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erebralinfarctioninducedhemiplegiare sultsfromconsiderableincreaseofthemusculartension ,dysfunctionofcoordinationamongmus culargroupsinducedabnormalreflexactivities,abnormalcoordinatemovementandassociatedmovementowingtofailureofthehighernervecenterinc…  相似文献   

2.
针刺手少阳经穴治疗中风后上臂痉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睢明河 《针刺研究》2001,26(2):131-132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及理论分析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的取穴规律。本文对比观察了针刺手少阳经穴 (治疗组 )与针刺上肢阴经穴 (对照组 )治疗中风后上臂痉挛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取得了显著疗效 (P <0 .0 5 ) ,对照组无明显治疗效果 (P >0 .0 5 ) ,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这与古代经典著作所记载的以阴经穴为主治疗拘急痉挛有所不同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水针对脑膜瘤术后偏瘫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结合水针组)32例、对照组(普通针刺结合水针组)31例;治疗前后对偏瘫患者采用NDS及BI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结合水针治疗组与普通针刺结合水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水针疗法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脑膜瘤术后偏瘫的方法,远期疗效较近期疗效增加,电针结合水针组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针刺结合水针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针刺拮抗肌对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和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以简单随机法,将10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分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传统针刺联合常规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则康复期联合拮抗肌针刺进行干预。4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患侧痉挛状态(用改良Ashworth的量表评分,MAS)、肢体运动功能(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日常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肢体痉挛程度MAS评分和肌力结果分别为(1.58±0.6)分和(372.7±21.6)N,均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照组测定结果(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和MBI评分分别为(82.8±10.6)分和(83.7±5.6)分,优于对照组评分结果(P0.05)。结论:针刺拮抗肌对患侧痉挛肢体进行针对性治疗,可通过神经反复刺激,改善患肢肌张,提高运动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5.
孙瑶  李柏霖  胡楠 《吉林中医药》2021,41(2):272-274
目的探讨眼针联合带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偏瘫患者的11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应用眼针联合带针康复训练。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肢体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9%,(P<0.05);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2组FMA评分、BI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眼针联合带针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脑供血,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以明显提升,对于中风后偏瘫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型偏瘫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治疗中风后痉挛型偏瘫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头针治疗,观察组给予头针结合运动疗法,1个月后对患者的运动功能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运动功能与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1个月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头针结合运动疗法用于中风后痉挛型偏瘫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且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早期行“扶正补土”针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12月在上饶市立医院诊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将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3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行“扶正补土”针法治疗的29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下肢FM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扶正补土”针法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顶颞前斜线齐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睢明河  马惠芳  白杰 《针刺研究》2003,28(2):144-146
目的 :观察顶颞前斜线齐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2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治疗组 ( 3 2例 )和对照组 ( 3 0例 ) ,治疗组采用顶颞前斜线齐刺法加常规体穴治疗 ,对照组采用顶颞前斜线常规刺法加常规体穴治疗。各治疗 3 0次。结果 :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在提高患者肌力方面也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顶颞前斜线齐刺法加体穴治疗中风偏瘫有确切疗效 ,且优于顶颞前斜线常规刺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对中风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中医院康复科收治住院的98例中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值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和治疗组50例(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NDS)、Berg平衡功能进行评定量表(BBS)、巴氏(Barthe)指数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2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有效50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100.0%(50/50);对照组有效4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6%(43/4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2.163,P<0.05)。(2)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N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18.39、16.22,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增高(t=145.00、54.25,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增高(t=126.00、27.13,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NDS评分均较照组降低(t=-5.299,P<0.05),治疗组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照组评分增高(t=2.805、13.203,均P<0.05)。 结论埋线疗法结合针刺、康复训练对中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能更好、更快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的质量,此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虎  张大尉  王新伟 《河北中医》2011,33(9):1349-1350,1374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易化技术对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107例急性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在急性期采用常规处理的同时加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易化技术疗法.2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以简式Fugl - Meyer(FMA)评测患...  相似文献   

11.
赵艳玲  赵京伟  王华 《中国针灸》2007,27(4):237-240
目的:观察序贯疗法治疗中风病偏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44例中风病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疗法组(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对照组)各72例。治疗组根据患者处于软瘫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后遗症期选取不同的穴位,对照组统一采用常规取穴。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检测患者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的生活能力状态、临床综合疗效、促进康复进程及降低血浆ET—1、升高NO水平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病程越短,疗效越佳。结论:序贯疗法治疗中风病偏瘫疗效显著,能降低血浆ET-1、升高NO水平,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2.
何霞平  胡琳丽 《新中医》2021,53(2):191-19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比较2组康复效果、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下肢平衡能力(BBS)评分、四肢瘫功能指数(QIF)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等Fugl-Meye评分及总分均较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BS、QIF评分均较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BBS、QI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下肢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电针、强制性运动疗法、及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对象为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为A组——强制性运动疗法组(10名),B组——电针治疗组(10名),C组——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组(9名)。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康复训练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进行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Fugl-Meyer上肢部分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定。结果三组患者治疗6周后的WMFT、FMA、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强制性运动疗法的WMFT、FMA、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电针治疗组,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组的WMFT、FMA、改良Barthel指数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电针、强制性运动疗法均利于脑卒中早期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二者结合对脑卒中早期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叠加效应,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死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分期整体针灸法与常规针灸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按整体针灸法分期取穴治疗,对照组按常规针灸法取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降低中风病中医病类诊断计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绳带疗法对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康复疗效性。方法:全面检索CNKI、Wan Fang Data、CBM、VIP中文数据库及the CochraneLibrary、Pub Med、Web of Science外文数据库,检索有关采用绳带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进行康复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10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按照Cochrane5.1手册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与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共计5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方面:[MD=2.91,95%CI(2.17,3.66),P<0.00001];在Berg评分方面:[MD=6.03,95%CI(3.68,8.37),P<0.00001];在步行距离(6MWT)、步宽、步长及步速方面分别为:[MD=27.95,95%CI(13.58,42.33),P=0.0001]、[MD=1.09,95%CI(0.49,1.69),P=0.0004]、[MD=1.52,95%CI(0.66,2.38),P=0.0005]、[MD=2.58,95%CI(1.74,3.43),P<0.00001];在MBI评分方面:[MD=4.89,95%CI(3.84,5.94),P<0.00001]。结论:绳带疗法可显著增强常规康复治疗手段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整体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分期针刺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分期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即分为治疗组(分期针刺)和对照组(常规针刺)各30例,比较治疗后病人肌力改善程度.结果: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83.33%,优于对照组60%(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分期针刺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背腧穴配合泻肝补肾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配伍背腧穴和泻肝补肾类药物,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FMA评分和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方案基础上,配伍背腧穴和泻肝补肾类中药比单纯采用常规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头针联合工娱治疗对脑卒中后偏身功能障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大连市友谊医院康复科病房收治的90例脑卒中恢复期存在偏身功能障碍的患者,病程在30~90 d,采取随机的方法,分为头针组30人,工娱组30人;综合组(头针联合工娱治疗组)30人。3组均给予运动疗法训练。头针组予头针治疗;工娱组予工娱治疗;综合组予头针+工娱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采用MAS运动量表进行肢体功能评定,比较3组临床疗效。经过四周的治疗后,三组患者治疗后MAS运动量表评分高于同一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MAS运动量表评分比较,综合组明显高于头针组及工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针联合工娱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偏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浅刺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及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进行浅刺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ADL)、生命质量和肢体功能评价。结果:对照组基本痊愈7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17例无变化11例;观察组基本痊愈10例显著进步165例,进步20例,无变化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和(78.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在治疗前2组患者QLI和LSI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QLI和LSIA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QLI和LSIA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在治疗前2组患者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MBI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在治疗前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升高(P 0.05);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升高更明显(P 0.05)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偏瘫采用浅刺法联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并且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及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72例和对照组648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对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有良好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