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主要评估经筋疗法对非老年膝骨性关节炎人群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诊断标准共选取60例非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健康对照组男性20名,女性10名。方法:通过肌骨超声区分辨别治疗组结筋病灶点和健康组筋结点图像特征,通过触诊和肌骨超声相结合的方式,定位治疗组人群的结筋病灶点,以长圆针进行针刺干预,并对治疗组人群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进行评估。结果:筋结点和结筋病灶点在肌骨超声图上有显著差异,通过长圆针经筋针刺干预,治疗组疼痛评分在治疗后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长圆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薛立功教授以经筋理论为指导,参照《黄帝内经》长针及古圆针"薄其身、圆其末"的描述,结合"西汉金针"而创制的针具,主要用于诊治骨科筋性疼痛类疾病,尤其擅治长期性、顽固性、难治性经筋痹证。该针法强调针至病所,治病选穴"以痛、以结为腧,"行针手法有三,即关刺、恢刺、短刺,对筋痹证进行解筋结、治痹痛、行气血,临床疗效显著。针灸医院已开展长圆针门诊30余年,现就其长圆针门诊的临床经验整理归纳,以供广大学者交流及学习。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受累经筋分布规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受累经筋分布规律。方法对2003年3月—2009年9月进行长圆针治疗的5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筋病灶点多分布于手太阳、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阴经筋。结论长圆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应着重在手太阳、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阴经筋进行循按,寻找结筋病灶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从中医及现代医学角度分析了经筋在心脏神经官能症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中医认为经筋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正常功能状态为“肌肉解利”,一旦出现“聚结”、“筋挛”等病理改变就会影响经脉的畅通,进而影响到和经脉相关的脏腑功能,使之失常,当影响到心脏的功能时就会发生“筋性类冠心病”,即是心脏神经官能症;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软组织损伤会通过物理的组织卡压和化学的炎性物质刺激周围的组织,一旦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受其影响导致调节紊乱,就会引起心脏神经官能症。同时把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症候群分为经筋本病即“前胸后背痛”和经筋累及性内脏病变即“心悸、胸闷、气短及头晕、失眠”等,为从经筋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总结薛立功教授应用长圆针解结法治疗经筋痹痛的临床经验。认为经筋痹痛主要与风寒湿邪侵袭和劳力外伤有关,对局部形成"横络"卡压的顽固性经筋痹痛,采用既可以钝性分离又可以锐性分割的长圆针行解结治疗,主张"以痛为输"的经筋病取穴思路,手法上以"关刺""恢刺""短刺"为主。  相似文献   

6.
正薛立功,当代经筋理论和长圆针的创始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经筋病研究室主任。20世纪70年代初,薛老从传统经筋理论和现代解剖学的角度,分析疼痛的原理、发病规律、诊察要点和治疗方案,并从内经"九针"中,演化出"长圆针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肩、肘、腕、指、膝、髋、踝、足跟等关节及软组织损伤有显著疗效。他2007  相似文献   

7.
长圆针疗法运用其长针和圆针共有的特点疏通结络,松解粘连,治疗运动损伤类疾病有"简、便、速、验"的效果,能较为快速减轻患者的病痛.应用长圆针针刺经筋结筋病灶点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36例,经3个疗程治疗后,治愈30例,好转3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达91.7%.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继发性腰椎间盘脱出综合征疼痛的新疗法.方法:将1396例继发性腰椎间盘脱出综合征患者用经筋辨证方法,循足三阴、三阳经筋查取结筋病灶点,采用长圆针以解结法治疗.结果:治愈(完全止痛)1145例,占81.7%;好转227例,占16.2%;无效29例,占2.1%.有效率97.9%.结论:长圆针治疗继发性腰椎间盘脱出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止痛效应.  相似文献   

9.
薛立功教授经筋理论及长圆针疗法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宏钟  赵宏杰 《中国针灸》2006,26(4):297-300
薛立功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30余载,擅治经筋痹痛,学验俱丰,其经筋理论,独树一帜。其中包括经筋病的概念,经筋与经脉的区别,十二经筋的解剖学基础,经筋病因病理,经筋病的特殊治疗原则,治疗针具及其操作方法。薛教授的长圆针疗法对于临床经筋痹痛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0.
正经筋病长圆针解结法~([1]),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薛立功教授研创的治疗筋性疼痛(筋痹),尤其是顽固性疼痛的一种有效疗法,并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适宜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历经30余年临床观察,疗效确切。但查阅相关文献,鲜见对其安全性的系统研究和评价。本研究旨在通过65例筋性疼痛患者临床观察,验证和评价长圆针解结法治疗筋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经筋辨治膝退行性变合并膝痛36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用经筋辨证论治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合并膝痛的疗效。方法: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内经》“长圆针”,采用《内经》解结针法:1.分离结筋病灶点表层粘连;2.或分离结筋病灶点周围横络;3.或对骨膜下积血、积液进行近骨膜处“横络”切开减压处理。由此分离由经筋辨证所检出的结筋病灶点(横络),解除其对经脉的卡压,减少或消除因卡压后而引出的津液涩渗反应,从而解除膝关节痹痛,使绝大多部分关节痹痛病人取得明显疗效。将364例,532个膝关节退行性变患者用经筋辨证观点。循足三阴、三阳经筋查取结筋病灶点,用长圆针以解结法治疗。结果:治愈426个关节,占80.08%;有效82个关节,占15.41%;总有效率95.49%;无效24个关节,占4.51%。其中50例病人,66个关节随访一年,痊愈30个关节.占45.45%;有效21个关节,占31.81%;总稳定率为77.27%;反复如治疗前者15个关节,占22.7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用经筋辨证论治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合并膝痛的疗效。方法 :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 ,应用《内经》“长圆针” ,采用《内经》解结针法 :1.分离结筋病灶点表层粘连 ;2 .或分离结筋病灶点周围横络 ;3.或对骨膜下积血、积液进行近骨膜处“横络”切开减压处理。由此分离由经筋辨证所检出的结筋病灶点 (横络 ) ,解除其对经脉的卡压 ,减少或消除因卡压后而引出的津液涩渗反应 ,从而解除膝关节痹痛 ,使绝大多部分关节痹痛病人取得明显疗效。将 36 4例 ,5 32个膝关节退行性变患者用经筋辨证观点 ,循足三阴、三阳经筋查取结筋病灶点 ,用长圆针以解结法治疗。结果 :治愈 4 2 6个关节 ,占 80 .0 8% ;有效 82个关节 ,占 15 .4 1% ;总有效率 95 .4 9% ;无效 2 4个关节 ,占 4 .5 1%。其中 5 0例病人 ,6 6个关节随访一年 ,痊愈 30个关节 ,占 4 5 .4 5 % ;有效 2 1个关节 ,占 31.81% ;总稳定率为 77.2 7% ;反复如治疗前者 15个关节 ,占 2 2 .72 %。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整理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背筋肌膜炎的文献,对经筋疗法的源流、经筋疗法致病机理与治疗原则及目前运用经筋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总结,综合分析壮医经筋疗法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本文基于文献的整理和客观分析,认为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相关研究设计和临床评价方法规范化方面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长圆针解结天宗次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依据经筋理论,采用长圆针解结经筋病灶点天宗次治疗,对照组采用毫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有效15例,痊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100%;毫针组痊愈4例,有效26例,痊愈率为13.33%,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长圆针解结天宗次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郝峻  彭娟  赵楠 《江西中医药》2020,51(2):19-22
经筋病(疼痛病)为临床常见病,"筋针"疗法对此病疗效较为突出。笔者在多次治疗中发现,将灸法与之结合,针灸合用,可称之"温筋针"法。此法可提助卫阳之气,提升通达经络、解痉止痛的效果。通过临床案例导引,结合《内经》中"燔针劫刺"概念和经筋理论与卫气学说进行分析,探究温筋针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临床应用中所需注意的问题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论述筋针经筋平刺法,为其在面瘫病急性期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以指导临床。方法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从面瘫病的病因、病机、临床分期及治疗研究概况等方面,探讨针灸治疗在面瘫病急性期中应用的合理性,同时结合筋针经筋平刺法的理论基础及操作方法,分析其在面瘫病急性期的应用。结果 筋针经筋平刺法运用筋针疗法理论,在面部相应的经络循行筋经上,进行筋穴平刺、无感得气,可以达到以知为数般的疗效。结论 筋针经筋平刺法在面瘫病急性期中的应用中具有有效性,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对比经筋多针傍入浅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经筋多针傍入浅刺治疗组和传统经穴电针治疗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取腰背部痛性筋结点,予经筋多针傍入浅刺治疗;对照组穴取痛点阿是穴、华佗夹脊等,予传统毫针直刺电针治疗。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多筋多针傍入浅刺组总有效率为91.7%,传统电针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多针傍入浅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铍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客观评价铍针对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进而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7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76膝),在中医经筋理论的指导下,以关节外经筋痛点为治疗点,运用铍针对其松解,每次选取1~3点,治疗1~2次.以压痛仪测定的压痛值作为关节疼痛的主要评价指标,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各项评价指标数据.结果: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压痛值、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铍针治疗的有效率为89.5%.VAS评分和压痛值间有明显的回归趋势,建立回归方程Y(VAS)=7.841-1.569X(压痛值).结论:铍针疗法是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一种有效方法,压痛仪使铍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客观化、数字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银质针经筋理论针刺法加胸椎整复治疗肩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经筋理论针刺法加胸椎整复疗法对肩背肌筋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和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治疗后常规推拿治疗,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两组均隔天1次,5次(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总有效率达到93.2%;对照组痊愈12例,总有效率72.7%。结论:银质针经筋理论针刺法加胸椎整复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局部和循经取穴针刺治疗配合常规推拿及电脑中频的治疗效果,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中常见的急慢性疼痛诸证多为筋经或肌筋膜病变所致,毫刃针与筋针分别对经筋病和肌肉筋膜的病理改变有着突出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卫气、经筋与肌筋膜理论,结合《灵枢经·九针论》中"员针"的特点,对上述两种针刺法的应用及作用机制进行探究,认为将毫刃针结合筋针的针刺手法应用于疼痛的治疗中,可解痉止痛、调畅经筋,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