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孟英治痰     
清代名医王孟英,临床治病讲究从痰论治,所著《王氏医案》应用痰药之病例,几占十之八九。一、"痰"为多种疾病之源王氏治痰,不是单指喘咳门中之化痰涤饮,而是突出运用涤痰之法,为温热病之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  相似文献   

2.
四、治“痰”温补之戒《王氏医案》叙述误用药物酿牛痰饮而致变幻之病例甚多,存朱敦书令正结胸案特别指出:“余每见神术全昏,便不甚闭,惟胸前痞结,不可救药而死者,皆升提之误进或腻滞之早投也。”  相似文献   

3.
该文浅述韩树人教授对有形之痰的认识及其辨"痰之标"及"痰之本"的治疗经验,并介绍验案4则。  相似文献   

4.
彭景星先生系湖北孝感地区名老中医,从医50余载,学验俱丰.彭老服膺王孟英之学,推崇其以"轻药"愈重病之用药方法.今举彭老效王氏之法治愈妊娠剧吐验案一则,并浅析彭老治该案之用药特色,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痰是脏腑病理变化的产物,是由水液停积反映于临床的证候.痰之为病,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故临床时重仔细辨证,多可收效.古云"怪病皆属于痰".今举两案,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6.
耿贤华 《光明中医》2016,(24):3657-3659
目的探讨赵绍琴先生名方五子涤痰汤治疗痰浊为患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涤痰通络为大法,运用五子涤痰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和高血脂证2则。通过膝骨性关节炎案,分析五子涤痰汤治疗关节、经络之痰的疗效;通过高血脂案,分析五子涤痰汤治疗脉府之痰的疗效。结果五子涤痰汤治疗关节、经络、脉府之痰疗效确切。结论五子涤痰汤即治痰之标,又能消成痰之源,可广泛应用于痰浊为患的各种病证。  相似文献   

7.
分析古代文献中有关肾虚生痰及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治疗肾虚痰证的论述,并辅以《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中相关医案,深入阐发其病机、治法以及禁忌。肾虚生痰病机有二,即"水沸为痰"与"水泛为痰"。水沸为痰之证宜用滋阴降痰法,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忌用温燥法、苦寒清热法且宜久服;水泛为痰之证,宜用温阳摄痰法,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忌用攻逐法。同时辨析"地黄泥膈生痰"说,并指出肾虚兼感外邪生痰宜固本为要,肾虚生痰疑似外感忌用发表。  相似文献   

8.
"痰"乃因津液停滞不行所致,其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痰来自于津,瘀本源于血,生理上津血同源,病理上则可见因痰致瘀、因瘀致痰、痰瘀同病.慢性肾脏疾病虽多以虚证为主,但常虚中夹实,其中不乏痰瘀致病者.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之范畴,临床多认为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因素有关。痰浊亦为眩晕论治之重要方面,故从痰浊角度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通过验案介绍临证方药运用经验。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胸痹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肝、脾、肺、肾虚损是病之本,气滞、血淤、痰浊、阴寒是病之标.而痰浊贯穿于冠心病的始终,从痰论治,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动脉粥样硬化痰瘀化浊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本虚标实、痰、瘀为患的基本病机已得到认同,热毒学说也已得到重视.而近年提出的"浊邪"致病的新观点,其论述没有超出火(毒)、湿(浊一痰)、瘀血的传统认识范畴.本文则从"痰瘀化浊"病机角度对浊邪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浊邪"是痰瘀胶结、得热腐而化生之阴邪,既有痰、瘀之特点,又有别于痰、瘀之邪.治疗时,单化痰不能去瘀血之结,独活血不能去痰之滞,故当痰血同治、以泄浊邪为要;且浊邪多兼火毒,浊得火腐而易生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容易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等.因此,泄浊必兼清火是治浊防变之关键.  相似文献   

12.
痰病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是指人体脏腑气血失和,津液运化失常的病理产物而言,其中包括从肺胃咳吐而出的"有形之痰",也包括停积于脏腑、经络、血脉之中的"无形之痰".既成之后又成为致病因素,停滞在机体各个组织器官之中而产生各式各样的疾病,称为痰病.故有"痰生百病"、"怪病多痰"之说.因此,对痰病进行深入研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理痰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方芡实、清半夏、黑脂麻、柏子仁、生杭芍、陈皮、茯苓片,主治痰涎为患.张氏用之"屡次能建奇效","即痰证垂危,服之亦可挽救".此方组方精妙,尤以芡实的应用独具匠心,现将其治疗思路浅析如下. 1 肾失封藏,痰涎内生 自先秦迄金元,中医学对于痰的成因,基本上囿于脾胃、脏腑之气化营运,治则主要是健脾、肃肺、化痰.到明代,痰病学说才有了全新的发展,其显著突破首先是王节斋提出的"痰之本肾也,原于肾"之说,在痰病理论发展上独树一帜.更值得注意的是,张景岳云:"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  相似文献   

14.
痰病治验2例     
痰病痰证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痰随气行,无处不到.而痰又分有形之痰、无形之痰两种.因此,痰病会发生在临床各科.对各种不同的痰病证进行正确的诊断,则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痰与心脑血管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五脏之病,俱能生痰"的理论,探讨痰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其病机特点、证治法则.认为五脏系统是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从五脏系统调控是防治一切痰病的根本;从五脏系统调控心脑血管病痰证的具体措施包括从五脏治痰、从五脏调理、改变痰浊体质等.  相似文献   

16.
痰与瘀是疑难怪病之根,危急重症之源.痰瘀虽为不同的病理产物,但有其同一属性.放有"痰瘀同源"之说.如朱丹溪指出"痰夹瘀血,遂成窠囊".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也谈到"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张介宾也说:"痰指人之津液,无非水谷所化,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水"等等.  相似文献   

17.
浅谈历代医家论治痰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痰可以停留在机体内外各个部位,有"五脏六腑俱有""内外上下皆到"之说,生成各式各样的疑难奇异病症,因此又提出痰为诸病之源,有"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而历代医家对痰的学术观众说纷纭,在治痰上也各有心得.文章认为诸家之论,各有其发挥,通过对诸家痰病观作一总括分析,综合观之始全.  相似文献   

18.
肾虚积痰是指肾虚气化失司导致痰邪生成、蓄积、为病的病机概念。肾虚积痰形成之因有二:一是先患肾虚,复兼痰积,或外受诸邪,脏气互乘,致虚实错杂、积痰盘踞,属因病而生痰;二为积痰日久,渐变肾虚,致肾虚生痰,属因痰而致病。肾虚积痰之机可归纳为阴虚水沸、阳虚水泛、气虚不纳三种,可分别予育阴清热化痰、温阳化气消痰、纳气归肾摄痰等法治之。金水六君煎善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之证,用于治疗肾虚积痰所致的多痰咳喘等症,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9.
《温热经纬》为清·王孟英所著。王氏长于治痰,尤长于治温病挟痰之症。在《温热经纬》中,王氏关于温病挟痰辨证施治的论述多达30余处,其中多数见于《余师愚疫病篇》的按语中。可见越是急症、重症和危症,王氏越是重视治痰以提高疗效。下面试从几个方面归纳王氏在《温热经纬》中对温病痰症的论述。一、病因病机王氏认为温病痰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两方面。(一)素有痰症宿疾王氏指出:“邪火上炎,固能郁遏肺气  相似文献   

20.
化痰逐瘀法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病因病机与治疗两方面探讨痰瘀互结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血管性痴呆多继发于中风等脑血管疾病,病情复杂,乃本虚标实之证,肾虚为本,痰瘀为标,痰瘀互结为其基本病机,贯穿该病始终,故补肾活血、化瘀逐瘀是治疗该病的根本大法.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