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阴黄”一名最早见于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认为黄疸分阴黄、阳黄,首见于宋·韩祗和的《伤寒微旨论》,有专篇《阴黄证篇》,与其时间相近的宋代医家窦材在其《扁鹊心书》中将阴黄、阳黄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元代医家罗天益在韩、窦二位医家的研究基础上,对阴黄、阳黄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明·张景岳对黄疸及阴黄、阳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至此,阴黄、阳黄理论已基本完善。罗天益所论阳黄是“身热不大便,而发黄者,用仲景茵陈蒿汤”,若是阴黄“皮肤凉又烦热欲卧水中,喘呕脉沉细无力而发黄者,治用茵陈四逆汤”(《卫生宝鉴·发黄》);而张景岳所论“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消利,  相似文献   

2.
王灵台论"介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钢 《中医杂志》2006,47(1):74-75
黄疸是临床常见病证,以日黄、身黄、小便黄为其主症。汉代“五疸”之分,后世则把黄疸分为阳黄、阴黄两类,并据此制定了相应的治则、治法及常用方剂,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3.
戴薇  何国美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1):804-804
黄疸型肝炎中的阴黄临床较少见,病因病机又较复杂,同时缺乏客观化的实验室指标,给阴黄的诊断、治疗带来困难,故临床报道较少。笔者用温阳活血化痰法治疗阴黄3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黄疸型肝炎中,阴黄较为少见,如何诊治?本文就阴黄的病因病机,结合临床,探讨如下: 一、病因病机:阳伏阴盛,疫毒加之阴黄的含义是广义的,可见于内伤杂病,及感染疫毒所致的疾病中。据文献所叙,阴黄见于内伤杂病时有表现为虚寒证者(王肯堂),有血气衰败、心脾肾虚者(张景岳),有真阳素虚、脾肾交伤者(秦景明),有寒湿伤中者(吴炳),有气虚者(王海藏),有血虚者  相似文献   

5.
阴黄辨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祖国医学对阴黄的认识可上溯到隋代。《诸病源候论》首先提出阴黄概念,但隋代之“阴黄”属热毒之范畴,与后世学者所论不同,故而渐被扬弃。历代医家不断研究阴黄,汉代张仲景对阴黄的辨治作出了重要贡献,宋代韩祗和、元代罗天益则有专篇著述,近代诸多学者又有发挥与创见。然现代阴黄之定义比典籍所述之内涵狭窄得多,与前人对阴黄的理解差异甚著。按中医理论定义规则,阳黄属实属热,阴黄应属虚属寒;而现在将阴黄定义为脾虚与寒湿,除此之外的证型必然会游离于黄疸概念之外,显然此种定义法存在缺陷,其辨证思维自然会受到影响与掣肘,故阴黄之概念需要充实与完善,阴黄之辨证亦有待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临床72例阴黄患者的治疗观察,探讨脐火疗法在治疗阴黄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72例阴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比对照组增加了脐火疗法,1个月后对ALT、AST、TBIL、ALB、PT等指标上进行监测对比。结果治疗组对ALT、AST、TBIL、ALB、PT等指标上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火治疗对于乙肝、肝硬化所致的阴黄患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1阴黄理论形成的三阶段1·1阴黄理论奠基阶段《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溽暑湿热相薄……,民病黄疸”[1],首先提出炎暑湿热为黄疸的成因。而《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指出:“黄疸……,久逆之所生也”[1],从侧面反映了黄疸病的产生有其慢性病理基础,非一蹴而就,而久病则多属虚  相似文献   

8.
阴黄辨治探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阴黄辨治探源湖北中医学院(430061)张赤志,陆定波关键词:阴黄,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张景岳说:“凡病黄疸,而绝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黄”。阴黄误以阳黄,袭用苦寒攻伐,则更伤已衰之正气,甚者可随药而毙,故须把握阴黄证治规律。1湿重于热──阴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9.
阴黄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雪飞  张长法 《中医杂志》1997,38(9):560-562
观察阴黄与阳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并检测肝功能、胆红素、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T淋巴细胞亚群、胆酸、透明质酸、层粘蛋白等项目,发现阴黄与阳黄患者之间不仅在症状、体征方面有明显区别,其实验室多项指标也有显著差异。初步认为阴黄是黄疸后期肝细胞处理胆红素功能降低、胆红素来源偏多、肝脏微循环异常、肝脏纤维化、机体代谢低下等多种复合因素造成的“综合征”。阴黄病理特点为邪衰、正伤、胆郁与血瘀。  相似文献   

10.
阴黄辨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时雄 《光明中医》2002,17(2):19-20
黄疸病为常见病、多发病。临证时又常将其分为阳黄、阴黄。按中医理论 ,阳证属实属热 ,阴证属虚属寒。因此 ,阴黄当属虚寒证范畴。虽然历来对阴黄认识颇不一致。但终究不能游离于阴黄属虚寒证这一概念之外。兹仅就笔者对阴黄的认识略陈管见。1 阴黄的病因病机黄疸的病因有内外两个方面 ,外因多由感受外邪 ,饮食不节所致。内因多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有关。两者互相关联。黄疸的病机关键是湿。正如《金匮要略·黄疸病》指出 :“黄家所得 ,从湿得之。”因此阴黄的发病与湿邪有密切的联系。1 1 感受外邪 :外感湿浊疫毒之邪 ,从表入里 ,郁而不…  相似文献   

11.
我们治疗血吸虫病在流行地区所患发之黄疸,大约不出于阴黄、阳黄之范畴。一般对治疗方法采取陆久芝医师所云:“无论阴黄、阳黄,皆不外茵陈蒿汤。阳黄宜大黄、栀子为伍;阴黄宜附子、干姜为伍”。陆氏此说,乃为临床随证而治之经验谈。因此,我们在临床上,治疗阳黄以茵陈蒿汤为主;治疗阴黄以茵陈四逆汤为主。兹将数月来治疗黄疸择其典型病例,作一初步简介。借以抛砖引玉。尚希同道,给予指正。  相似文献   

12.
茵陈蒿汤在阴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茵陈蒿汤在阴黄中的应用郭海平,刘安祥解放军289医院(043014)主题词黄疸/中医药疗法,茵陈蒿汤/治疗应用,阴黄茵陈蒿汤由茵陈、大黄、栀子等3味药组成,古人用其治疗阳黄,其效甚捷,但因其药物组成均为苦寒之品,阴黄多不采用,经临床验证此方在阴黄的治...  相似文献   

13.
近代医家对黄疸的辨证主要分为阳黄证和阴黄证两大类,这种辨证分型在中医治疗黄疸病的临床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笔者查阅中医历代相关文献,整理出阳黄、阴黄理论发展历程,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疸一证,中医习惯分为阳黄、阴黄两大类。临床上阳黄证较多,其理法方药已为医者所熟悉;而阴黄则临床少见,易为人们忽视。现从此类稿件中选录验案一则,供临床参考。阴黄证用温运药,亦须辨证准确,不能草率从事。  相似文献   

15.
阴黄辨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黄辨治探讨空军南京医院(210002)潘雪飞,张长法,常洁江苏省中医院陈列红江苏省淮阴市传染病院徐明关键词黄疸,辨证论治黄疸中阴黄以症情危重,病机复杂,治疗棘手为特点。笔者为此遍览中医经典,研读名家专著,结合临证进行初步探讨。1阴黄的病因病机祖国医...  相似文献   

16.
刘建  仲润生 《四川中医》2013,(11):10-11
仲润生主任认为阴黄的病因固由于外感、内伤、误治等所致寒湿引起,但其本乃由于脾肾阳虚,脾肾阳虚之因有五。阴黄与阳黄的辨证要点不能单以黄色鲜明与否来判定,无论黄色鲜明与否,但见脘腹痞胀、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迟等,则为阴黄无疑。基于阴黄乃阳虚为本,寒湿为标,故立方遣药,应标本兼顾,治脾之药应补、运兼施,尤重运脾,运脾之药,则贵在轻灵。  相似文献   

17.
综合古今医家对肝气(阳)虚的临床特点、病因病机的研究,分析其导致阴黄的病理机制,并总结其辨证要点与治疗原则与方法。肝气(阳)虚是肝脏功能低下的一种表现,可影响到气血、精神、消化等功能活动。肝气虚,继而胆气不足,胆汁排泄无力,积滞外溢导致黄疸外;肝气(阳)虚,脾阳不振,运化无力,也可导致胆汁积滞导致阴黄;肝阳虚,寒湿内生,气滞血瘀,胆液困阻,外溢于肌肤而发为阴黄。肝气虚必须与肝郁脾虚鉴别,肝阳虚亦须与脾阳虚、肾阳虚鉴别,它们在治疗上也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阴黄)的辨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瑞斌  沈秋华 《中医杂志》2001,42(7):397-398
黄疸病,阳黄易治,阴黄难愈。慢性肝炎阴黄若血胆红素不高者治之不难,而胆红素显著增高者治之棘手。我们把后者暂称为慢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阴黄),本病的显著特征就是阴黄和高胆红素血症,以慢性活动性肝炎(以下称慢活肝)合并胆汁淤积者较为常见,慢活肝胆汁淤积发生率为12%~20%,血清胆红素超  相似文献   

19.
张金良主任医师认为,黄疸阴阳之根本区别不在于寒化或热化,而在于病邪侵袭的浅深,临床阴黄黄疸较常见。张老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的针对阴黄黄疸的"组药"汤方,临诊时巧妙加减,其效如神。  相似文献   

20.
关于界定现行统编教材《中医诊断学》中阴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肝病中属阴黄病例的临床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从而对阴黄的定义与病机,以及由此涉及黄疸概念等予以厘定。方法由专人负责阴黄的诊断观察,并从106例阴黄病例中随机抽出22例,然后从按设计收集的临床资料中选择目黄、面黄、舌脉象及有特征性的症状、体征与血清总胆红素等进行统计并作八纲辨证分析。结果所有观察病例,除面或面身色晦外,目色一概为淡黄或深黄,同时伴小便淡黄或深黄如茶色。兼(或兼)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恶心、腹膨胀、便秘,以及蜘蛛痣、肝掌、腹膨隆而无畏寒肢凉、腹部冷痛、踡卧,以及分泌物或排泄物的澄澈清冷等。舌多暗红、淡紫,苔多黄、黄腻、白腻、薄白,脉多弦。结论黄疸者,不必面、目、身三部黄染悉具,而以目淡黄或深黄为诊断要点。其中,面或面身色晦者为阴黄,但非目前《中医诊断学》教科书普遍认为的由寒湿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