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管遵惠继承和发展了其父管正斋的学术思想~([1]),提炼和践行了管氏针灸的传承理念,形成了学术特点鲜明的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2-11])。现将管遵惠教授针刺手法的学术特点探讨分析如下。1管氏下针十法"下针十法"包括进、退、捻、留、捣、弹、搓、努、盘、飞,是管氏针刺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明代高武的"神针八法"(安神定志、按穴进针为一法,龙虎交战为二法,随咳进针为三法,行针催气为四  相似文献   

2.
管氏针灸选穴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整理管遵惠名中医学术经验,介绍管氏地灸选穴方法论。结合临床着重阐述了临证取穴”六原则“、选穴处方“十法则”、与穴方法“二十种”等管氏针灸选穴方法论,探讨了管氏针灸的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管氏经验穴──音这(单穴),攒眉(双穴),飞翅(三穴),治瘫六穴(穴组)的临床运用;阐述了管正斋老中医的学术经验。  相似文献   

4.
该文阐述管氏舌针的源流,论述管氏舌针的作用机制、穴位、主治及针刺手法,总结管氏舌针在临床的应用经验,并将管氏舌针进一步与现代康复结合起来,在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脾疾病等疾病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Yi R 《中国针灸》2010,30(8):657-659
管遵惠教授在继承家学及前人经验基础上,致力于针法灸法研究,开拓创新,发展了热针疗法等特殊针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管氏针灸流派。本文着重介绍管遵惠老师针灸学术思想,从经络辨证经验、管氏针灸处方原则及取穴精要、管氏针刺手法、学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6.
管正斋刺法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遵惠 《中国针灸》1998,18(9):557-560
简介管正斋老中医刺法经验 ,阐述了单针透刺法、两针傍刺法、三针齐刺法、四针恢刺法、五针扬刺法、多针连刺法的针刺方法及临床运用 ,探讨了管氏刺法的理论渊源和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管遵惠老师针灸临证特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介管遵惠老师经络辨证经验,望神察气观色的临证要诀,浅析其针灸取穴、配穴特点;结合学习管氏针刺手法的跟师体会,初探管遵惠老师针灸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伤科学讲义》为民国骨伤名医管季耀所著的一部优秀的伤科学著作,该书体现了管氏诊治伤科的学术理念和用药特点,其中多处涉及到药物炮制对药性的影响。纵观全书,炒法多次出现,酒、姜、醋作为辅料出现频率十分高,童便也是本书记录的常用辅料。现就此书研究管氏伤科药物炮制特点并作阐述。  相似文献   

9.
管正斋老中医刺法经验简介650041昆明市中医医院管遵惠管正斋老中医,云南省著名针灸学家。管老毕生潜心研究《内经》、《难经》理论,能够遵古训而不拘泥,师古人多有发展。笔者曾对管老的针刺手法等学术特点,做过探讨分析〔1-8〕。本文着重简介管氏刺法经验。...  相似文献   

10.
王蓉  郭友花  指导:徐福 《新中医》2019,51(12):327-329
简版:徐福教授认为,呃逆之病有虚有实,但总为胃气上逆动膈之证;而龙虎升降法补泻兼施,可疏经通络、降逆止呃,又寓补于泻,补脾胃之虚损,调阴阳气血之盛衰。笔者从呃逆的病因病机及龙虎升降法的作用着手,辨经与辨证结合,阐述了运用龙虎升降法治疗呃逆的取穴方法、手法应用及治疗验案,可供临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浅谈针刺手法“龙虎交战”的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虎交战”手法,是针刺补泻手法的一种,临床多应用于各种痛症。明代徐风《针灸大全》所载《金针赋》说:“六曰进气之诀,腰背肘膝痛,浑身走注痛,刺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待气上下;亦可龙虎交战,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杨继洲《针灸大成》也说:“龙虎交战手法,三部俱一补一泻。龙虎交争战,虎龙左右施,阴阳互相隐,九六住疼时”。还对手法的操作作了具体的描述:“凡用针时,先行‘左龙’则左拈,凡得九数,阳奇零也;却行‘右虎’则右拈,凡得六数,阴偶对也。乃先龙后虎而战之,以得气补之,故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乃得返复之道,号曰龙虎交战。”上海中医  相似文献   

12.
1管氏针刺手法整体观“辨证明,虚实清,别经脉,定腧穴,量深浅,审部位,视禀赋,合时令,参舌脉,查针具”,这是导师在家学的基础上,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制定的一套针刺操作程序,导师强调指出,针刺手法不仅仅是单纯的操作技巧,而是针灸学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疗法获取临床最佳疗效的主要条件。管氏针刺手法的运用中蕴含人体虚实、经脉腧穴、部位深浅、禀赋舌脉、时令针具等各个方面,将单一的针刺手法操作提高到一个全面的手法操作系统,提出诊与治的高度统一,突出体现了针刺手法整体观的学术特点。这些也是针刺施术的注意要点,言简意赅,提纲携领,条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管氏经验穴-音这(单穴),攒眉(双穴),飞翅(三穴),治瘫六穴(穴组)的临床运用;阐述了管正斋老中的学术经验。  相似文献   

14.
管氏补泻手法"内核"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介绍了管氏针刺手法体系中起到核心主导作用的“捻转”手法。在管氏针灸流派中,无论是初级补泻手法,高级补泻手法,抑或是特殊针刺手法,都始终贯穿着“捻转”手法。  相似文献   

15.
管遵惠老师高级补泻手法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介管遵惠老师高级补泻手法,包括太极纯真补泻法、飞经走气四法、两性生化六法等,叙述手法操作及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王家涛  卢泳 《中国针灸》2002,22(6):42-50
“龙虎交战”作为针刺手法之一,首见于《金针赋》(明·徐凤):“龙虎交战,左撚九而右撚六,是亦住痛之针”。其止痛特色一目了然。《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明·杨继洲):“龙虎交战手法,三部俱一补一泻……龙虎交争战,虎龙左右施,阴阳互相隐,九六住疼时……凡用针时,先行左龙则左拈,凡得九数,阳奇零也。却行右虎则右拈,凡得六数,阴偶对也。乃先龙后虎而战之,以得气补之,故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乃得返复之道,号曰龙虎交战,以得邪尽,方知其所,此乃进退阴阳也”。龙虎交战通过左右反复交替捻转以镇痛,属于《金针赋》中“治病八法”之一。“龙”,指左转,即大指向前捻转;“虎”指右转,即大指向后捻转;左转右转两法反复交替进行,称“交战”。  相似文献   

17.
龙虎交战手法作为古代针法之一,其手法充分体现中医经络、阴阳理论,镇痛疗效显著。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该法,笔者查阅从2008年—2019年有关龙虎交战主题文献。经筛查,检索有效文献71篇,包含理论基础、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三方面。涉及其渊源、操作、作用通路多个层面以及神经、骨伤等多科疾病。综合分析发现龙虎交战手法本身极具中医特色、操作不难,临床效果优异,尤其是其止痛效果,但其作用机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过梁针治疗癔症性瘫痪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管氏过梁针法治疗癔症性瘫痪68 例,治愈率95 . 59 % , 总有效率98 . 53 % 。探讨了管氏过梁针的学术特点; 总结管正斋老中医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龙虎交战是一种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复式补泻手法,首见于明代徐凤《金针赋》:"龙虎交战,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龙,指苍龙,为左,意指左转捻针,为补法;虎,指白虎,为右,意指右转捻针,为泻法。左转、右转两法反复交替使用,称为"龙虎交战"。它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畅气血的功效,古代医家常以‘住痛’、‘移疼’来概括其治疗作用。该法在临床中治疗痛症涉及范围较广,近20年来的报道中也表明运用龙虎  相似文献   

20.
古今医家龙虎交战针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虎交战"针法起源于明代徐凤的<金针赋>.其操作手法被概括为"左捻九而右捻六",其作用为"住痛之针";汪机和李梃均巧妙地发展了徐凤的理论,汪机是在分层的基础上又结合了青龙摆尾和白虎摇头的操作;李梃则认为应根据疾病的寒热性质决定操作步骤,行气而达到热补凉泻的目的;杨继洲的论述更加详细而明确.其操作是在天、人、地部分别施术,各左转九数,右转六数.现代医家陆瘦燕和奚永江继承并发扬了徐凤的学术思想,管遵惠则是在杨继洲分天地人三部操作的基础上,结合了辨证施治的原则,使龙虎交战手法的运用更加合理.该文主要通过对古今各位医家的龙虎交战针法进行总结和整理,对比分析了古今龙虎交战针法的异同之处,从而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