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立武 《四川中医》2009,(7):117-117
目的:观察《内经》中关刺法与药物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30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患者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关刺法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口服"萘丁美酮胶囊"治疗,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有效率为72.31%,经统计学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刺法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并配合康复手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疗效.方法:针刺患侧阴陵泉穴的同时配合牵伸肱二头肌、被动活动肩关节等康复手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32例,与对照组康复治疗28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两组UCLA评分比较P<0.05,且治疗组病程较对照组大大缩短.结论:针刺配合康复手法对于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疗效显著,病程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鱼际穴结合局部温针灸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鱼际穴结合局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局部温针灸治疗。治疗前后采用JOA的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评定标准量表从肩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等方面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在总分、疼痛、功能、活动度改善诸方面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鱼际穴结合局部温针灸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透刺法配合局部活动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透刺法配合局部活动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将146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l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治疗1组采用局部针刺并配合局部关节活动治疗,治疗2组采用远端取穴并配合局部关节活动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治疗。治疗后,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2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均优于治疗1组(P〈0.05),其中治疗2组总有效率最高。治疗1组与治疗2组半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2组复发率最低。结论透刺法配合局部活动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是一种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都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冈上肌肌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经3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优良率治疗组86.96%,对照组45.45%,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浮针治疗冈上肌肌腱炎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配合关节松动训练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疗效。方法将41例冈上肌肌腱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配合肩关节松动训练治疗1次,对照组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醋酸曲安奈德痛点注射治疗1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微波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采用针刺结合微波治疗,对照组24例单纯采用微波治疗。观察患者活动相关疼痛、休息状态疼痛及局部压痛的VAS分值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3%,高于对照组的58.3%(P0.05)。结论:针刺结合微波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扶他林超声波药物透入疗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的疗效。方法:60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超短波和扶他林超声波透入治疗,对照组予超短波和单纯超声治疗,观察两组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他林超声波透入疗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最佳取穴治疗方法。方法将64例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以灶为腧"的取穴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取穴方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为81%,优于对照组的69%(P0.05)。结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采用"以灶为腧"的取穴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推拿拉伸配合针刺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岗上肌肌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则在针刺基础上配合推拿拉伸,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结论:推拿、拉伸配合针刺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鹏  王强  陈志 《上海针灸杂志》2013,(10):841-843
目的 比较浮针疗法和常规毫针刺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差异,从而找到更有效、更快捷的治疗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将7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毫针组,每组38例。浮针组采用浮针疗法对环枕线上相应的肌筋膜触发点(MTrP点)进行浮针操作,并留置6 h;毫针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针刺风府、风池、列缺、百会等穴及相应的夹脊穴,留针30 min。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治疗5 d休息2 d,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浮针组治愈率为60.5%,总有效率为97.4%;毫针组治愈率为39.5%,总有效率为89.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减轻眩晕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疗程后浮针组3项评分均低于毫针组(P<0.01)。结论 浮针治疗颈性眩晕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深刺犊鼻、内膝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深刺,取犊鼻、内膝眼、鹤顶、阳陵泉、足三里穴,除犊鼻、内膝眼穴深刺加电针外,余穴均采用常规针刺方法;对照组选穴同上,除犊鼻、内膝眼穴加电针外,诸穴均采用常规针刺方法。两组均每星期治疗3次,2星期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法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腿软、爬楼梯3项指标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腿软、膝痛2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刺犊鼻、内膝眼穴对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快的止痛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3.
围刺法结合体针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围刺结合体针辩证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局部围刺配合体针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VitC、VitE和中药辨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7.8%,对照组8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围刺法结合体针辩证治疗黄褐斑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均1次/d,每次留针30min。观察治疗前后评定患者肌张力、肌痉挛状态变化。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d,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3.0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肌痉挛状态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能显著改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肌张力、肌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以烧山火针刺补法为主,结合循经叩刺拔罐、运动针法分步实施的补火通阳三步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1组30例、对照2组31例。治疗组采用以烧山火针刺补法为主,结合循经叩刺拔罐、运动针法分步实施的补火通阳三步法治疗,对照1组采用平补平泻针刺与循经叩刺拔罐结合治疗,对照2组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对3组的肩部疼痛程度、肩部运动功能作出评价并比较3组总体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57.6%和100.0%,对照1组分别是33.3%和96.7%,对照2组分别是16.1%和90.3%。3组之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其余2组(P0.05,P0.001),对照1组优于对照2组(P0.05)。3组治疗前后肩部疼痛程度评分和肩部运动功能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治疗后肩部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P0.01),对照1组优于对照2组(P0.01)。治疗后肩部运动功能评分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肩部运动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P0.001),对照1组优于对照2组(P0.001)。结论以烧山火针刺补法为主,结合循经叩刺拔罐和运动针法的补火通阳三步法能提高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通督泄毒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取肩髃、曲池、足三里、阳陵泉等穴,每周5次,共治疗6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梅花针叩刺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6周。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33.3%(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DL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采用通督泄毒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齐刺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咸宁市中心医院康复科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齐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MPQ(McGill pain questionnair)疼痛询问量表评分(选词阳性项目数、PRI感觉分、PRI情绪分、VAS均值及PRI总分),并采用杨氏评分法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选词阳性项目数、PRI感觉分、VAS均值及PRI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PRI情绪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配合齐刺是一种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远红外热断层扫描成像系统(TTM)观察温针治疗肾虚型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针刺取患侧双膝眼、阳陵泉、阴陵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温针关元、肾俞,4周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0.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护〈0.01):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受限缓解时间2组分别比较,差并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膝关节、肾区、下腹部TTM温度2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治疗肾虚型KOA不仅应局部取穴,还可加用温肾治疗,标本兼治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病灶点密集针刺与循经取穴治疗髂胫束劳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72例髂胫束劳损患者随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治疗组在患者患侧阔筋膜张肌、臀中肌、髂胫束中下1/3交界处以及胫骨外髁和小腿外侧面仔细查找病灶点(压痛点),然后在病灶点上施以密集毫针刺。对照组采用针刺患侧环跳、风市、梁丘、足三里、阳陵泉、昆仑、悬钟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7次后统计疗效。结果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90.7%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52.3%和89.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灶点密集针刺是一种治疗髂胫束劳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