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牵引后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定点微调整脊手法配合"以宗"四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定点微调手法配合"以宗"四维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腰椎斜板手法配合传统骨盆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功能评分、起效时间、疗程及副反应等多维效应指标,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活动度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起效更快,疗程更短并且无副反应,安全性更高.结论:定点微调整脊手法配合"以宗"四维牵引是一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效好的创新技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卧位牵顿这一创新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卧位牵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坐位机械牵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功能评分、起效时间、疗程及副反应等多维效应指标,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活动度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起效更快,疗程更短并且无副反应,安全性更高。结论:卧位牵顿手法是一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效好的创新技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采用温针灸与口服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温针灸加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腰痛宁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用温针灸加口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刀配合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8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针灸八髎穴配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八髎穴配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针刺关元、中极、膀胱俞(双)、三阴交(双)、肾俞(双)。1次/d,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统计学检验比较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温针灸八髎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红外光疗仪与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温针灸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从月经前7天开始,3组患者均针刺气海、关元、水道、归来、三阴交、地机,1次/天,直至月经来临。治疗组在留针的同时,接受红外光疗仪照射小腹部;温针灸组在留针的同时,接受温针灸;对照组只接受针刺。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随访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3组综合疗效分别为68.18%、63.64%和45.00%;治疗组、温针灸组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温针灸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温针灸组治疗后VA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温针灸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温针灸组治疗后COX痛经症状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温针灸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红外光疗仪和温针灸均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手段。红外光疗仪以其温控好、易操作、无污染等优点,将具有广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是否应该给予针灸治疗。方法:47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17例)、先药后针组(15例)、针药结合组(15例),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FDI)调查问卷。3组患者分别给予温针灸、先药物后温针灸、药物与温针灸结合的方法治疗,每日1次,6次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①3种方法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均有治疗效果,有效率均为100%;②温针灸组与针药结合组的痊愈率和愈显率均优于先药后针组(P〈0.01);③温针灸组与针药结合组的痊愈率和愈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针灸应及早参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牵引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牵引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JOA临床症状评分等。结果: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0.7%,93.3%;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JOA临床症状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且联合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牵引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温针灸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截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济南市市中嘉懿中医诊所收治患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平均分入2组当中,参照组45例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试验组45例患者采取温针灸+补脾益气丸治疗,治疗后比较组间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疾病症状缓解时间各项均短于参照组患者(P<0.05),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温针灸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可于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疾病所致症状,降低疾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治愈几率较高,因此在临床中对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电针疗法、温针灸疗法、针罐疗法共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治疗组运用针刺配电针和温针灸加针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配电针加火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观察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经统计两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别不同,P〈0.005,两组统计差别较大。结论: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补脾益肠丸,每次6g,每天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两组都接受西药抗感染治疗、免疫抑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愈率34.1%,有效率36.6%,无效率29.3%,总有效率为70.7%.观察组治愈率为36.6%,有效率为53.7%,无效率为9.8%,总有效率为90.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x^2=4.97,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 (2/4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76% (4/4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x^2=0.72,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该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和探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灵枢经·终始第九》理论,观察电针结合双下肢阴、阳经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法的临床疗效,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面部电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电针治疗基础上在双下肢根据患者的人迎、寸口脉大小选择小腿内侧或外侧的穴位进行温针灸,同时浅刺双足的足通谷、京骨、束骨等穴,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疗程间隔2 d。在治疗前后用House 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并通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来评估两种疗法的疗效及差异是否显著。结果治疗后两组H-B分级及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结论电针结合双下肢阴、阳经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法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单纯面部电针疗法,可以为临床上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一种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临床观察梅花针疼痛带循络叩刺配合艾灸、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22例。各组均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观察组采用梅花针疼痛带循络叩刺配合艾灸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A用中药药液浸润无菌敷料,热敷于疼痛带处;对照组B采用甲钴胺穴位注射。均每日治疗1次,2周为一个观察周期。治疗前后运用SF-MPQ量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对照组A、对照组B愈显率分别为77.27%、36.36%和4.5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各组(P<0.05),对照组A优于对照组B(P<0.05)。SF-MPQ量表评估显示各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01,P<0.01),观察组治疗后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对照组A对疼痛的改善程度亦优于对照组B(P<0.01)。结论:梅花针疼痛带循络叩刺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温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6例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32例。观察组予温针灸疗法,对照1组予针刺疗法,对照2组予艾灸疗法,三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对比三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31/32),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87.5%(28/32),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71.9%(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1组、对照2组分低(P<0.05)。结论:在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施予温针灸,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调节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