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心血管疾病在中医属于心悸、怔忡、胸痹、真心痛、眩晕、心痛等范畴。近年来,现代医学对痰瘀之间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痰瘀在心血管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更加明确,并认识到瘀血除了与"有形之痰"结合致病外,更重要的是在于"无形之痰"、"微观之痰"。1中医对痰浊瘀血的认识中医素有"津血同源"、"痰血同源"、"痰瘀同源"之说。痰浊为津液在体内输送和排泄过程中发生障碍,停留在体内而致。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滞不能正常运行而成。  相似文献   

2.
补泻首先是一种治法.是针对虚证和实证分别采用增益(补)和减损(泻)的方法. 早在〈内经〉就有"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的记载.可以悟出传统的"虚"指人体基本物质精、气、血、阴、阳等不足;"实"则指体内停留和积蓄着不该停留和积蓄的物质;不该停留和积蓄而停留和积蓄了才叫邪盛,如六淫侵袭及痰、饮、宿食、毒素、瘀血、癌肿、浊气等.据此〈内经〉制定了"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灵枢·根结〉)、"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以平为期"(〈素问·三部九候论〉)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无形之瘀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郑义侯 《新中医》2000,32(8):6-8
提出无形之瘀的概念,指出无形之瘀仍属瘀血范围。凡瘀血有临床症状和体征,通过中医四诊便可发现者,称有形之瘀;凡瘀血无临床症状和体征,需借助现代检测手段和运用活血化瘀治疗有效来证实者,称无形之瘀。进一步对无形之瘀的病因病机、表现及诊断依据、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其病因(寒热虚实皆可致瘀)及治疗(活血化瘀法)与有形之瘀相同,其表现则存在于多种疾病之中,成为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可运用甲皱微循环观察、  相似文献   

4.
活血化瘀法是针对“瘀血”证而设的。而“瘀血”始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中,首先提出来,并且描述了瘀血的几种主要症状和脉象,他对瘀血的辨证治疗及理论经验有些一直沿用至今,他所制定的“桃仁承气汤”,“下瘀血汤”,“抵当汤”等,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法树立了典范。清代名医叶天士倡导“通络”之说。善于应用如:蜣螂、土鳖、水蛭等虫类逐瘀药;晚清名医王清任对活血化瘀法应用贡献更大。他继承前人成就并结合  相似文献   

5.
活血化瘀是中医临床常用治法之一,所用方药包括活血行血、活血祛瘀和破血攻坚三类。活血行血方药具有疏畅血脉、推动血行以及活血补血的作用,用于瘀血轻症。活血法瘀方药具有开瘀通阻、活血通络、法瘀生新的作用,用于气滞血瘀、经络瘀血之证。破血攻坚方药则具有破血祛瘀、攻坚散结的作用,常用于瘀血有形之症积肿块、瘀血经闭、外伤肿痛等症,由于瘀血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别及合并证的存在,故活血化瘀法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适当配合其他治法,常用如下:1温经化瘀法血宜温,温则通,寒则凝。治疗瘀血寒症时,当以活…  相似文献   

6.
李霞  窦逾常 《吉林中医药》2010,30(12):1044-1045,1052
脑卒中证不论其在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症,瘀血是贯穿始终的病因。《医参》云:"脑髓纯者灵,杂者钝",而"杂"者以瘀血作祟为多。因此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卒中时,应用愈早愈好,否则瘀滞时间愈长,其周围脑组织受损愈严重,功能恢复就愈困难。并且活血化瘀为治疗脑卒中的主线。但活血化瘀之品性多破泄,逐瘀过猛,易伤正气,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消中有补,寓养于破,配以柔润之品,达到祛瘀而不伤正,活血祛邪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冰教授在妇科疾病治疗中提出活血化瘀法有活血消溶与活血下血之分,在活血化瘀药中桃仁、红花、三棱、莪术4味药,均有活血化瘀止痛之效,均可以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瘀血证,但是桃仁、红花两味药活血化瘀,以下血为主,两味药为下法。而三棱、莪术两味药在活血化瘀上以消溶为主,可内消瘀结,是为消法。因此临床上应辨证辨病施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从生理、病理、病机等方面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重要性.指出,瘀阻脑络是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血溢脉外是出血性中风发病之关键;血蓄于脑是出血性中风的病理中心.脑位于头颅之中,相对封闭,蓄于脑中之血无法迅速排出体外,因瘀血阻络及颅内压力的增加,脑出血可自行停止.脑出血之病理重点表现为瘀血滞留于脑内,故出血性中风重点在于尽可能快速清除脑中瘀血.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腹水从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肝硬化腹水(HCA)瘀血形成机制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肝硬化瘀血形成原因有:气滞血瘀、水瘀互患、毒瘀相关、因虚致瘀、痰瘀相关、久病则瘀.活血化瘀法除活血破瘀外,对HCA又有行气、补益、解毒、利水之作用.该法治疗HCA时要注意配伍解毒、利水、补益之剂.  相似文献   

10.
赵中玮 《新中医》2015,47(11):263-265
<正>活血排瘀疗法指采用药物内服或外治等方法,将体内瘀血直接排出体外,也就是指在运用活血祛瘀治疗疾病的同时,强调对瘀血的排出,注重从人体的口窍或下窍前后阴或肌腠将体内存在的瘀血排出体外。瘀血为体内凝滞不通之血脉或体内离经之血、没有被排出体外的血,因此这种瘀血既可用传统的活血化瘀药局部散化,亦可将瘀血从人体疏通排泄出来,这样更能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所以,活血排瘀法亦为治瘀大法。现就此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与祖国医学的“瘀”、“痹”证的表现相一致,可将本病归属于瘀血范畴。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多以手术疗法为主,但没有一种姑息性疗法,晚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失败率亦较高,手术治疗远期效果不理想。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常用活血化瘀、调理肝肾等药内服,配合其他疗法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发病因素。方法:利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结果:瘀血既是某些病因所致的病理产物(即瘀血症),又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瘀血既成之后,往往能够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起耳鼻咽喉许多疾病。结论:耳鼻咽喉疾病擅用活血化瘀,或辅以活血化瘀法治疗,其治则多能收效。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定向分化的影响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中活血化瘀类中药在这一方面的作用较为突出,我们就近年来活血化瘀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定向分化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病理特点:虚、瘀、湿、毒。虚者以脾肾为主,瘀者瘀滞脉络,湿者湿浊壅阻,毒者溺蓄之毒。病机在于脾肾虚衰,临床多表现为本虚标实。治宜活血化瘀以祛邪,可清除肾血管微循环障碍,松弛血管平滑肌,改善肾血流,使肾脏血供好转,祛瘀而生新。治疗18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直接用IUI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对照组则IUI治疗。结果:活血化瘀中药联合IUI对EM不孕的疗效明显提高。结论:活血化瘀法联合IUI是治疗EM不孕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运用血府逐瘀汤临症四则:闭经,证属郁怒伤肝,气滞血瘀,治宜活血祛瘀,理气行滞。神经衰弱,证属肝气郁结,气滞气瘀,治宜活血化瘀,理气解郁。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瘀阻,阳气虚衰,治宜活血化瘀,益气温阳。  相似文献   

17.
血瘀贯穿肿瘤发生发展的始终,而血瘀所致缺血缺氧状态是肿瘤血管新生发生的始动因素,对肿瘤发生远端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肿瘤的重要法则。但关于活血化瘀中药对肿瘤转移是促进还是抑制,长期以来存在争议,引起临床医生的极大困惑,亟待解决。考虑到血瘀所致血管新生异常在肿瘤血行转移中的作用,课题组以血管新生为切入点,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肿瘤转移的影响,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对脑缺血的防治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对脑缺血的防治特点。方法:总结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防治脑缺血在中医药和现代医学中的意义,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防治脑缺血的应用特点,分析其应用价值,提出活血化瘀兼清热解毒中药防治脑缺血新的观点。结果: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防治脑缺血符合中医病因病机及现代医学药理研究,在临床应用中疗效确切,具有重要价值。结论: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防治脑缺血价值重大。  相似文献   

19.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已婚妇女较为多见,病情较顽固.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气滞血瘀、湿热瘀结以及寒湿凝滞.治疗气滞血瘀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理气止痛 湿热蕴结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寒凝气滞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自拟活血化瘀方对痔疮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沈阳市肛肠医院就诊的80例痔疮非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熏洗联合自拟活血化瘀方对痔疮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2.5%,对照临床有效率为77.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痔疮患者采取中药熏洗联合自拟活血化瘀方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