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陈静 《陕西中医》2012,33(5):640-640,F0003
<正>"湿"与"热"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其产生途径有:一为感受外邪,二为脏腑病变。古云:"湿者土之气,士者火之子"。故湿能转化生热,热亦能转化生湿。湿热内生多由劳倦失常,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所致;在妇科病中也有因房劳,情郁导致肝肾损伤,湿热蕴蒸而成。笔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体会到,湿热不但能致带下,同时亦为月经不调、崩漏、阴痒等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进一步阐述湿热与某些常见妇科疾患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2.
肛门湿疹和肛门瘙痒症是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中医学认为肛门湿疹有湿热下注,血虚挟风所致,多因脏毒浊气下降,风湿热侵袭,尿粪浸蚀,食积虫扰或因饮食失节.脾失健运,内蕴湿热而发作.现代医学认为有内外两方面的变态反应所致,如病灶感染、食物致敏;外在的湿热寒冷、衣物、外用药物等因素均可诱发而致病.其他疾病因素和消化不良.营养因素.胃肠疾病.肛瘘.痔.肛裂.脱肛等也为常见因素.肛门瘙痒症祖国医学认为血虚生风、风盛挟湿,湿热阻滞及虫淫骚扰肛门皮肤所致.  相似文献   

3.
介绍林钟香教授从"虚、湿热、风"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经验.认为冠心病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重在气阴两虚和肾虚,标实强调湿热;另外,火与风均是重要致病因素.在治疗上,强调湿热、火、风等致病因素的防治,并从益气养阴、益肾健脾着手以扶正治本.  相似文献   

4.
<正> 病例七:1.证候分析:"白晴及肌肤黄如橘色"是湿热交蒸,胆汁外溢所致.发热口渴,为热邪上扰,津液耗伤而成."胸中懊?,恶心欲吐"因湿热熏蒸,胃浊上逆之故".小便短少黄赤如茶"是湿热方盛,膀胱为邪热所扰,气化不利,因而小便短少黄赤如茶.一"腹胀便秘"是阳明热盛,腑气不通."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肝胆热盛之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患者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患者中医体质进行对比研究,为其临床治疗及预防调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肺病科门诊就诊的CVA患者和UACS患者各121例,采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判定。结果121例CVA患者中单一体质70例(57.85%);兼夹体质51例(42.15%),其中两种体质兼夹22例(18.18%),3种及以上兼夹体质29例(23.97%)。121例UACS患者单一体质74例(61.16%);兼夹体质47例(38.84%),其中两种体质兼夹25例(20.66%),3种及以上兼夹体质22例(18.18%)。CVA患者共出现主要体质类型211频次,以阳虚质、气虚质为多,其次是特禀质、痰湿质,分别占27.49%、24.64%、11.85%、10.9%;UACS患者共出现主要体质类型197频次,以湿热质、痰湿质为多,其次是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分别占24.87%、20.30%、14.72%、14.21%、10.66%、10.15%。其中CAV患者在阳虚质、气虚质、特禀质分布上频率高于UACS患者(P均0.05),UACS患者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分布上频率高于CVA患者(P均0.05)。结论 CVA患者和UACS患者的中医体质均有偏颇性,且部分存在兼夹。二者在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为临床辨证治疗和预防调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亦称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问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这种分泌物的长期慢性刺激可引起咳嗽感受器的继发性炎症及相关症状,因此UACS/PNDs是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病因之一.据文献统计,其发病率占慢性咳嗽的41%.[2] UACS/PNDs既不是独立性疾病,也没有明确的病变范围,临床上不易被呼吸内科医师所认识,而五官科医师尤多侧重治疗鼻、咽喉局部病变,故该病症易于误诊、误治.除了鼻部疾病外,UACS/PNDs还常与咽喉部、气管食管的疾病有关,如变应性或非变应性咽炎、喉炎、咽喉部新生物、慢性扁桃体炎等.作者就近年来中医学者对UACS病名的界定、病因病机与证型的的研究、运用中医中药治疗UACS所取得的长足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指出现今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与方向.  相似文献   

7.
阴冷,亦称阴头寒是指阴茎、阴囊寒冷而言,多为命门火衰、寒气凝滞所致.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本病因湿热、肝郁或两者兼存所致者亦不少见.因此用龙胆泻肝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本证31例,疗效较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周冬梅  王萍 《北京中医药》2007,26(4):240-242
祖国医学认为皮肤病虽发于外,但其绝大多数是因体内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和脏腑之间机能活动的失调所致.同时古人认识到脾胃与皮肤病关系密切,如《诸病源候论》记述:"脾主肌肉,内热则脾气温,脾气温则肌肉生热也;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 [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亦体会到,一些皮肤病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如渗出性皮肤病、干燥脱屑性皮肤病、营养缺乏性皮肤病、出血性皮肤病、风邪袭表所致皮肤病等,故调理脾胃对皮肤病的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中医如何辨治脂肪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玉国 《中医杂志》2004,45(7):553-553
答:脂肪肝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以肝脏脂肪蓄积过量所致的肝脏疾病,其病变主体在肝小叶,是以肝细胞内中性脂肪异常沉积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各种损害肝脏的因素均可导致脂肪肝的形成,如肥胖(营养过剩)、酒精(饮酒过量)、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内分泌功能紊乱、代谢性疾病等,其中以肥胖引起者最为常见.根据其临床表现和体征可归纳于中医的"胁痛"、"积聚"、"黄疸"等范畴,与脾虚痰湿内盛、湿热积滞、气滞血瘀、阴虚阳亢等因素有关.现从以下3方面分述.  相似文献   

10.
盗汗治验2则     
近代医家应用中医学理论"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的方法对盗汗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治疗观察,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和进展.笔者在长期的临床治疗观察中发现由于湿热阻滞所致的盗汗亦多见,并用清热化湿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中医认为"痛如刀刺",与瘀阻有关。"刺痛"之机制不仅仅是瘀血所致,其他如痰饮、湿热、寒湿等阻滞所致之疾亦可能引起"刺痛"。现代教科书认为桔梗无活血之力痛证,不能用于瘀血所致之疼。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上方之"血府逐瘀汤":当归、牛膝、红花、生地黄各三钱,桃仁四钱,桔梗、川芎各一钱半,枳壳、赤芍各二钱,柴胡、甘草各一钱。本方为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常用方剂。本方由桃红四物汤与四逆  相似文献   

12.
治疗湿温,一般忌用发汗,如误用辛温发汗,则易致湿热上蒙而窍阻神昏.湿温是因中气不足,脾胃运化失调,抵御湿热病邪的能力低下,湿热病邪或从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所致.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相似文献   

13.
杨雪  盛梅笑 《江苏中医药》2021,53(11):51-54
尿道综合征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淋证"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多由肾虚、肝郁、心火、湿热、瘀热、寒凝等因素致肾与膀胱气化功能障碍所致,当从脏腑辨治,调摄五脏,治以培补肾元、疏肝解郁、清心宁神、益气健脾、清泻肺热,同时兼顾病理因素,采用清热利湿、清化瘀热、温经散寒等通淋之法.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4.
王英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9):388-390
朱丹溪尝谓:"六气之中,湿热为患,十之八九."王孟英也说:"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横.两邪相合,为病最多."结合现代临床来看,许多疾病的发生与湿热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等.笔者在长期的中医儿科临床中体会到,小儿由于体质特点及养育习惯的关系,湿热在中医儿科发病学上亦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兹举其要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浅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仲景对黄疸的辨治既定脏腑,又辨气血,对临床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这条条文言简意赅,不仅指出了黄疸病的主要病变脏腑,还指出了湿热痹郁脾胃气机,邪热"瘀"结于血,导致湿热发黄的病机.临床上黄疸病早期多以湿热或寒湿困脾,致中州失运为主要矛盾,故黄疸的病变脏腑与脾胃密切相关.黄疸的重要病机是瘀,治黄要活血,仲景这种瘀血致黄的思想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多条条文中得到体现,其治黄活血的思想在其用药中亦得到充分体现.现代大量的临床研究亦表明黄疸与血瘀有关.  相似文献   

16.
<正>带状疱疹,中医称"蛇串疮",为临床常见病毒性皮肤病。西医常以抗病毒、免疫增强剂,对症止痛,配合外用药为主治疗[1]。中医多从湿热立论,按病程分期,以湿热轻重分型。证之临床,确有效验。然其"阳虚毒瘀"型,亦时有所见,而文献鲜有记载,教材亦未提及,故笔者就此作一初探,不妥之处,敬祈斧正。1中医学观点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常见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其病毒具亲神经性,故临床出  相似文献   

17.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为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属于中医的"久咳"、"风咳"、"喉咳"等范畴。西医主要针对原发病对症治疗,但易反复发作。因此,积极有效地探寻中医疗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UACS的病因病机、诊治方法及中医临床研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王有鹏教授认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与湿热体质因素密切相关,是小儿过敏性紫癜的重要病因之一。寒地小儿湿热体质因素的形成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即热邪炽盛的同时,湿邪滞留于机体,故而出现具有湿邪致病特点的特殊临床表现。王有鹏教授治疗湿热体质因素所致小儿过敏性紫癜,善于运用分消走泄法及其代表方温胆汤为基础方,注重分利湿热,使湿热因素分消走泄而去,为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患者中医证素特征。方法采用"证素辨证"方法 ,提取患者病位、病性证素,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本病的中医病理特征。结果 UACS病位证素肺频数显著高于表、肝、胃;病性证素痰频数显著高于热、气滞、湿、寒、饮、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并且只有肺和痰两个证素平均积分超过150,为重度病变。结论 UACS核心病位在肺,可兼表、肝、胃;病性以痰为主,寒热虚实互见,肺气郁而生痰是UACS的核心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气化则湿亦化"是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上焦篇中提出的治疗温病湿热证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为了深入理解并掌握吴鞠通这一学术思想,笔者试就此谈一点个人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