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河北省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吕士君教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经验。本病病机总由胃气上逆动膈所致。辨证不外虚、实、寒、热四方面。吕老对本病治疗以调和脾胃为主线,兼顾肺、肾的调整,重视经验用药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吕士君教授是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石家庄市中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出身中医世家,石家庄市名中医,河北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近40年,精于中医内科,尤擅长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强调辨证论治,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在治疗上重视精神、社会及自然环境对患者疾病的影响,临证屡起沉疴,效验颇多。吕士君老师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辨证治疗顽固性呃逆,药到病除,桴鼓相应,无一不效,令后学者惊叹。现将吕老师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吴润秋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师于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李聪甫。从医30余年,在内科疾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脾胃病、肾病等疑难病症的中医诊治颇有心得。  相似文献   

4.
白兆芝治疗老年顽固性呃逆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震宁 《中医杂志》2004,45(12):901-901,916
老年性呃逆属临床常见病,其病情有轻重,治疗有难易,轻者每以常法即可获愈,重者病机复杂,病情顽固,常法多难奏效.  相似文献   

5.
韩登科治疗顽固性呃逆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登科为河南省上蔡县名老中医 ,擅长脾胃病的诊治 ,现将其治疗顽固性呃逆经验总结如下。脾胃气虚 ,湿浊壅滞是本病的病机呃逆之产生 ,多由胃气上逆所致 ,且涉及诸脏腑。如肝气郁结 ,横逆犯胃 ;肝肾阴虚 ,虚火上冲 ;或脾肾衰败 ,虚气上逆 ;或膈上有痰 ,闭塞肺气 ;或肺胃不和 ,致气机逆乱 ;若久病、重病得之 ,乃胃气败绝之征。顽固性呃逆其病理关键在于脾胃气虚 ,湿浊壅滞 ,升降机枢失于旋转。脾主运化、升清 ,胃主受纳 ,主降 ;脾胃气虚 ,健运失职 ,水湿停聚 ,聚湿生痰 ,痰湿中阻 ,胃失和降 ,水谷之糟粕积滞难下 ,传导无力 ,气机升降失灵 ,呃…  相似文献   

6.
7.
经验穴为主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经验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针刺经验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并与针刺常规穴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对照。结果经验穴为主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与常规穴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有明显差异。结论经验穴为主针刺治疗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气法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顽固性呃逆患者GO例随机分为中气法针刺治疗组和旋复代赭汤加味药物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中气法针刺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气法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全国名老中医张沛霖是昆明市延安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从医60余载,耄耋之年仍勤于临床。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运用针灸治疗呃逆的经验简介如下。1现代医学对呃逆的认识现代医学的“呃逆”指膈肌痉挛,是由膈肌不自主的间隙性收缩引起的疾病。因膈肌属呼吸肌而将其归入呼吸系统疾病。除单纯性膈肌痉挛外,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癌、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胃肠食道手术后等都可引起膈肌痉挛。2中医对呃逆的认识中医认为呃逆是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引起胃失和降的病理因素有寒气内伤、燥热内盛、气郁痰阻、气血亏虚、肺失宣降等。危症出现呃逆乃“土败胃绝”之征,有“久病闻呃者死”之说。3张老师验案举例3.1升不足,降亦不足呃逆轻重差别极大。有呃逆连声,一日之内,时作时止,数年、数十年不愈,而饮食起居一如常人,无它所苦者。张老师曾在消化科会诊一位呃逆20余年的中年妇人,多次住消化科而未能治愈。胃镜示:“浅表性胃炎”。予针内关、中脘、足三里以和胃降逆,5次治疗效不佳。转诊张老师,见其面色无华,呃声轻浅,脉左弱而右弦。辨为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尤以脾气不升为甚,治疗重在升举清气。选手三里、曲池、完骨、头维、梁丘、足三里,轻刺激,留针15 m in。调治...  相似文献   

10.
顽固性呃逆的针灸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呃逆者,轻者自愈,重者呃逆频作,不由自主;虽经治疗仍呃逆连续不止,顽固者可持续数日之久,严重地影响饮食与睡眠,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呃逆是一个病,也是一个症,多由邪气与积滞中阻,或暴怒气逆,使胃膈气失宣降所致.若针刺证治得法,多获效验.  相似文献   

11.
王新陆教授乃全国著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学验俱丰,善治疑难杂病。主要总结了王新陆教授运用升降法治疗胃下垂的临证经验。认为胃下垂的主要病机在于脾胃气机升降乖戾,浊踞清位,在治疗上重在把握"升"、"降"之寸度,而尤当注重和降法的运用,以顺应"胃以通降为顺,通降为补"的特点,临证应根据证机或升降同施,或先降后升,或降寓升中。其用药特点可总结为降浊以助升清、权衡脾升胃降和兼调肺肝肾三个方面,对临证治疗本病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颈椎扳法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56岁,高级工程师。2001年7月15日来我院求治,自诉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连续不停,严重影响睡眠及饮食,曾口服654-Ⅱ片,3次/日,每次2片,无效,心率76次/分,律齐,血压18/10kPa,无冠心病及高血压病史,根据其症状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指压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采用针刺配合指压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西药山莨菪碱肌注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指压治疗顽固性呃逆总有效率优于西药山莨菪碱肌注治疗。  相似文献   

14.
吴本升  陈玉根 《新中医》2012,(7):213-214
朱秉宜系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教授、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朱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育及研究工作60余年,有很深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治疗顽固性便秘尤为专精。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朱教授治疗顽固性便秘的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1首要明确病因,中西汇通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9例因胃部手术后造成顽固性呃逆的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 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在18岁~62岁。其中胃修补术3例,胃不全切除术6例。皆因术后发生呃逆,影响休息和饮食。  相似文献   

16.
马振河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1007-1007
呃逆俗称“打呃”主要表现为膈肌不自主地突然产生痉挛性收缩,从而引起短促吸气,喉中发出“呃”声,声短而频繁,不能自控。严重者昼夜不停,迁延数日至数月不愈,称之为顽固性呃逆。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点穴配合走罐疗法,共治疗顽固性呃逆31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呃逆,又称“膈肌痉挛”,它是由膈肌和其他呼吸肌不自主地连续或间歇性的收缩或痉挛所致。顽固性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采用胃复安注射液肌注、巴氯芬片口服等常规治疗无效者。笔者采用醒神针刺法治疗顽固性呃逆3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程为平  景伟  庞博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513-2515
呃逆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西医对其有不同的理解,中医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胃气上逆,胸膈被扰:西医认为,呃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或中枢神经等受到刺激后引起的一侧或双侧的膈肌阵发性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从而发出短促响亮的特别声音,并将持续痉挛超过48 h未停止的呃逆称为顽固性呃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按照不同的临床症状将顽固性呃逆分为寒邪犯胃证、心胃火盛证、肺胃气逆证、肝郁犯胃证、脾胃失和证、痰热蕴胃证、胃阴亏乏证、胃肾两虚证等8个证型,进而针对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不同证型,采取头项针倒丁字取穴法为主,体针辨证配穴为辅的针刺治疗方法,并通过自拟顽固性呃逆评分量表的评分结果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其临床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立安教授治疗呃逆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立安教授系青岛海慈医疗集团针推康复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曾研修于日本新泻大学脑研究所神经内科,从事临床研究近30年,擅长于治疗多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屡起沉疴。笔者有幸随老师学习2年,得其言传身教,受益匪浅。现将恩师治疗呃逆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呃逆又称膈肌痉挛,为受寒或食入药物、冷食、吸入冷空气等使膈肌发生的不自主痉挛性收缩的一种常见症状.继发性呃逆者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癌、胃癌、肺癌、溃疡病、胃炎)、癔症、服用某些药物等刺激因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持续48 h以上称为顽固性呃逆,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与进食.现将治疗顽固性呃逆常见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