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勇 《河南中医》2009,29(12):1148-1149
《伤寒论》条文中疾病自愈而出现的瞑眩反应有十余条,分为邪有出路为主和正气得复为主两大类:邪有出路为主的自愈瞑眩就是邪有出路,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归而出现的一系列瞑眩现象;正气得复为主的自愈瞑眩就是正气得以恢复,抵抗病邪,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归而出现的一系列瞑眩现象。医者要审察病机,勿失其宜,因势利导,促其阴阳自和。  相似文献   

2.
《伤寒杂病论》自愈探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愈是靠自身正气恢复机体阴平阳秘的一种方式,自愈的条件是阴阳自和;辨识自愈的方法有相对观、整体观、恒动观:把握自愈的时机应注意天人相应、适当调护、虚者待表里实时、实者待邪有出路时、四诊合参等。  相似文献   

3.
针灸具有祛邪扶正、平调阴阳、调节整体的作用。针灸效用的产生不在于其直接作用于病体,而在于调节机体自身的失衡,调动机体御邪能力,即自愈力,从而祛除疾患,实现阴平阳秘。笔者从机体患病的3个阶段,阐述针灸对机体自愈力调控的作用,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养生保健。  相似文献   

4.
“冒”,成无已注:“冒者,郁也”。“冒家”,指头目眩冒的病人。从成无已、程郊情,《医宗金鉴》等注释看,均认为冒是由于亡血伤阳、阳气不到,寒气怫郁所致。此时正气受挫而邪气虽微犹未作解,正虚邪留,上蒙清阳,故头目眩冒有物蒙之感。冒家,既有邪气,也反映了正虚,故不能再用发汗之法,只有待正气自行恢复,阴阳自和,正能拒邪而汗出自愈、即所谓“汗出表和故也”。  相似文献   

5.
通过归纳、分析张仲景《伤寒论》中有关疾病自愈的条文,认为《伤寒论》自愈的机理可能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即:一、疾病自然病程结束,病即向愈;二、感邪轻微,阴阳偏颇不甚严重;三、邪有出路无需用药;四、阳气来复,疾病自愈。并且进一步指出张仲景以"勿伤正气"作为保证疾病具有自愈能力的手段,最后综合分析以上内容,认为中医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以保胃气、存津液为顾护正气的总原则,不可孟浪乱投,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6.
蔡光先教授论肺癌病因病机治则及用药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光先教授认为,肺癌发病机理为正虚邪实,正虚不仅正气亏虚,还包括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机体抗病能力降低,邪实是指致病因素导致机体脏腑,阴阳气血功能障碍,引起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相互交结,指出,应利用中西医结合优势,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我以扶正为主,兼以驱邪为治疗原则,力求分阶段辨证论治,遣方精度,用药灵活,根据本病因虚而得病,由虚而致实的特点,重用黄芪,应防毒邪留恋,做到驱邪务尽。  相似文献   

7.
邪与正关系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疾病是在病因作用下而发生的固有的病理改变,在祖国医学中概括为邪正相争,由于邪正相争破坏了机体的生理机能的稳定性,从而发生阴阳失调。因此,邪正的矛盾消长,决定了病势和预后。在临床上改变邪正的矛盾对比,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l邪与正的*念“邪”,在祖国医学中是泛指病因而言,而并非单是外因。《素问·调经论》云:“夫邪之生也,或生于明,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宕,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因此说,“邪”。是指所有能引起机体发病的因素而言,而不仅是外感六淫之邪气,也包括了饮食、精神、生…  相似文献   

8.
在《伤寒论》中,记述着多种邪伤阴阳正气的证治。仲景认为体内阴阳受损,需调补阴阳之不足,冀其“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伤寒论》58条)。仲景的调补阴阳法,超脱了阴虚补阴、阳虚补阳之常法,创用了调补阴阳求助补气的治疗法则。这个法则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阳虚——温阳配补气的辛甘合阳。《伤寒论》64条曰:“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  相似文献   

9.
疾病可以自愈,这种认识由来已久。《素问·热论》有“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伤寒论》有“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等论述,《伤寒论》398条经文,涉及病自愈的条文达17处之多,令人颇多感触。1病之时限与病自愈疾病有其自身规律,太阳病7日,头痛可自愈,而“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说明某些疾病,尤其是一些病位浅、病情轻者,在病家正气旺、脏腑和的条件下,完全可以通过自身调节而抗邪外出…  相似文献   

10.
答:《伤寒论》第四条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这是指伤寒疾病之初,肤表受邪,若邪中之轻浅,正能却邪,脉象平和安静,则可不传为某经疾病而自愈。若邪中之深重,正邪斗争较剧,病无自愈之机,胃不和而欲吐,神不宁而烦躁,脉不静而数急,则可能传为六经中的某一经病。那么,“传”就是外邪侵犯  相似文献   

11.
殷克敬教授认为,急性腰痛的病因病机在于正虚邪盛,阴阳失衡,该病有赖于机体阳气正虚之时六淫邪气肆虐,卫阳不固,邪气侵袭腹背之阳,人身之阳位受邪而虚,阳气循环不畅,阴阳失衡,又累及腰部太阳膀胱经,三阳合一,一经变故则他经不畅,致使三阳经循环有碍。故殷老提出“同气相求”从阳论治的取穴思想,在治疗中独取阳明、少阳之会下关穴,精确进针方向,以求周身阳气相互吸引感应,采用“螺旋守中”行针时阴中求阳,引邪外出的同时顾护正气,从而达到阴平阳秘、御邪守中的目的。这些学术思想可为本病的理论探讨和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病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根源于肾气虚惫,阴阳俱损,终至阴阳离绝,气血脏腑衰败,湿邪壅聚而气机窒塞,浊毒上逆而蒙蔽清窍。其病变常阴阳交错,寒热夹杂,虚实混淆,治疗极为棘手,故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病变的本质极其复杂性、长期性、难愈性,准确地选择用药,药用宜平,既可久服又不伤正助邪,循序渐进,持重守方,积量变为质变,随机处理兼症及兼病,渐至正复邪却。  相似文献   

13.
浅谈《伤寒论》中关于疾病自愈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关于疾病自愈的论述有很多,"阴阳自和"是疾病自愈的根本原因,正气渐复、邪气消泄是疾病自愈的机理.而天人相应及疾病的自然病程是疾病自愈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正> 《伤寒论》创造性地继承了《内经》中阴阳学说的思想,并深刻地分析了外感疾病邪正斗争,对人体阴阳消长变化的影响以及体内阴阳变化的规律,客观地反映了邪正斗争的情况。仲景将阴阳失调作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总规律,把调整阴阳作为用药的基本大法。论中将桂枝汤列为群方之首,开宗明义,提示了具有滋  相似文献   

15.
试论急性白血病缓解后之中医论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急性白血病患者受邪毒损伤、化疗攻伐的影响,诱导缓解后的体质多气血阴阳虚损、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急性白血病的温热邪毒又有伏留体内的特点,故缓解期的基本病理为气血阴阳虚损、脏腑功能失调而余毒留伏。扶助正气、调整脏腑功能和清除邪毒是缓解后的重要治则。  相似文献   

16.
论排毒解毒与扶正相结合治疗感染性休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认为感染性休克的病机是邪盛正虚欲脱,气机逆乱,阴阳不相顺接;而毒邪互结是其发病的关键。导师姜良铎提出排毒解毒与扶正相结合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思路,并以西洋参、大黄组成扶正排毒注射液,用于辨证属邪毒炽盛、气阴耗伤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取得良效。该思路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及中医治疗危重病症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邪正,即邪气与正气,是对致病因素及抗病能力的概称。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证候是由症状组成的,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候包括了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邪正关系及各种临床表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阴阳作为机动代名词,既能代表邪气,又能说明正气。故将邪正与阴阳联系起来,借以阐述整个病理过程,能够进一步搞清邪正与阴阳及其与证候的关系,对提高辨别证候的能力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清代名医郑钦安所著《医理真传》自序云:“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证,亦不难于识证,而难于识阴阳。”始终抓住仲景以阴阳为总纲的核心思想。郑氏在临床应用中以阴阳为纲尤重心肾阳气,认为心肾为人身立命之本,人身赖以生存的元阴元阳,彼此互为其根,相互依存转化,体现出分之则二,合之则一的对立统一观,并且认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强调“治之但扶真阳,内外两邪皆能灭,是不治邪而实治邪也”,  相似文献   

19.
蔡光先教授认为 ,肺癌发病机理为正虚邪实 ,正虚不仅指正气亏虚 ,还包括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机体抗病能力降低 ;邪实是指致病因素导致机体脏腑、阴阳气血功能障碍 ,引起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相互交结。指出 ,应利用中西医结合优势 ,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多以扶正为主 ,兼以驱邪为治疗原则。力求分阶段辨证论治 ,遣方精良 ,用药灵活。根据本病因虚而得病 ,由虚而致实的特点 ,重用黄芪。应防毒邪留恋 ,做到驱邪务尽。  相似文献   

20.
依据《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以邪正两方面类析金地四家学说,认为四家学说虽分为四,各有主张,所论有别,但共学术理论源流相连,不易分割。尤从邪正两方面类析四家学说,即吊同祛邪但表里有别;虽同补虚但阴阳有异。则更易于以简执繁而明了四家学说之要旨,便于临证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