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夏泻心汤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为治小柴胡汤证因误下成痞而设。方中黄连、黄芩苦寒降泄以和阳,而清中焦之热;干姜、半夏辛温散寒以和阴,而除中焦之湿;更佐以人参、甘草、大枣补益脾胃,助其健运之力。共成辛开苦降、寒温并用、降逆消痞、调理脾胃之剂。尤在泾说:“中气既痞,升降失常,于是阳独上逆而呕,阴独下走而肠鸣,是虽三焦俱病,而中气为上下之枢,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本方在后世医家应用很广,笔者曾用本方治寒热错杂,脾胃不  相似文献   

2.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病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人参、黄芩、干姜、甘草、黄连、大枣组成,功能和中降逆消痞。笔者临床以本方加减治疗各种寒热虚实错杂之胃病多有奇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大枣、甘草组成,具有和中降逆消痞之功。本方主治寒热错杂,气机痞塞之心下痞满证,临床多用于治疗内科消化系统疾患,而用于妇科疾患者则鲜见。笔者从师于王雪梅主任医师,屡见王师以本方加减或组成复方治疗妇科月经病,  相似文献   

4.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用以治疗柴胡汤证误下,痰气互结,升降失常,心下痞满不疼,呕吐不利等.其方为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本方以半夏为君,配干姜辛开温散,降逆止呕,芩、连苦寒降泻,人参、大枣、甘草健脾和胃,辛开苦降,共起降逆开结、和中泻热消痞的作用.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用以治疗寒热夹杂之呕吐痞证.笔者近年临床用于多种病证,每每取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甘草、大枣组成。半夏泻心汤即小柴胡汤去柴胡加干姜、黄连,主治脾胃虚弱而寒热互结,升降失调而以呕吐为主的痞证。笔者用本方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举验案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增强 《陕西中医》2007,28(9):1243-1244
1辛开苦降调和脾胃消痞满《伤寒论》中治疗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痰气痞的半夏泻心汤。方中半夏、干姜辛温能散能开,降逆化痰;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炙甘草、大枣、人参补益脾胃诸药合用使痰热清,气机顺,胃气和,痞满之证自除。病例。急性胃肠炎。患者王某,男,25岁。自诉,3d前,因多吃生  相似文献   

7.
半夏泻心汤系汉·张仲景所创,载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中以味辛苦之半夏入胃为主,辛开散结,苦降止呕,以除痞满呃逆之证;辅以干姜辛温祛寒;黄芩、黄连苦寒泄热,佐以人参、大枣补益中气,使以甘草补脾胃而调诸药。如此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顺其  相似文献   

8.
<正> 经方半夏泻心汤经数百年临床应用,逐步扩大了应用范围。笔者应用其治疗慢性泄泻,疗效较好。 一、方剂来源、功用和适应证 本方首见《伤寒论》,原治疗少阳证误下,损伤脾胃,少阳邪热内陷与气机相结,以致脾胃升降失司,寒热之邪结于中焦,出现“但满而不痛”,“呕而肠鸣,心下痞”等症。药仅七味,但药简意深,配伍精当。方中半夏辛温散结和胃,降逆止呕;干姜大辛,温中散寒,止呕散痞;黄芩、黄连苦寒泄热,燥湿,  相似文献   

9.
半夏泻心汤治疗残胃炎症验案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夏泻心汤方出自《伤寒论》一书,由姜半夏、黄连、黄芩、党参、生姜、大枣、甘草七味药组成.功能降逆散结、清泄痞热、补益脾胃,主治胃痞一证。笔者遣用本方结合临床辨证分型治疗残胃炎症.颇获良效,兹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半夏泻心汤出自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一书,此方是由半夏为主药以降逆止呕,痞因寒热错杂而成,故既用黄芩、黄莲苦寒泄热;又用干姜、半夏辛温散寒,为辛开苦阵寒温并用,阴阳并调之法,从而达到恢复中焦升降,消除痞满的目的;更佐以人参、甘草、大枣补益脾胃,助其健运之功,笔者根据30年临床经验用本方加减变化治疗胃肠疾病有效率达9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半夏泻心汤系张仲景《伤寒论》之方,功用: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主治胃气不和,心下痞满,干呕或呕吐,肠鸣下痢,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本方原治小柴胡汤证误用下剂损伤中阳,外邪乘机而人,寒热互结,而成心下痞。本方用黄连、黄芩之苦寒降泻除其热,干姜、半夏之辛温开结散其寒,参、草、大枣之甘温益气补其虚。七味相配,寒热并用,苦降辛开,补气和中,自然邪去正复,气得升降,诸证悉平。  相似文献   

12.
半夏泻心汤系张仲景《伤寒论》之方,功用: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主治胃气不和,心下痞满,干呕或呕吐,肠鸣下痢,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本方原治小柴胡汤证误用下剂损伤中阳,外邪乘机而人,寒热互结,而成心下痞。本方用黄连、黄芩之苦寒降泻除其热,干姜、半夏之辛温开结散其寒,参、草、大枣之甘温益气补其虚。七味相配,寒热并用,苦降辛开,补气和中,自然邪去正复,气得升降,诸证悉平。  相似文献   

13.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干姜、黄连、黄芩、党参、大枣、甘草组成。具有平调寒热,消痞散结之功。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症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方中半夏、干姜辛开能散脾气之寒,黄连、黄芩苦降能降胃气之逆,党参、大枣、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胃痛、便秘、失眠、口腔溃疡等病症,收异病同治之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憨兰 《中医研究》2007,20(6):55-56
艾滋病属于病毒性传染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目前尚不统一,但根据其传播方式、流行情况、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预后转归等方面来看,现有文献报道大多把本病归属于“温疫”、“虚劳”的范畴。半夏泻心汤即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始见于《伤寒论》治小柴胡汤误下成痞者,但《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篇》亦用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本方辛开苦降,具有和胃降逆,开结除痞的作用。方中黄连、黄芩之苦寒降泄,除其热;干姜、半夏之辛温开结,散其寒;苦降辛开,补气和中,自然邪去正复,气得升降,诸证悉…  相似文献   

15.
半夏泻心汤、枳实消痞丸治疗慢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由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党参组成。原方主治小柴胡汤证误下成痞者,如《伤寒论》154条所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俱,而以它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曰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另在《金匮要略》中又用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后世师其法,凡脾胃虚弱,客邪乘虚  相似文献   

16.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组成。本方原为伤寒误下伤中,邪犯于胃,胃失和降,寒热互结,心下痞硬者而立。  相似文献   

17.
正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49条:"伤寒五六日,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组成为半夏、黄芩﹑人参﹑干姜、黄连、甘草、大枣,功能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攻补兼施。其本方虽是治疗痞证的代表方剂,但在现代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其他疾病。笔者查阅近年发表的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分析并总结  相似文献   

18.
论苦辛通降法及其临床运用225700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王少华苦辛通降法亦称苦降辛开法或苦辛法,它首创于张仲景氏,见于《伤寒论》,其代表用方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泻与甘草泻心汤亦属此范围。方中黄连、黄芩苦寒泄降以清热,干姜、半夏辛温开结以散寒。通过调和...  相似文献   

19.
经方半夏泻心汤经数年临床应用,逐步扩大了应用范围。笔者在临床上用本方加减治疗膈肌痉挛、胆汁反流性胃炎、妊娠恶阻、慢性结肠炎等,均获得较好的疗效。现举例如下。1方剂来源本方首见《伤寒论》,原治疗少阳证误下,损伤脾胃,少阳邪热内陷与气机相结,以致脾胃升降失司,寒热之邪结于中焦,出现“但满而不痛”,“呕而肠鸣,心下痞“等症。药仅七味,但药简意深,配伍精当。方中半夏辛温散结和胃,降逆止呕;干姜大辛,温中散寒,止呕散痞;黄芩、黄连苦寒泄热,燥湿,辛苦合用,一  相似文献   

20.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七味药物组成。为化痰降逆,消痞散结之剂。笔者曾以此方化裁,治疗急慢性胃炎、肠炎、溃疡病及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疾患,收效满意。现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