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神经衰弱多见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萎靡不振,健忘,耳鸣,心悸,纳呆。针刺主穴为失眠穴,配穴为三阴交、神门、行间、足三里、风池、大椎、百会等。如治李某,男,46岁。失眠已5年,服安眠药仅能睡二三小时,醒后头晕胀痛,经常头痛,工作忙碌时两颞、前额及头顶加剧,多梦,、神萎纳减,面色黯黄,舌质略红、苔薄黄,脉弦数。首次针刺配穴取三阴交,第二次取足三里,第三次行间,此后睡眠增至6小时,续治8次,症状全部消除。  相似文献   

2.
顾名思义,中药“自然铜”是铜,其实不然,“自然铜”不是铜,而是铁。自然铜,又名石髓铅,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石。分布辽宁、山西、河北、四川、广东、湖南、湖北、甘肃、安徽等。全年皆可采集,在矿区捡取,除去杂石即得。以色黄亮、质重、表面光滑、断面白亮者为佳。本品多呈规则的方块形,大小不一,表面平坦,亮黄色,具金属光泽,酷似黄铜块,故名“自然铜”。含二硫化铁,其中含铁46.6%,硫53.4%。还含铜、镍、砷、锑等杂质。  相似文献   

3.
淮山煨鳝片用鲜淮山200克,鳝鱼500克,香菇6~10朵,绍酒、生姜、盐、胡椒粉、味精各适量;将鳝鱼去内脏,洗净,切成段。淮山刮去皮,洗净切成薄片,香菇水发,洗净,撕成片,共放入砂锅中,加入姜片、绍酒、盐,注入清水。先用旺火烧开,再改用小火慢慢煨至熟透,加入胡椒粉、味精调味即成。功效 益气健脾,补虚养颜。适于身体虚弱,消化功能低下,肾虚腰痛,面色无华者食用,健康人常食之,有强身健体,润肤养颜之功。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5岁,司机,2004年7月26日就诊。全身肌肉疼痛1日。患者1日前,曾在孛调汽车内持续驾驶7h之久,下车后即感觉全身发紧、不适、四肢发凉、不出汗等症状。当晚,全身肌肉开始疼痛,并逐渐加重,翻身困难,曾服用芬必得,贴膏药等药物治疗,但仍觉疼痛不减,于次只下午来我科就诊。检查见患者痛苦面容,全身肌肉肤色正常,触之发凉,疼痛部位以肩、背、臀、腓肠肌处的肌肉最为剧烈。体温、血压都正常。实验室检查:抗“0”正常,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西医诊断为空调综合征。中医诊断为“痹证”。治拟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针刺取肺俞、脾俞、风池、肩井,配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承山穴,均取双侧,留针20min,肺俞、脾俞、肩井三穴均加艾条灸,每日1次。次H复诊,患者自述疼痛已去大半,身体还略有发紧、不适感,共治疗4次而愈。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相似文献   

5.
许华欣 《陕西中医》2010,31(7):906-907
明矾,又名白矾,为明矾石的提炼品,产于湖北、安徽、浙江、福建等地。性酸、寒。归肺、肝、脾、胃、大肠经。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用于癫痫发狂,衄血,便血,久泻不止,外用治疮疡疥癣,湿疹瘙痒。内服0.6~1.5g,入丸散1~3g,外用适量。  相似文献   

6.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药物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昧子。用法:水煎服。功用:辛温解表、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主治:外感风寒兼水饮内停之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干呕,咳喘,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下利,或口渴,或小便不利,下腹部胀满,或咽喉噎阻,或身痛,骨节酸痛,头面四肢水肿,舌苔白滑,脉浮紧者。  相似文献   

7.
形,即形态,是指人的身形、体质,即人的生理功能;神,即神志、神明、神识,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活动。中医理论历来认为,形即神,神即形,神附于形,形依于神,每一个有生命活动的人,他的形态和神态,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8.
药汤(羹)     
香菇鱼片汤 【原料】鲜香菇100g,枸杞子30g,砂仁6g,草鱼200g,混合油50mL,清汤800mL,生姜、精盐、酱油、味精、葱白各适量。 【制法】新鲜香菇洗净泥沙,干品则先用冷开水浸泡,撕成片状。枸杞子洗净,清水浸发。新鲜活草鱼去鳞剖开后,取纯肉,切成薄片,用少许精盐和酱油抹匀。沙锅内放入清汤,置武火上煮沸,放入香菇、枸杞子、砂仁(捣碎),待香菇半熟时入鱼片、混合油(先煎熟)、生姜、精盐、酱油、味精、葱白调味即可。  相似文献   

9.
患者邹某,男性,53岁,德籍华人。银屑病史5年余。在国外使用免疫抑制剂(具体不详)治疗,停药后症状复发,病情加重,并发展为红皮病型银屑病,为求根治,乃求治于针灸门诊。症见形体消瘦,头皮厚积银屑,全身皮肤泛发潮红,并伴有大量白色片状脱屑,无正常“皮岛”,且较干燥,瘙痒难耐,怕冷,饮食少,夜寐差,二便调。舌黯红、苔根黄,脉弦尺弱。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否认低蛋白血症。治疗用体针及放血及内服中药。①体针取穴为百会、神庭,双侧肩髑、曲池、天井、外关、合谷、风市、血海、阳陵泉、丰隆、三阴交、太冲等;后期调理取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膈俞。穴位常规消毒后用28号1~1.5寸毫针,快速刺人捻转或提插泻法;五脏俞和膈俞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周3次,7次为1疗程。②放血疗法取大椎,双侧肺俞、膈俞、大肠俞、委中、曲泽等。用三棱针点刺法快速刺人穴位迅速退出,以出血2~3滴为度,勿过深。  相似文献   

10.
于某,女,46岁,2004年11月就诊。主诉:尿频、尿急1年余。现病史:1年前始觉尿频、尿急,伴腰骶酸痛、少腹胀痛,曾四处诊治,多以尿道炎给对症处理,偶见轻效,仍反复发作,故来我院诊治。查体:精神萎靡,痛苦面容,L4/L5椎旁压痛,放射至右臀部,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小便常规检查阴性,CT检查显示L4/L5、L5/S1椎间盘突出。中医诊断:腰痛。治则:补肝益肾,通经活络,疏利膀胱,通利小便。治法:持续腰部牵引半小时后,休息半小时行针刺治疗。针刺取穴:肾俞、关元俞、膀胱俞、次醪、秩边、阳陵泉、中极、关元、三阴交、太溪、太冲。其中秩边、阳陵泉针用泻法,膀胱俞、次醪、肾俞、关元俞、中极、关元、太溪针用补法,三阴交、太冲针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运用上述方法治疗5次后尿频、尿急症状明显减轻,少腹胀痛消失,再行5次治疗,以上诸症全部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