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难度、广度与深度并存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而多元化认知背景则是当代大学生认知方式的特征,故把握教学的目标和重心,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是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质量的必然。建构主义理论注重认知过程中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的传递和接受,而是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主张以教法促学法,以旧知促新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建构性、累积式、目标指引式和反思性的学习。此恰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自主学习模式及中医以"领悟"内化知识相宜,故可分析学习主体和教学内容之特殊所在,据建构主义教学原理设计中医基础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2.
合作性学习方法在中医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认知学习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分析了传统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的不足,认为中医基础教学亟待吸取合作性学习方法;从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合作性学习方法在中医基础课堂教学、自学讨论、答题练习和撰写论文等方面,探讨了合作性学习在中医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认为合作学习对于改革旧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中医药学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以理论概括和总结作为入门课程,违背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经验到理论"的认知过程和教材编写原则。加之《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过于强调知识系统性的结构性缺陷,初学者接受困难一直是困扰教学的一大难题,影响了学生对中医学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所以《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是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对象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康凤河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2):121-122
1问题的提出中医基础理论是整个中医学科群的基础,是中医学的第一门主干课程,名词概念繁多,内容枯燥。初学者接受困难、教师讲授吃力一直困扰中医基础理论教与学。中医学不同于现代科学的知识体系,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中建立的认知结构无法接受同化中医学的内容。认知结构是指学科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层次的排列,具有组织、同化新知识的功能,因此,重塑学生能够同化中医体系的认知结构,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认知结构的重塑依赖于课程知识结构的揭示和把握。由于中医基础理论具有整个中医学知识框架的性质。因此,通过课程教学塑造出认知结构,就能为其后各科课程的学习提供自我组织和同化的能力[1]。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结构是什么?学生的认知结构如何塑造?这一重要问题依靠近年兴起的概念图策略有望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医的入门和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基础理论的教育是中医教育的始动环节,其教育的质量关系着学生对中医的认知以及学生今后中医的学习,因此中医基础理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成为当前中医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中医基础理论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知识层面、灵活的临床思辨能力,使教师具有强烈的人格魅力,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和吸引力,为学生开启中医学习之路;保障中医人才的培养及中医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病案问题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长期《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体会,开展了病案问题式教学法的研究应用。病案问题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广泛推广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以使理论与临床实际更加贴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本文拟就病案问题式教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索,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7.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必修课,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各门课程的专业基础课,改革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势在必行.案例教学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从案例的选择、引入时机、分析和评价几个环节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存在契合点。通过研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分阶段适用性,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更好地牢固掌握中医学基础知识,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中医学知识体系,尽快形成中医思维模式奠定基础。借鉴建构主义关于获得知识过程的原理,对探索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改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学生从高中进入中医院校的第一门课程,是中医学知识体系中的基石,是中医其他各临床专业的理论基础,也是继承与创新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笔者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进行BOPPPS有效教学模式改革,设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于实验组应用BOPPPS模组设计教学环节。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喜爱BOPPPS教学法,综合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的对照组。学生认为BOPPPS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更能提高了学生学习抽象理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内容提要: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是中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中医各科的基础课程。我们在教学中根据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特点,采用:一.模式认知法,根据中医学理论模式特点开展教学,以培养学生独特的中医学思维方式和学习中医学的学习方法:二.整合法,用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整合传统的中医教育教学理念,并以指导、规范、整合中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兴趣激励法,是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利用青年学生勇于探索、奋斗进取、不甘落后的心理特点,激励学生争创学习标兵,使学生存学习中保持良好心态:四.启发作答法,在授课中以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以及存在的因素和解决问提的方法。模拟教学、讨论等措施,强化技能学习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顺英 《中医教育》2007,26(4):25-27
激发学生了解、学习中医药的兴趣,进而理解、接受、热爱中医,并有决心去挖掘中医药这个伟大的宝库,这是在西医院校从事中医药教学教师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分析了西医院校药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医药学兴趣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如何在中医药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医基础理论藏象教学中的学习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元洁 《中医教育》2006,25(5):40-42
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理论,分析了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中学习迁移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学习迁移方法,如已有医学知识迁移、日常生活实践知识迁移、传统文化背景知识迁移、西医学相关知识迁移、临床病案知识迁移,并认为积极的学习迁移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坚定学生的中医专业思想,提高藏象教学的效果和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医临床专业实行本科导师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医临床本科教学中实行本科导师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克服目前教学模式的不足,营造良好的中医文化氛围,构建新型的教学关系,为培养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中医专业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阐述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双语教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81名中医本科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学生支持双语教学,认为效果不错,纯英文的双语教材更适合教学需要.结论以学生基础英语水平的提高为前提,教师进行专业英语培训为保障,结合合适的双语教材并安排预习,进行双语教学切实可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内经教学要点及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出发,探索内经课程教学要点:①要阐明《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②要理清内经理论对中医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学术价值;③要讲透《内经》理论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同时,总结出内经教学应当注意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中医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掌握中医理论真谛,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本科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初步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扩大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中医药院校应开展双语教学,我们进行了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结合双语教学实践探讨了对中医学本科生用中、英文讲授生物化学课程的优势与意义、教材的选择、实施类型的选择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措施来培养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以克服双语教学的困难等具体问题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把循证医学的理念融入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教学中去,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开展围绕实际病例,以病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导,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循证医学教学,能够培养医学生主动学习和临床思维以及临床实践能力.改进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将生化理论、中药方剂和临床疾病与生化实验相结合,在中医七年制开设综合性生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适应中医药院校的课程设置,能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两医院校的中医学内容教学中,受到教学目的 不明确、内容多、学时少,中西医理论体系差异较大,理论脱离实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不理想.对此,笔者提出中医学教学应明确教学目的 、动机,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精选与整合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临床见习等改革设想,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形成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通过阐述在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中开展形成性考核的必要性、模式、操作及考核评定方法等,说明该模式可有效延伸课堂教学,补充课堂教学与教材的不足,对加强学生中医传统思维能力、深入理解医家学术思想、提高中医理论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