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药内外合治小儿神经性尿频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华 《河南中医》2014,(11):2234-2234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小儿神经性尿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神经性尿频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内外合治,对照组给予谷维素、维生素B1治疗。结果:对照组36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6例,有效率为55.69%,治疗组36例,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49%。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内外合治小儿神经性尿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药外敷结合理疗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拟厌食运脾贴外敷结合生物波经络通治疗仪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78例,采用厌食运脾贴外敷中脘、通谷两穴,配合使用生物波经络通治疗仪;对照组78例,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和21-金维他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厌食运脾贴配合生物波经络通治疗仪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加味异功散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异功散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加味异功散治疗;对照组30例以健儿素冲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一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味异功散具有健脾理气、消食和胃之功,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消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3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小儿厌食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给予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进行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健脾消食汤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食欲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 W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脾消食汤治疗小儿厌食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健身消导颗粒为对照,进一步验证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有效性。[方法]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的方法,将入选451例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338例,脱落16例,剔除4例;对照组113例,脱落2例,剔除1例。两组分别应用小儿开胃增食颗粒和健身消导颗粒,疗程均为14 d。[结果]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疾病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28%,对照组为9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劣效检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非劣于对照组。两组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8.43%,对照组为97.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推拿敷贴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型厌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50例脾失健运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健胃消食口服液口服,治疗组给予推拿配合敷贴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患儿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变化及2组的临床总疗效。结果:2组患儿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总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为86.67%,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推拿敷贴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型厌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小儿脾胃乐颗粒(原小儿开胃增食颗粒)补充临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Ⅱ、Ⅲ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对小儿脾胃乐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有效性做进一步评价并进行安全性观察。方法:采用安慰剂对照设计、分层区组随机、随机双盲试验、多中心临床研究、优效性检验的方法,入选144例患者,试验组72例,剔除2例,脱落7例,对照组72例,剔除5例,脱落3例。结果:小儿脾胃乐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食欲不振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56.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量减少疗效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0.00%,对照组为67.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效性检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脾胃乐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有效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童康颗粒治疗小儿脾虚夹积型厌食的疗效。方法:观察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其中治疗组27例给予童康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四磨汤口服液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12%,在改善患儿食欲食量和体重方面,二者均有疗效,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童康颗粒能有效改善脾虚夹积型厌食症患儿的厌食状况,使患儿体重增加。结论:童康颗粒组疗效优于四磨汤口服液组。  相似文献   

9.
张巨明 《辽宁中医杂志》2009,(11):1967-1968
目的:评价冯氏捏积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儿厌食患者320例采用冯氏捏积手法配合冯氏化积散和冯氏化痞膏,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患儿食欲改善情况。结果:治愈162例,好转151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97.8%。结论:冯氏捏积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胃宝冲剂治疗小儿脾虚型厌食证的临床研究。方法:治疗组80例用健胃宝冲剂,对照组40例用小儿复方四维亚铁散。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25%、对照组85.0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胃宝冲剂治疗小儿脾虚型厌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3.
“以痛为输”与“阿是穴”:概念术语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o JS 《针刺研究》2010,35(5):388-390
一般认为"以痛为输"和"阿是穴"属同一概念。分析表明,二者有相同也有区别,反映不同层次治病经验。"以痛为输"是直接取病症处针刺的一般治疗经验;"阿是穴"为局部反应点,亦即刺灸敏感点,是取病症处反应点针灸的特殊经验。"天应穴""不定穴"同"以痛为输",而不同于"阿是穴"。现在对"以痛为输"的解释与运用已经泛化,与"阿是穴"混淆使用。本文对致误原因亦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结果发现,33例患者血浆 cAMP 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且两年以上组低于两年以内组,空腹血糖150mg/dl 以上组低于150mg/dl 以内组,表明病程越长,病情越重,降低越明显,与中医"久病多虚"的气阴两虚证改变颇相一致。22例24小时尿17-OHCS、17-KS、VMA 含量明显高于正常;11例血清 IgG 降低,IgA、IgM 明显增高,提示此型糖尿病与肾上腺皮质、髓质功能增强以及体液免疫功能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异文关系,结合具体语境,对古医籍中的常见词"循循"、"翕翕"进行辨析,归纳出这两个词皆有多种涵义,对其理解不可拘于习见之义.  相似文献   

16.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内容.<藏象体用关系研究>[1]中曾提出了藏象是一对体用关系,本文是在<藏象体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所做的关于"象"与"藏"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合谷”、“三阴交”下胎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睿  李惠  张鸥 《天津中医药》2009,26(1):41-42
针灸下胎在中医古籍中记载丰富,其中"合谷"、"三阴交"使用频率位列第-.补"合谷"、泻"三阴交,,的下胎机制有三:1)泻"三阴交"泻肝之阴血,补"合谷"可补气,使妇女机体处于气旺血衰的状态,不利于胎元生长导致下胎.2)泻"三阴交"使冲任失调,胎失所养;补"合谷"行气而导胎下行,而至下胎.3)泻"三阴交"使肝、脾、肾3脏功能失调,胎元不固;补"合谷"可补肺,肺主气降,气降太过终至下胎.  相似文献   

18.
通过辨析 ,认为易学中的易不能与占筮混同 ,“医易同源”中的“源”不是巫术 ,“医源于易”之“易”不是《易经》 ,医易关系的“医”专指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络泰粉针及血塞通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络泰粉针及血塞通注射液在临床对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血管阻塞,糖尿病合并症,突发性耳聋,以及脉管炎等疾患的治疗作用。提示络泰粉针及血塞通(主要成分均为三七总甙)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