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目的:探究颈舒颗粒联合平衡针灸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予颈舒颗粒口服联合平衡针灸治疗,对照组予颈舒颗粒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VAS评分为(2.23±0.9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36±1.24)分,P0.05;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舒颗粒联合平衡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疼痛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小针刀配合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我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实施小针刀配合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曲度、疼痛评分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小针刀联合旋提手法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颈椎曲度,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颈舒颗粒联合平衡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予以颈舒颗粒口服联合平衡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颈舒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为54.84%、95.1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7.10%、80.6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舒颗粒联合平衡针灸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方面具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配合盐酸乙哌立松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颈舒颗粒治疗。观察患者在用药前、用药2周及用药4周后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效率治疗组为91.67%(44/48),对照组为87.50%(42/4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2、4周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VAS评分、NDI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一定疗效,可以在短期内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主要优势为缩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自然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7,(8):1026-1027
目的:探究颈痛颗粒联合旋提手法及功能锻炼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颈椎牵引加双氯芬酸钠配合佩戴颈围治疗,治疗组行颈痛颗粒联合旋提手法及功能锻炼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颈椎活动度及颈椎曲度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及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痛颗粒联合旋提手法及功能锻炼可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促进颈椎曲度及活动度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旋提手法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治疗2周。结果: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手法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颈舒颗粒联合理筋手法对风寒湿阻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生活宣教以及理筋松解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颈舒颗粒口服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疼痛(VAS)评分、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VAS评分、NPQ评分、CASC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改善(P0.05),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舒颗粒联合理筋手法可改善风寒湿阻型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增大颈椎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大椎联合雷火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颈痛颗粒联合旋提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大椎联合雷火灸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颈椎旋转角度、前屈角度、侧屈角度、后伸角度)、颈椎功能[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及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曲度、旋转角度、前屈角度、侧屈角度、后伸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DI、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大椎联合雷火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颈椎关节活动功能,缓解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减轻颈椎疼痛。  相似文献   

9.
谢剑峰  楼莹 《新中医》2022,54(10):173-175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联合颈舒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2组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旋提手法联合颈椎康复操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体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旋提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旋提手法联合颈椎康复操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椎曲度差值变化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椎曲度均增大,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优于对照组8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提手法联合颈椎康复操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体征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颈椎曲度。  相似文献   

11.
靳宪辉  牛洪峰  李华 《中医正骨》2008,20(10):15-16
目的:观察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疗(西药治疗组)和颈痛颗粒联合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疗(联合治疗组),对自身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联合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比较治疗后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走罐联合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8例、对照组42例。试验组采用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走罐联合颈椎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部放松手法联合颈椎牵引治疗。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共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治疗2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颈肩部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并采用田中靖久等制定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判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间患者颈肩部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031.863,P=0.000),即存在时间效应,VAS评分逐渐降低。2组患者颈肩部疼痛VAS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14,P=0.000),即存在分组效应。治疗前,2组患者颈肩部疼痛VAS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56±0.839)分,(7.345±0.873)分,t=1.095,P=0.298];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试验组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260±0.928)分,(5.012±0.815)分,t=16.434,P=0.000;(1.927±0.744)分,(3.012±0.676)分;t=51.852,P=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9.226,P=0.00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间患者临床疗效综合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3.412,P=0.000),即存在时间效应,临床疗效综合评分逐渐增高。2组患者临床疗效综合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05,P=0.000),即存在分组效应。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疗效综合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00±2.116)分,(10.210±2.055)分,t=0.062,P=0.803];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试验组临床疗效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3.980±1.422)分,(13.020±1.538)分,t=9.373,P=0.003;(17.710±0.874)分,(15.310±1.554)分,t=84.088,P=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5.064,P=0.000)。结论: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走罐联合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患者颈肩部疼痛,综合临床疗效优于颈部放松手法联合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旋提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5—10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基础治疗同时,观察组采用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治疗周期为2周。评估2组总体疗效,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度及2组患者的疼痛缓解起效时间、疼痛缓解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2/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ASCS各项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缓解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提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针刺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疼痛,提高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旋提手法配合颈痛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旋提手法配合针刺颈痛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配合颈围制动治疗。2组均隔天治疗1次,2周后用田中靖久"颈部神经根症治疗成绩判定基准"和"11点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NRS-11)"来评价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效率治疗组为84%,对照组为7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不适。结论:2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效、安全,与颈椎牵引配合颈围制动相比,旋提手法配合颈痛穴针刺疗效更显著,且可操作性强,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仅给予针刺治疗,药物组仅口服颈舒颗粒治疗,治疗组予针刺联合颈舒颗粒治疗,2周后评定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药物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各组治疗后NRS疼痛评分及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针灸组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观察应用不同方向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本课题研究纳入标准的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首先应用推拿手法进行颈部肌肉放松治疗,然后指导患者头部主动分别向左右两侧最大限度旋转,并颈前屈20°,共做两次旋提手法,治疗时间为10~15 min。对照组采用枕颌布兜取卧位垂直颈椎牵引治疗,牵引重量5~10kg,治疗时间为20~30 min。2组均每天治疗1次,以10 d为1个疗程,1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VAS及颈椎功能评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颈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总体疗效的比较:观察组痊愈35例(72.92%),总有效45例(93.75%);对照组痊愈24例(50%),总有效38例(79.16%),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48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48例有5例患者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应用不同方向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快速缓解颈、肩、背、上肢疼痛及麻木等症状,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还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手术综合疗法优化方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牵引和中药熨烫治疗,非手术综合疗法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旋提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改善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疼痛VAS评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非手术综合疗法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 0.05;非手术综合疗法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疼痛VAS评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相近,P 0.05;干预后非手术综合疗法组疼痛VAS评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患者颈椎功能改善的作用确切,可有效可缓解颈椎疼痛,改善睡眠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刀干预激痛点联合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取针刀干预激痛点联合颈舒颗粒治疗,对照组予以颈舒颗粒口服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后、随访1个月以及随访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记录治疗前、治疗后以及随访3个月颈椎生理曲度和临床疗效。运用SPSS21统计学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资料分析处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是91.43%和85.71%(P <0.05),并且治疗后、随访1个月以及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VAS、PSQI和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颈椎曲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刀干预激痛点联合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可以明显改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以及颈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颈康合剂联合牵引推拿内外兼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9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推拿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服用我院自制的颈康合剂,治疗10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VAS、ND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7%(P0.05);治疗组VAS评分、ND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论:颈康合剂联合牵引、推拿内外兼治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牵引、推拿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总结旋提手法治疗颈椎病的影像学特点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二科,诊断为颈椎病(除外脊髓型颈椎病)且经旋提手法治疗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情况、影像学特点(X线平片、CT及MRI)及手法治疗的疗效、疗程、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0例患者中男171例,女329例;年龄17~82岁,平均年龄(52.17±12.84)岁;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混合型颈椎病比例分别为5.60%、62.60%、10.40%、21.40%;X线诊断生理曲度异常及颈椎失稳比例分别为96.00%和47.00%;CT诊断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及后纵韧带骨化比例分别为86.12%、48.98%、22.86%;MRI诊断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比例分别为96.18%、54.60%;旋提手法治疗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混合型颈椎病的有效率分别为96.43%、96.17%、98.08%、96.26%,治愈率分别为17.86%、15.65%、17.31%、14.95%;疗程7~23 d,平均疗程(13.553.06)d;500例患者接受旋提手法治疗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颈椎曲度异常和颈椎间盘突出是颈椎病的主要影像学表现;旋提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其中颈型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见效较快;该手法可应用于无脊髓型颈椎病症状体征但存在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及后纵韧带骨化患者,但应重视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排除手法禁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