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原发性失眠即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是指患者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引起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及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变,原发性失眠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态势,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结果显示,失眠困扰着全球27%的人群,长期失眠使得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增加其罹患其他  相似文献   

2.
失眠失眠或睡眠减少,是指睡眠时间的不足,或是睡眠的不熟,大都二种情况同进并存。失眠的表现,是由于大脑興旧性提高。医治失眠,必须要探求出失眠的原因,才能有更好的帮助。失眠可以分为起始失眠、间断失眠、和终点失眠。(一)起始失眠在开始睡眠时即不能入睡,就是不容易睡着和睡得慢,有的后半夜或近天亮才能睡着,这种是最普通的失眠,大都由地生活紧张,忧虑焦急和恐惧等所引起。(二)间断失眠这种是间歇中断和不宁的睡眠,常有恶梦和梦发生,中年人有消化不良者易产此症。  相似文献   

3.
<正>失眠即不寐,古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少寐""卧不安",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不足,轻则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仲景认为不寐的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调,阴阳不相顺接。秦师引经据典,以仲景为法,对失眠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和辨证  相似文献   

4.
刮痧疗法治疗失眠2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失眠指的是持续相当长时间对睡眠的数量(时间)或质量(深度)不满意状态或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以失眠为唯一的主诉,又不是由脑、躯体、精神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由于找不到原因故又称之为原发性失眠.常由心理的、生理的或环境的因素引起.临床表现难以入眠,睡而易醒,睡眠不稳,重者彻夜不眠,常伴有眩晕、心悸等.  相似文献   

5.
《光明中医》2021,36(13)
目前睡眠障碍已成为妨碍人们健康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质量,其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排除其他疾病引发的失眠称为原发性失眠。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积累了大量经验,而推拿疗法作为常用治疗手段之一,具有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的特点。多功能推拿椅采集名医诊疗思路及方法、模拟并量化推拿手法参数,形成了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的人工智能设备。此文通过介绍中医对原发性失眠的认识,从脏腑经络理论论述随心按摩手法、背部温热疗法、气囊按摩手法及伸展按摩手法四大设定程序,为多功能推拿椅治疗原发性失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属中医"不寐、""不得卧""目不瞑"范畴,现代医学涉及神经衰弱、疲劳综合症、抑郁症等病变,其表现不一,有的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有的睡眠浅而易醒,醒后不能继续入睡,有的时醒时睡,严重者彻夜不眠,患者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常引起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7.
运用五行学说从肝论治失眠证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红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56-1256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以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为特征,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眠.  相似文献   

8.
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症2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晓萍 《光明中医》2009,24(2):282-283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为主要证候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失眠(Insomnia)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即睡眠失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断断续续不连贯,而过早地醒来,醒后不能再继续睡,有睡眠不足、全身乏力、倦怠感觉,多因健康情况不佳,疼痛、感觉不适,生理节奏被打乱,睡眠环境影响等,也有怕睡眠而失眠的。可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失眠可能是心理或生理上一种  相似文献   

10.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脑外伤综合征、疲劳综合征、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脑器质性病变等均可引起。脑动脉硬化症是临床常见病,失眠是其主要症状之一。2004-06-2008-06,我们采用益眠宁软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所致失眠181例,并与谷维素治疗10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红梅  王威 《河北中医》2009,31(9):1308-1309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相似文献   

12.
正失眠是指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能满足,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属中医学"不寐"、"不得眠"等范畴,主要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体虚等病因引起邪扰心神或心神失养所致[1]。临床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的不足,轻者难以入寐,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治疗失眠的基本目标是改善睡眠质量、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消除因睡眠障碍带来的日间功能损害,以达到消除失眠  相似文献   

13.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轻者或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抑或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眠。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贫血、抑郁症等常引起本病。笔者采用"宿穴对应疗法"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失眠,取得满意疗效,现报  相似文献   

14.
浅谈手法治疗失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是许多常见病中的一个常见症状.指连续一周以上达不到正常的睡眠状态和时间者。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宁,睡而不酣,或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入睡,甚者彻夜不寐。笔者曾师从东直门医院臧福科和刘焰刚老师,手法治疗失眠症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病痛影响,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人睡。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畅快,易醒,重者彻夜不眠,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威胁人  相似文献   

16.
足疗结合推拿治疗失眠7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由于睡眠质量不高,醒后常见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及心神不宁  相似文献   

17.
正失眠症是患者对睡眠时间不足和/或睡眠质量不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WHO调查显示,全球受睡眠障碍困扰的人约27%,其中有17%为重度失眠~([2])。我国人口失眠发病率则高达45.4%~([3])。失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为心理生理性、特发性、主观性失眠;继发性则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原发性  相似文献   

18.
针刺四神聪治疗失眠症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雨寐,重则彻夜不寐。由于睡眠时间的不足或睡眠不熟,醒后常见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及心神不宁等。近年来,我们在门诊运用针刺四神聪治疗失眠症60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竹溪 《养生月刊》2014,(6):494-497
晚上睡不着觉,心里焦急,第二天没有精神,神疲乏力,有害心身健康。患有失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辗转反侧,失眠真是一件苦恼不堪的事。什么叫失眠失眠即睡眠障碍,或称睡眠调节障碍,是指睡眠时间和质量不能达到正常的睡眠要求,从而出现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佳、做事效率不高等难受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王椿野  邢佳 《天津中医药》2016,33(6):381-384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的生理活动,睡眠可以促使疲劳的神经细胞恢复到正常生理功能水平,保障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原发性失眠属于一种心理疾患,长期的失眠会导致亚健康或多种心身疾病。目前,失眠与认识之间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长期失眠患者常可见到轻度认知障碍的表现,而失眠的发生、发展又与其认知心理模式关系密切。对睡眠各方面的认知歪曲均可导致失眠,通过探讨睡眠认知歪曲的机制,目前主要形成5种理论模式,而由长期失眠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即轻度认知障碍,主要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执行功能、视空间功能、定向力等能力下降。认知与失眠互为因果、呈双向关系,两种认知的概念是不同的,通过探讨两者的关系,对失眠的认识会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