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治肺     
直接治肺之法,常用的有宣肺、肃肺、清肺、泻肺、温肺、润肺、补肺、敛肺八法,凡是医生,人人会用。其中宣肺、肃肺二法最为常用,但其概念却有被误解之处。宣肺:宣者通也。肺主气,气宜通畅。任何外邪,侵犯到肺,都能使肺气失于通畅,导致咳嗽上气,故谓“诸气腕郁,皆属于肺。”宣肺之宣,是宣通肺气之膹郁,则咳嗽上气自得缓解,属于十剂中“宣可去壅”之范畴。李时珍释为“壅者塞也。宣者布也散也”,为  相似文献   

2.
何谓“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答:这是秋燥病初、中、末三期的治疗大法。现简释如下: 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说:“温自上受,燥自上伤,理亦相等,均是肺气受病”,即指秋燥初起必先犯肺。肺为华盖,位处上焦,故曰“上燥”。燥邪犯肺,肺之津气受伤,失其清肃宣降之职,故临床表现除一般津气干燥见症外,常以咳嗽,甚至气逼喘满等肺气膹郁症状为主。治宜宣肺润肺,如治  相似文献   

3.
宣肺法即用宣散发表、开提肺气、宣通郁壅的方药治疗肺气郁闭、肺气不宣证的方法。凡治肺 ,宣肺为第一大法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是肺的主要功能 ,肺的宣发作用能使卫气津液敷布于肌表乃至全身 ,从而使之能抗御外邪、启闭汗孔、调节体温、润泽皮毛 ,也即《灵枢·决气》所云“上焦开发 ,宣五谷味 ,熏肤、充身、泽毛 ,若雾露之溉 ,是谓气”。《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 :“诸气月贲郁 ,皆属于肺” ,若外邪束表致肺气失宣、肺气郁滞则出现咳逆、喘促、恶寒发热、鼻塞不利、头身疼痛等症 ,津液布散失调又易产生湿痰水肿。宣肺法主要应用于外感…  相似文献   

4.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个常见证候。咳嗽的病理因素主要为痰。就本病的特征,宜重视化痰顺气,使痰清气顺,肺气宣畅,则咳嗽易于治愈。杨仁德老师是云南省老中医师带徒第二批、第三批导师,临证经验丰富,擅长咳喘病的治疗。杨师认为,治疗咳嗽,"痰"是关键,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从无痰到有痰,从有痰到化痰,痰出咳止。临床运用杏桔二陈汤治疗外感、内伤咳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程万里主任中医师从医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是天津市武清区家喻户晓的名老中医,他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尤其擅长治疗小儿咳嗽。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匪浅,今择导师辨治小儿咳嗽经验,介绍如下:1外感咳嗽居多,宣肺降逆并用小儿形气未充,卫外不固,外感六淫之邪,邪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均先犯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导师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小儿咳嗽以外感咳嗽居多。对于小儿外感咳嗽的治疗,导师主张宣肺祛邪为先,肃降肺气为佐。表邪得解,肺得宣降,咳嗽乃愈。临床用药,宣肺降逆并用。宣肺常用桔梗、前胡等,降逆之品则常  相似文献   

6.
陈潮祖教授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喘多种证型及兼见证.外寒日久,肺闭水停治宜宣肺开郁,温阳利水;肺热未尽,肺气闭郁治宜开宣闭郁之肺气.指出小青龙汤中有散有收,有泄有补,气津兼顾,开合相宜,配伍精当,应用于咳喘效果不可勿视.咳而遗尿治宜振奋中阳;咳而兼喘治宜外散表寒,内宣肺气;咳引胸胁痛治宜肺肝同治;咳兼溢饮治宜温肺散饮,宣肺平喘.  相似文献   

7.
浅谈外感咳嗽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富英 《新中医》2000,32(7):53
外感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笔者从医 2 0多年 ,诊治外感咳嗽紧抓宣、清、润 3个环节 ,收到较好效果 ,现浅谈体会如下。1 宣法肺主宣发 ,外合皮毛。风邪外袭 ,必先犯肺 ,导致肺气不宣 ,郁而不畅 ,而见咳嗽、咯痰不爽、胸闷、恶风寒、发热、鼻塞流涕等症。治宜宣肺 ,一是运用轻苦微辛之药宣通肺气 ,以复肃降功能 ;二是用疏解之药 ,以祛风发汗 ,宣通肌表之气。宣肺之药 ,常用苦杏仁、桔梗、前胡。苦杏仁苦泄宣滞、降气止咳 ;桔梗开提肺气 ,祛痰 ;前胡下气消痰 ,解散风热。若为风寒者加紫苏叶、荆芥 ;风热则加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 ;暑湿加薏…  相似文献   

8.
《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是论述咳嗽病机的最早记载,也是对咳嗽病机的完整概括。咳嗽主脏在肺,《素问·咳论》云:“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外感六淫或内伤所生的病邪,皆伤及于肺而致咳嗽,这是因为肺主气,其位最高,为五脏之华盖,肺又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肺最易受外感、内伤之邪,而肺又为娇脏,不耐邪侵,邪侵则肺气不清,失于肃降,迫气上逆而作咳。肺阴不足每致阴虚火旺,灼津为痰,肺失濡润,气逆作咳,或肺气亏虚,肃降无权,气不化津,津聚成痰,气逆于上,引起咳嗽。肺为五…  相似文献   

9.
小儿咳嗽 ,分外感和内伤两类 ,临床以外感咳嗽为多见。初学常不易抓住重点 ,因而感到治疗方法不易掌握。兹结合临床经验 ,将自己常用的治咳方法概括为宣、清、温、润、补五法。1 宣 :宣肺止咳肺窍清灵 ,喜宣通而恶窒塞。如感外邪 ,邪气袭表束肺 ,肺气不得宣发肃降而致咳嗽 ,常用“宣”的方法。辛温宣肺法 :适应于外感风寒所致形寒肢冷 ,鼻流清涕 ,咳嗽频数而重急 ,无痰或有痰稀白 ,甚则咳剧而吐 ,咽痒声重 ,热微不渴 ,舌质淡红 ,或舌尖有红点 ,舌苔薄白 ,脉浮紧 ,指纹浮红。选方杏苏散 :苏叶、制半夏、甘草、前胡、桔梗、枳壳、橘皮、杏仁…  相似文献   

10.
慢性咳嗽大多由外感六淫袭体,肺失宣肃,失治误治,余邪恋肺所致;或为素体亏虚,饮食不当,过用寒凉等,皆可导致肺气上逆,咳嗽不止。治宜理肺润腑自拟久嗽汤以宣肺散邪、降气止咳、利咽化痰使肺气肃降,痰浊消散,咳嗽缓解。  相似文献   

11.
“敛散同施”治外感迁延咳嗽验案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书玖 《光明中医》2009,24(9):1785-1785
外感咳嗽,多责之外邪犯肺,治以因势利导,宣肺气,祛外邪,冀肺气宣通,则咳自止.而临床多见外感咳嗽迁延,或因素体禀赋不足,肺脾气虚,感邪后正气无力抗争;或因治疗失当所致.笔者在临床遇数十例外感迁延咳嗽,治以"敛散同施",每每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故不揣简陋,将些许心得与同道探讨,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12.
咳嗽乃肺系疾患中常见的证候之一,是以肺气上逆作声为特征的。《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仲景遵经旨,创治咳大法,体现了“本之于诸脏。标之于肺”的治疗思想,其制方遣药,严谨有度,堪为楷模。笔者据《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条文将其约为十四法,祈斧正之。一、解表宣肺法(《伤寒》35条)为治疗风寒犯肺咳嗽之主法。肺司气,主宣、主降。缘风寒束表,内合于肺,致肺气失于宣降、发为咳嗽。其证候特点是:恶寒发热,无汗咳喘,苔薄白,脉浮紧。宗《内经))“因其轻而扬之”,立辛温解表、宣降肺气法。方用麻黄汤。方中麻、桂合用,解表宣肺,  相似文献   

13.
《素问·咳论》指出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强调了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肺气宣发而发生的咳嗽。咳嗽虽是肺系的主要症状 ,但又可并发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笔者在临床上每遇咳嗽之症 ,依据辨证求因 ,审因论治的原则 ,在治肺同时兼治其他脏腑 ,疗效满意 ,现分述于下。1 肺咳肺乃清虚之府 ,为脏腑之华盖 ,呼之则虚 ,吸之则满 ,只受本然之正气 ,受不得外来之客气 ,邪气客于肺则肺气失宣而咳嗽。若风寒外束 ,痰饮内停 ,表现为喘咳 ,头痛 ,胸痛牵引缺盆 ,痰粘难咯 ,或吐白涎 ,口燥咽干 ,脉浮紧 ,苔薄白。治宜解表散寒 ,温肺化饮止…  相似文献   

14.
外感咳嗽为机体因感受外邪致肺气失于宣肃而出现的咳嗽。历代中医学家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外感咳嗽的治疗上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对现代治疗咳嗽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本文通过查阅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医家关于外感咳嗽治疗的中医方面的古籍文献,发现古人认为外感咳嗽的病因与四时六气有关,病机为外邪侵袭,肺气失宣,肺气上逆而咳,治疗上以宣肺止咳为主,并注意结合四时节气变化,重视化痰顺气。忌用苦寒润降及敛肺止咳药,同时,宣肺亦不可太过,过犹不及。  相似文献   

15.
<正>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故中医学中将该病谓之咳嗽。其病因为外感、内伤引起的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西医对于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多采用止咳祛痰药,严重咳嗽者使用中枢镇咳药,但是用药即止,停药即发,而长期服药容易导致胃肠道和肝肾损害[1]。外感为六淫邪气犯肺,治疗当以祛邪利肺为主;内伤为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而咳,治疗当祛邪止咳,扶正补虚。现介绍1例西医治疗效果不  相似文献   

16.
肺主气,司呼吸,肺脏功能正常则能营运呼吸,吸清呼浊,实现“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失自然,司清浊之运化”(《景岳全书》)。肺气宜宣宜降,若肺为邪气壅闭,宣降不利,常表现为咳嗽。一般的咳嗽证治,新咳治之以发散宣肺为主,久之则内虚,治宜补肺益肾。  相似文献   

17.
咳嗽一病,《内经》以咳统之,后世咸分咳嗽,言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余意两者往往兼有之,故统称咳嗽。《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俞昌云:“肺如钟焉,外受六淫之邪气,白外叩之则鸣,内伤七情声欲积损之病气,自内叩之亦鸣,鸣即咳嗽之确象也”。是知咳嗽不止于肺而必关于肺。前贤治咳嗽多分外感与内伤,外感者解表祛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肺痰热证形成、致病及其证治。外感六淫、烟雾秽浊之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劳逸失度、体质偏颇、吞咽障碍等是导致痰热蕴肺的主要原因。痰热蕴肺,致肺气宣降失常,引发咳嗽、哮病、喘证、肺痈等常见肺病发作。痰热久结,肺气损伤,胀满不降,发生肺胀;或损耗气阴,或壅滞腑气等。治疗肺痰热证,要清热化痰,宣肺降气。顽痰结滞者,适当应用咸寒软坚药。同时兼顾固护气阴、调畅腑气。  相似文献   

19.
咳、痰、喘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三大主症,全国名中医张之文教授基于叶天士辨治久咳思想“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是病不独在肺矣”,认为本病治疗重在调治肺、脾、肾三脏,提出“开上、运中、奠下”治疗原则。病在上焦,肺失清肃,气易壅滞,治宜开宣肺气;病在中焦,脾失健运,痰浊内阻,治宜温运脾气;病在下焦,肾失摄纳,气促而喘,治宜补纳肾气。急性加重期开上为主;稳定期运中、奠下为主,或三法同用,同时兼顾兼夹证治疗。  相似文献   

20.
权红 《北京中医药》2011,30(9):662-663
方和谦教授临床中,无论内外寒热虚实,凡以咳嗽症状为主症者,多以调和肺气为法,强调肺气宜宣宜降,灵活运用宣肃二法谓之调和肺气.方老以辛开苦降调和肺气,用药顺肺气宜降之性,而采用辛开苦降之品,首选苏、杏、前、桔四药为治咳主药,亦宣亦降,使气道通利,肺气宣畅则咳嗽自止.方老选用止嗽散加减为调和肺气法的代表方剂,方中有宜有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